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欲取代俄罗斯向中国运送石油(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3日05:59 环球时报 | |||||
正当俄罗斯官方在中俄石油管道问题上摇摆不定的时候,俄罗斯《晨报》近日发表了题为《哈萨克斯坦欲取代俄罗斯向中国运送石油》的文章。文章援引哈萨克斯坦石油运输公司总裁斯曼库洛夫的话说:“由于没有出海口,哈萨克斯坦石油都是通过俄罗斯的管道运抵国际市场的,目前哈萨克斯坦对俄罗斯石油管道的依赖性正在增强。中哈石油管道投入运营后,哈萨克斯坦将成为石油过境运输国,俄罗斯反过来可通过哈中石油管道向中国出口石油。”斯曼库洛夫称,修建哈中石油管道“是哈萨克斯坦的第一个大型项目,我们应当向这个方向努力”。这条消息迅即引起了俄罗斯、中国和中亚国家媒体的关注。一些媒体认为,如果中俄石油管道项目最终不能实施,中国很可能选择中哈线。 中俄石油管道项目将会拖下去 中俄石油管道项目前途到底如何?这也是俄罗斯媒体近日讨论的一个重点。9月22日,俄总理卡西亚诺夫将访问中国。俄媒体认为,中俄两国总理“肯定会谈到”中俄石油管道问题,“而且这将是探讨的重点”。俄媒体最感兴趣的是,卡西亚诺夫此次访华能否给中俄能源合作带来“意外的惊喜”。与此同时,《独立报》、《生意人报》、《新闻时报》等俄主要报纸纷纷指出,按照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的惯例,在两国总理会晤前,两国的几个相关分委会都要开会。但就在中俄能源分委会即将召开会议前,俄方突然在8月21日提出推迟会议的建议,让人感到很意外。俄媒体指出,在中俄石油管道项目悬而未决的敏感时期,俄方的举动“不是一个好兆头”。 面对媒体的种种猜测,俄官方一直保持沉默。对此,许多媒体悲观地认为,中俄石油管道项目即便没有出现新问题,至少也是发展方向不明确,“中俄能源合作面临严峻挑战”。 中哈线全长3000公里 俄罗斯媒体认为,哈萨克斯坦此时提出这一计划,表达了它修建中哈石油管道的迫切愿望。斯曼库洛夫称:“在未来10年内,哈萨克斯坦石油产量将逐年增加,最终成为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之一。 2010年,哈石油产量可达1亿吨,2015年将达到1.5亿吨。”他介绍说,2006年,中哈石油管道将全部正式投入运营,这条横穿哈萨克斯坦并通向中国的石油管道,设计运输能力为每年5000万吨。俄罗斯可以利用它每年向中国输送3000万吨石油,哈方则每年向中国供油2000万吨。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哈两国已经在能源合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1997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击败俄、美等国的大型石油公司,成功获得了哈萨克斯坦两处大油田的开采权。当时中哈曾商定,共同铺设从这两大油田至中国新疆长达3000多公里的输油管道。消息公布后,俄罗斯专家分析,中国可通过铺设输油管道,与中亚地区的石油管道网络接轨,把石油供应国(中东、中亚国家和俄罗斯)与亚洲的主要石油消费国(中国、日本、韩国)连接起来,使中国处于“泛亚全球能源桥梁”的战略枢纽位置上。 根据当时的设计方案,中哈石油管道西起哈萨克斯坦西部的阿特劳,东至中国新疆的独山子,全长3088公里,其中哈萨克斯坦境内2818公里,中国境内270公里。整个工程计划分三期完成:一期工程,从哈萨克斯坦的阿特劳到肯基亚克,管道全长448公里;二期工程,从哈萨克斯坦的阿塔苏到中国新疆的独山子,管道全长1300公里;三期工程,对接肯基亚克、阿塔苏两地的管道,全长约1340公里。此后,由于修建从哈方到中方的管道成本太高、石油供应量不充分及开采成本太高等原因,这一计划一度被冻结。 中哈石油管道一期工程完工 去年年底,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结束访华前向媒体透露,他此次北京之行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与中国领导人商谈铺设哈中石油管道。当时,他兴奋地强调说:“这条管道将把中哈经济合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今年6月初,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中哈举行了首脑会晤。双方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联合声明》,能源合作是其主要内容之一。联合声明称,两国认为,中哈能源领域合作具有战略意义,双方将加强在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合作,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现有合作项目的顺利实施,并继续就中哈石油管道项目和相应的油田开发项目,以及建设由哈萨克斯坦至中国的天然气管道的可能性进行研究。哈方支持中方参加里海大陆架油田的勘探和开发。 今年3月28日,阿特劳—肯基亚克石油管道正式投入运营。时任哈总理的塔斯马加姆别托夫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裁吴耀文共同为管道开通仪式剪彩。塔斯马加姆别托夫当时就指出,这条管道的开通,为建设3000多公里的哈中石油管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久,纳扎尔巴耶夫总统也对中哈共同建成阿特劳—肯基亚克石油管道表示了祝贺。 中哈线对中国的意义 中俄石油管道项目出现波折后,西方媒体加大了对中哈石油管道项目的研究。今年6月中旬,英国能源巨头英国石油公司的首席经济分析员称,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目前中国每年生产原油1.6亿吨,而年需求量却达2.2亿吨。据西方经济学家估算,到2005年,中国将需进口石油1亿吨。由此可见,充足的石油来源和安全的供油线路,是关乎中国国计民生的大事。 有些西方媒体却用“脆弱不堪”来形容中国的石油线路安全。持这种看法的人认为,2001年,从中东进口的石油占中国石油进口总量的48%;到2010年,这一比例将增加到80%。进口这些石油的中国船队几乎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但是,中国目前的军事实力还不足以控制或影响这条海峡。而且,美国军人的影子已经在这条海峡旁边出现了,一旦美国介入,将对其他国家产生重大影响。一些西方媒体甚至认为,谁控制了马六甲海峡,谁就掌握了中国的石油通道。 基于以上原因,有关专家分析指出,铺设中哈石油管道符合中国的利益:第一,此举可减轻中国对中东石油的过分依赖,大大减少中东地区动荡局势对中国能源安全的威胁;第二,这条线路地处亚洲内陆,使中国的供油线路更加安全;第三,该线路一旦建成,将使中国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原油供应。 专家指出,世界大国都对哈萨克斯坦丰富的石油资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哈萨克斯坦也向它们敞开了大门。目前,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和俄罗斯等国的石油公司,已进入哈萨克斯坦进行石油开发。印度、韩国和罗马尼亚等国也纷纷表示,愿意同哈萨克斯坦进行石油开发合作。中哈之间的能源合作前景如何,中哈石油管道能否顺利开通,恐怕是一个既复杂又艰巨的任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