为沈阳艺术节叫好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2日12:30 北方热线网 | |
北方热线网——沈阳日报讯 9月22日,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李默然在沈阳日报上发表文章,题目为《 为沈阳艺术节叫好》,全文如下。 9月12日,第五届沈阳艺术节拉开了帷幕,至9月18日,在10台晚会中,有五台京、评、话剧,热情地、积极地反映现实生活。它们是:京剧《法官妈妈》,评剧《闹牛记》、《天职》,话剧《大漠可以作证》、《活着,并且高贵的活着》。 令人欣喜的第一点,这几台戏扬弃了公式化、概念化、标语口号的弊端,满怀激情地歌颂着现代丰富生活,现代人的真情挚爱,做到了“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这一台台面对实际、面对生活、面对群众的清新之作,令人心醉,催人振奋。这是当前戏剧舞台上少见的新气象。人们有理由为艺术节组织领导者、广大戏剧工作者,报以热烈掌声。本人禁不住要为之大声叫好! 对文化艺术界,党中央提出了“三个贴近”的原则要求。为何有此要求?浅见是在我们这个领域自觉不自觉地出现了“三脱离”,戏剧舞台一旦脱离了实际、脱离了生活、脱离了群众,它的存在意义就要大打折扣,它的生存价值就会使人产生质疑。 沈阳艺术节,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各级领导和广大戏剧工作者,不是口头上而是以自己的实践向广大观众正面回答了:在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执行“三贴近”的原则要求。 五台大戏的主题思想鲜明,艺术创作精湛,使观众看后心情愉悦,受到启迪,有时热泪盈眶,有时开怀大笑,有思想震动,有情感激荡。就是说:五台大戏努力向着思想性、艺术性、现实性三结合的康健之路,迈着坚实的步伐。 其次,难能可贵的还有保持各剧种的独特规律和表现手段。即京剧依然“姓京”,评剧依然“姓评”,而话剧反映现实生活,本来就是强项。 例如:迟小秋与常东主演的《法官妈妈》,人们除了被挚诚的母爱所感动外,还大饱耳福聆听了一段又一段深沉、醇厚、优美、极富穿透力的程派唱腔,为常东扮演的张帅所设计的声腔唱段,亦是有力度、有个性,较好地呈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冯玉萍在《天职》中塑造的梅云,很好地反映了在那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一个医务工作者高尚的品德,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而她那“大江东去与潺潺流水”并用的唱腔,为人物增添了不少亮色。 特邀演员王丽云的表演,仍然遵循着“体验与体现”相结合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深刻而有力度地提示了吴美娟的心理路程。使人难以忘怀。 据此可证,“观众不爱看反映现实生活的戏”之立论不攻自破。 第三,我要提到的是此次艺术节进行的一项合民心、顺民意的改革措施,即“只评不奖”。 艺术节邀请了不少专家,请他们对每一出戏进行认真评论,提出优长,指出不足,以便创作集体改进提高。而真正评奖在一年之后。待经过不断完善、加工,又经广大观众观赏评论,将专家与观众的各种意见综合起来,公平、公正、公开地评奖,这是人们对评奖期待已久的良好措施。一出戏无人看、传不开、留不住,总不能算优秀作品,而一年的不断加工、演出,肯定会将现在的一些不足与缺憾改进、纠正。 比如,在吸纳姐妹艺术到本剧种中来,要用的得当,用之有效,否则定有“画蛇添足”之嫌。 短促的创作与排练时间,不应过多挑剔。而方向对、路子正、艺术严谨,应给予充分肯定与鼓励。我再一次为第五届沈阳艺术节叫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