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暴 大风天增多 大兴安岭“刮”响生态警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2日15:55 新华网 | |
新华网哈尔滨9月22日电(记者李斌)“大兴安岭都有沙尘暴了。”记者日前随“中华环保世纪行”在大兴安岭林区采访时了解到,虽然天然林保护工程已经初见成效,但是由于近40年的森林过伐,导致整个林区生态环境失去平衡,近年来大兴安岭林区竟然开始有沙尘暴光顾。 在大兴安岭工作近40年的地区巡视员戴万春说,由于森林减少和植被破坏,直接导致 森林总蓄积量的下降和成过熟林的减少,使大兴安岭林区水源涵养的能力有所下降。据有关部门统计,1987年特大森林火灾前的38年间,林区只在1955年和1967年发生过两次洪水。之后的12年间发生了1988、1989、1991、1998年4次洪涝灾害,损失越来越大。1998年发生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殃及整个嫩江和松花江流域,受灾人口达150万,72万人被迫离家,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元。专家指出,这与大兴安岭森林采伐面积累计占集水区控制面积三分之一有直接关系。 作为一个天然生物基因库和我国唯一的寒温带针叶林群落,大兴安岭近年来生物多样性锐减。宝贵的湿地从上世纪60年代的80多万公顷减少到41万公顷;数百万公顷的森林里竟然已很难听到鸟鸣;林区开发初期在作业现场经常遇到的马鹿、驼鹿、麝、麋、棕熊等珍贵动物,也已难觅踪影;江河湖泊中特有的冷水鱼类也很少了。 “大兴安岭林区特有的生态功能正因森林资源的破坏而弱化,并引起生态环境的恶性变异,急需休养生息,着力保护和改善。”大兴安岭地区行署专员王忠林呼吁。(完)(来源: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