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执法 我感受 我思考 ——一位老警察的堵车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2日14:44 新民晚报 | |
公安交通管理局特勤处直属二队的李国才是一位已有34年警龄的老交警。作为警察,他每天处理着堵车;作为市民,他每天经受着堵车;在两种角色之间,他每天对堵车进行着思考。 鸡毛蒜皮加在一起成了大问题 对于堵车的原因,他这样概括:“可以讲很多条,每一条看起来都很小,有的甚至是鸡毛蒜皮,可是都加在一块就成了大问题。这样的问题最复杂,最不好解决。” 李国才认为,首要的原因是汽车数量增长太快,道路建设滞后。有些制度也不合理,他说,比如五环、出京各放射路等新修道路,因为收费,造成“主路空空,辅路不通”。看来收费制度应当改革,可以考虑采用“联网收费”等方式,减少车辆在关卡停留时间。 从微观说,很多立交桥和路口设计不合理,光顾好看,一再强调外观多么新颖别致,却不实用,让司机无所适从。比如西直门桥,从西来的车不绕个两三公里就上不了二环。“这就是形式主义。” 从宏观说,整体道路设计思想也有误区。我们传统的交通观念偏重安全,强调“一慢二看三通过”,对通行能力考虑偏少。现在北京的快速路限制最高速,在国外正相反,很多国家规定,车辆不达到一定的速度就不许上高速。 蹭掉块漆皮都要好好理论一番 “司机的守法观念也有待提高。”他说:“这分两方面:一是有些司机存在特权思想。在北京,军车、警车、各级领导的车很多,有些车无视交规,逆行、走公交车道很常见;二是部分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交通公德意识差。交管部门每次集中夜查,都能查获三四百名酒后驾车者。平时行车,在交警看不到的地方乱插乱钻、故意违章的司机很多。” 李国才认为,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是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在发达国家,很多人把汽车当成一种最普通的交通工具,撞瘪一块、刮刮蹭蹭都很正常,两辆车互相碰着一点,人家都懒得停车检查。而我们国家人们的经济能力还达不到这一步,蹭掉块漆皮都要好好理论一番,这种小事故常常造成堵车。 施工建设也加剧了堵车。他说:“为了迎奥运,北京加快建设理所当然。但目前的情况是,随便哪个与道路有关的部门都可以在路上设障,有的毫无必要。下水管道一定要在大白天修?夜里就不能给树喷杀虫剂?还有‘拉链路’的问题,就不能几个部门统一规划,一次完工?” 新司机一上路分不清东西南北 最后他提出,对“新手”上路要有所限制。现在刚拿了本就上路练手的新司机太多了,他们技术不熟练,路况不熟悉,应变能力差,常导致车流不畅。前不久他就遇到这么一位新手,女的,眼瞧着车就向路边的垃圾桶撞上去了。李国才走过去,还没开口,女司机倒先抱怨了:“都是你!我一看见警察就害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