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专访国家中学语文课教中心副主任:批评可少些建议可多些!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2日14:53 新浪观察

  采访/文字 独孤秋秋

  编者按:近日,《背影》落选中学语文教材和《尘埃落定》入选中学生“课外必读丛书”的消息引发了媒体的关注,虽然后来分别被证实为不实报道和夸大报道,但这一“落选”和一“入选”两件事情却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中学语文教改的的关注。

  顾之川,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系汉语史专业古代白话研究方向博士。1994年到国家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现为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兼任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就以上话题,近日接受了新浪观察独家专访。

  



国家中学语文课教中心副主任顾之川先生

  新浪观察:据媒体近日报道,阿来的作品《尘埃落定》被列为“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丛书”28种指定读物。各方议论不一。有人认为这是近年来语文教育改革的一大进步,也有人觉得《尘埃落定》涉及性描写内容,不应该让中学生看。您怎么看?

  顾之川: 《尘埃落定》被列为“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丛书”这件事我不知道,也没有听说过。即便报道是真实的,也应该与语文课程改革没有多大关系。这应该是出版社根据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自己组织编辑出版的。过去,中学语文课本中一学期才学二三十篇文章。如果光靠这样而没有课外阅读肯定是学不好语文的的。这次课改,教育部对中学生课外阅读作了量的规定。比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七至九年级的学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课外自学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对课外阅读书目,课程标准有一个举例性的建议,其中有“当代文学作品,建议教师从近年来发表的各类中外优秀作品中选择推荐”的话,并没有推荐《尘埃落定》。至于《尘埃落定》适不适合让中学生阅读,因为我本人没有读过这本书,所以不好说。但考虑到十几岁的中学生分辩是非能力还不是很成熟,一般情况下涉及性描写的东西是不太适合推荐给他们读的。推荐学生阅读的篇目,要求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文质兼美,丰富多样,难易适度,有利于学生提高文化品味,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让学生在某方面受到启发和激励,如名人传记、朱自清散文、科普科幻作品和古代的优秀诗文等都是值得推荐的。当然,如果有个别天才少年,理解力超人。在十几岁甚至更小的时候就可以看成人著作,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新浪观察:说到语文教改,我们都还记得,几年前国内各方的社会舆论曾对语文教育有过尖锐批评,从教材到教学方式都逐一受到严厉的批评。作为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副主任,您如何看待这些批评?新的语文教改是否从各方批评声中有所汲取?

  顾之川:不可否认,语文教育的确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必须看到,这些问题不止是语文学科本身的问题,而应当是整个社会背景下的产物。但是,从这几十年来看,语文教育也是成绩大于问题,我们应该有一个基本的评价。在1997年到1999年,社会上曾有过一次对语文教学的大讨论,现在回过头来看,可以说,绝大多数参与讨论的同志,都是出于对我国语文教育的关心,从建设的、积极的方面提出了很多非常好的意见和建议。这些作为那次讨论的积极成果,已经被吸收到这次语文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应该指出的是,在那次讨论中,也确实有一些偏激甚至过头的话,比如有人说语文教育“误尽苍生”“祸国殃民”,有的说建国50年来的语文教育是“在用流氓的语言培养奴隶和奴才”,等等。这种批评,我们认为不符合我国语文教育的实际,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只要看看这些年来涌现出的语文教育的先进经验和成果,以及我们培养出的人才,这些论调就会不攻自破。对这次课程改革,我们也不能理解为过去的一切都错了。这样不是事实求是也不是科学的。语文教育经过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正在扬长避短,同时革除被教育实践证明不恰当的一面,走向更符合学生实际与语文教育发展规律的方向阔步前进。我们希望新闻媒体在报道语文教育的时候应该更客观一些,不要偏听偏信。此外还有一个问题:批判容易建设难。许多评论家批评得比较厉害,但你要是真问他具体怎么改,恐怕他也未必能说得上来。语文教育需要改革,但我们迫切需要的是建设性的意见。语文教育需要汲取社会各界的积极建议和建设性意见,把语文教育推向前进。也是我们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

  新浪观察:教育家方玄初在评价过去的语文教育时,特别指出:多年以来我们都把语文课讲成思想政治课,脱离了语文教学的根本初衷。这种情况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表现得比较突出。比如鲁迅先生的作品,在中学语文中就占了较大比例。

  顾之川: 过去确实有这样的情况。但我们还必须历史地看待这个问题。因为这不单是语文教育的问题,当时整个社会的大趋势都是这样的。现在人们普遍认为,语文既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更加突出了语文教育的本质特点。过去的语文教育,确实存在着只重工具性,而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人文性的偏向。其实语文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会一个个语言文字,每一篇课文都是完整的有机整体,或论述观点,或抒情言志,学生在学习时必然会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此次语文课程改革,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要求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关注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同时注意语文课程要反映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比如新教材中不少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要亲自上网搜集查找资料,这是过去的教材所没有的。再比如新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科技类文章的阅读,而且选文中反映的都是最新的像航天、生物这样的科技成果。此外还增加了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比例。像新增的泰戈尔歌颂母亲的《金色花》、冰心的《纸船》。刚才你提到鲁迅的作品。对鲁迅先生的定位,过去整个主流社会都认为他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而且是个伟大的革命家。所以过去的选文突出他战斗性和革命性的内容比较多。像大家所熟悉的《友邦惊诧论》、《论雷峰塔的倒掉》、《论费厄泼赖的缓行》等。其实鲁迅先生的作品和为人还有更丰富的另一面。新教材中选的《风筝》,讲述了作者和他弟弟的感情纠葛;还有《阿长与<山海经>等等。这些作品肯定要比过去的选文更符合十几岁中学生的阅读心理,也更加能够吸引学生。

  新浪观察:有评论家认为,现代学校语文教育百年历程最重要的经验教训之一是:过去对我国传统语文教育采取了虚无主义的态度,走了一条完全否定传统语文教育及其经验的路。这样做的结果是使我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产生断代,造成许多年轻人学了十几年语文而对传统文化仍一无所知。

  顾之川: 提这种批评要看到过去的历史特定环境。过去曾经有一个时期,号召学生学工学农,不要说语文,其他所有领域里传统的部分都被抛弃了。在方法上,也确实有过一段时间,过分强调语文教育的科学化而完全抛弃了传统的语文教育经验。1978年,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发表《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指出中小学语文教育效率低下的问题。此文在语文教育界被称为“一声惊雷”。后来大家都在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传统的多读多写,大家都在探讨语文教育有没有捷径,能不能多快好省,研究如何让学生掌握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在内容上,长期以来还存在着要不要学习古文的争议,反对者认为我们已进入现代社会了,再学习古文没有什么用处,而且古文本身和学生有较大距离,存在着语言障碍,理解困难。赞成的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就保存在古代优秀诗文里。所以古代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比例一直是摇摆不定的。这次课程改革,强调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思想感情,弘扬民族精神,不仅要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更注重于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一个现代的中国公民,如果对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一无所知,这起码不能说是素质高的表现。要让青少年培养热爱中华传统文化,不学习古代作品恐怕是不行的。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已成为有没有文化修养的重要内容。此次教改也增加了这方面的份量,提高了学习要求。事实上在台湾,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比我们的要求还要高些。比如要求学生用文言文写作。

  新浪观察:过去曾有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来自中学生的调查反馈显示:大多数中学生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还有许多人对学语文感到非常厌倦。而不久前某单位博士生的语文测评成绩则差到令人吃惊的程度。您怎么看这种现象?语文学习对于一个人到底有何意义?

  顾之川: 中学生不喜欢学语文,本科生或博士生语文程度令人堪忧,甚至有的人连一篇完整的应用文也写不好,这种情况的确存在。包括我们现在的一些新闻媒体从业人员,语文素质也比过去有所下降。像报纸上电视上经常出现错别字,播音员或主持人不时读错字音……这些现象还是语文水平相对应该较高的群体中发生的事。当然,这些现象的存在,也不能代表所有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学生还是觉得语文是最重要的,也在认真地学习。我们的中学生语文好的,文章写得漂亮的很多。每年的高考满分作文,各种征文比赛中的优秀作文,许多大学教授看了都觉得好,认为成年人都不一定能写得出来。这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还有的人不喜欢语文还有兴趣的原因。有些学生天生就喜欢理科,喜欢数理化;还有的人天生就喜欢喜欢画画、表演艺术等等。

  语文学习对于一个人到底有何意义呢?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连自己的母语都不能掌握的话,我看至少不能说他具有怎样高的素质吧。当然,纯粹的文盲又另当别论。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句名言:语文天生重要。这值得我们反思。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是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如果不能正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基本的活动就无法开展,恐怕终究是要吃亏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是基础的基础,比哪一科都重要。对于现实中对语文的不够重视的现象,我们只能通过现在的教育改革,提高全民族的语文水平。

  新浪观察:过去许多人曾呼吁语文教材的编写应该由较高水平的学者来担任。近年来,国家在教材编写方面有所放开,但又出现新问题:编写者的资格如何认定?教材出现百花齐放诸侯割据是利是弊,这种情况下又该如何确保全国的统一考试?

  顾之川: 过去教材的大一统局面是计划经济背景下的产物。现在国家正从政策上改变这种局面。比如此次的高中语文教材编写,我们中心就是和北京大学中文系合作研究编写的。据我所知,还有一些知名的大学教授和学者参与了中学语文教材的研究编写工作。此次课程改革,鼓励教材的多样化。由国家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在这个前提下,只要符合标准的精神,从理论上讲,任何单位或个人都可以申请立项编写教材。当然,最后编得好不好还要由专家进行审查。只有审查通过的教材,才能进入实验区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发现存在缺陷,没有经得起实验的也不会推广使用。在这方面,相关部门是非常谨慎的。现在的教材建设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一是国家教材,即在国家教育部正式立项,并通过审查的。这种教材可以向全国推荐使用。二是地方教材。即各省结合实际情况编写的教材。三是校本教材。即各学校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的。课程管理体制更加开放了,实施机制也更灵活了,这对学生和家长应该说是一件好事。至于说到考试,现在的考试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只要教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无论用什么版本的教材,考试都是应该不成问题的。在这点上不应该是矛盾的。

  新浪观察:对目前的语文教改,一位资深语文教育专家评价道:教学改革,最终还得取决于考试的改革。如果这个关键的评价体系不变,教改最终仍是白费气力。起着“指挥棒”作用的考试改革已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顾之川: 考试制度的改革问题是广大试验区的老师最担心的问题。教材正在向着素质化教育改进,如果评价制度不改革,实验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组织专家开展相关工作的调研。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绝不是追求考试能得高分的应试教育需要,而是真正使学生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能说会写,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中学阶段主要是打基础的。但在目前阶段,无论怎样的教学改革都还暂时无法根本脱离考试指挥棒的制约作用。从长远看,应该逐步淡化考试对教学的束缚。

  新浪观察:在过去的应试教育下,说一不二、要标准化答案不要主观发挥的模式化思维与机械训练已成语文课主要内容,也是许多学生厌倦语文课的一大原因。现在,语文有了新教材,在教学上是否也该有新教法?

  顾之川: 正如一位专家把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比喻为“吃猪肉、羊肉,但最终变成自己的肉。”过去的应试教育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和模式化训练,最终只是为了考试,并没有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想像能力、创造能力和个性特长。同时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世界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应该引导学生在课外多读书。新教材2001年公布了义务教育的语文标准,今年5月颁布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新教材汲收了这些年来语文教改的成果。同时在教学中,老师们的一些很好的经验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老教材相比,新教材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过去老师们习惯于一讲到底,从时代背景、作者介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不仅模式化,而且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现在配合新教材,在教学上提倡“自主、合作、师生互动”。举个列子,比如围绕一个专题要求学生收集材料并写成论文,最后大家相互交流。还有根据课文分角色饰演剧中人等。这比单纯的听老师讲更能调学积极性。

  新浪观察:从2000年教改到现在,全国已有一些地方初中使用新教材快三年了。和过去相比,我们都取得了哪些进展?未来将有哪些发展计划?

  顾之川: 新教改最突出的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实际。面对新教改,广大学生及其家长还有老师的态度是积极的。老师们普遍反映,这次课改,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从我们所得到的一些反馈来看,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普遍提高了,二是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但此次新的语文教改到现在也只有三年不到的时间。像初中教材,一般我们看效果是以三年为一个周期观察的。现在新教改到底取得了多大的成果,多大程度上取得了改进,存在哪些问题,现在下结论还不是时候。而且目前实验的只是初中的,高中的《课程标准》才刚刚颁布,从2004年到2007年才进行第一轮试验。此外,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导致文化教育发展也不平衡。包括师资水平、经费投入、文化氛围等等,差别也较大。因此对新课程改革的反映不完全一样,也是正常的。在这方面,只能说是刚开了个头,未来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希望继续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新浪观察:感谢顾先生接受本次新浪观察专访。

  声明:新浪观察独家采访文章未经同意请勿转载使用。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北京上东区"的形成标志北京国际化的进程
Elantra:期待美名,期待大奖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有奖订阅-情爱技巧日日送,诱人大奖等你拿
  英语口语能速成? 新东方GMAT、IELTS新课 任汝芬率队冲刺2004考研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摄像机 减肥 停电装备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生殖健康两性差异
有奖订阅尽在学堂
非常笑话
超性感笑话 轻轻松松体验爆笑感觉
图片
铃声
·[麦浚龙] 没有人
·[和 弦] 真情人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海安经洽会招商项目
最安全稳定的企业邮箱
中医抗癌革命性突破
加盟赠国际供求数字卡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搜“票”(沪)
心的夏季旅游(豫)
婚嫁交友在京城
占便宜的机会!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超性感笑话, 轻轻松松体验爆笑感觉
白兔强奸了一熟睡的狼。狼怒而追之。白兔将毛染灰假装…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