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杂志:俄罗斯输油管道中的安全利益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3日17:42 《环球》杂志 | |
在俄罗斯今春确定了俄东部石油管道路线后,日本加紧了对铺设管道的争夺战,俄国内对管道路线的选择更是争论不休。有消息说,俄罗斯总统普京大体赞成太平洋方案。如果这个方案获得成功,则意味着俄将放弃与中国达成的并已着手实施的协定。值得提醒的是,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不能仅停留在输油管道问题上,而应该为石油天然气等其他领域的合作创造更为广阔的可能。 文/严冬 最近,俄罗斯国内对于“安加尔斯克——纳霍德卡”和“安加尔斯克——大庆”两条输油管线的选择争论不休,除了尤科斯石油公司和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石油公司两大公司的利益之争外,俄罗斯政府的几个部门也发表了意见,其中还出现一个奇怪的“生态鉴定委员会”的声音。有专家指出,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个不好的征兆,说明俄罗斯已经为某种变化寻找借口了。 石油出口与俄罗斯经济 俄罗斯经济从去年开始有了起色,俄罗斯政府预计2003年该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4.6%,但具体分析其经济增长的构成,军火和能源出口占了很大部分,这与俄罗斯工业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说明俄罗斯经济并未真正走出“休克疗法”的阴影。 俄罗斯军火出口中的大部分产品也是在吃前苏联时代的老本,比如苏霍伊战斗机,现代级驱逐舰,基洛级潜艇等,都是前苏联时期研制的武器系统。俄罗斯军工企业由于很少得到俄军的订货,处于破产的边缘,出口武器获得的资金或许可以维持企业生存,但不足以支持新型武器装备的研制开发,这种情况如不改变,俄罗斯军工企业的前景不容乐观。 俄罗斯外汇的50%来自石油天然气出口不是偶然的,俄罗斯背着巨额外债,各方面都急需资金,如普京竞选时曾许诺说要加强军队,但没有资金就是一句空话。能源出口是获得硬通货的捷径。这说明能源出口对俄罗斯有特殊的重要性。 输油管线比石油资源更敏感 从出口角度看,掌握可靠的石油运输通道和拥有大量石油资源同样重要。而且石油运输通道比油田更脆弱、更敏感,因为政治因素、战争和恐怖活动,都可能切断石油运输通道。 中东地区就是很好的例子,虽然伊拉克拥有巨大的石油资源,但在美国入侵伊拉克前十几年,由于受到封锁和制裁,伊拉克石油出口就已经受到很大限制。即使美国占领伊拉克以后,由于伊拉克抵抗力量对石油管线的破坏,未来伊拉克石油输出的前景仍存在很大变数。美国在中东地区指名道姓要予以打击的几个国家如也门、苏丹、索马里、叙利亚、伊朗等国都“凑巧”在中东石油的运输大动脉上,这不是偶然的。美国投入巨资正在修建的里海——土耳其输油管线两侧爆发过多次残酷的战争,如:2次车臣战争、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伊拉克战争等等,同样不是偶然的。 俄罗斯经乌克兰的石油管道就需要交高额的过境费,而且经常发生截留原油事件,因而是不可靠的。目前俄罗斯从波罗的海出口原油的渠道是最理想的,但是其地理位置、出口量都不能满足俄罗斯扩大石油出口政策的需要。既然俄罗斯经济短期内非常依赖于石油出口,那么石油通道的选择对俄罗斯来说就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决策。 安大线:受到尤科斯石油公司支持,起始段沿西伯利亚大铁路铺设,1452公里在俄境,795公里在中国,预期工程造价18~20亿美元。安大线不但里程短,而且沿线经过大片的草原,地形平缓,造价低,风险小。 安纳线:受到俄罗斯能源部、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石油公司的支持,起始段沿贝阿铁路铺设,2047公里在俄罗斯,920公里在中国,预期工程造价35亿。这条线路需要穿越地震多发地带和大片山地,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而且工程难度越大,其总造价的变数越大,因为很多地质问题只有施工开始后才会发现。 从石油出口角度看,选择北线可以同时向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韩国和中国供油,但南线也可以铺设到俄罗斯滨海地区,而且是取捷径,南线北线在出口上的区别是北线的开关掌握在俄罗斯手里,而南线则由俄罗斯和中国共同掌握。 从经济角度看,选择南线成本低风险小,而北线明显是不经济的。俄罗斯数据显示,如以每年输出3000万吨原油计算,平均每吨原油要增加5美元,每年多1.5亿美元,这样显然不利于俄罗斯石油和其他国家竞争。 但是在俄罗斯北线仍受到很多方面支持,其原因还是在于长远的地区安全问题。 回顾俄罗斯的3条铁路 历史上,俄罗斯在远东修建了3条铁路:中东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和贝阿铁路。当年修建这3条铁路的原因和现在的输油管线之争颇有相似之处。 在清朝末年,俄罗斯侵略势力控制中国东北地区,俄罗斯修建了中东铁路,因为这是连接俄罗斯内地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捷径,同时也可以向中国东北地区运输军队和物资。日本入侵东北之后,原苏联一度把中东路的权益转给了日本,1949年中国解放后,原苏联把中东路的权益交还给了中国政府。 西伯利亚大铁路一直是俄罗斯运输的主干线,但由于靠近中苏边境,原苏联一直为西伯利亚铁路的安全担心。 在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后,原苏联立即着手修建贝阿铁路。由于贝阿铁路在寒冷的冻土地带修建,工程难度大,造价高,很多工程至今仍未完工。这条铁路沿途没有什么有价值的资源和大城市,惟一的好处就是远离中苏边境,能保持原苏联内地与远东地区联系的可靠通道。可见,安全利益高于经济利益。 输油管线与地区安全 俄罗斯在选择南、北两条输油管线的路线时,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其中有工程造价、技术难度、对沿线经济建设的影响、外交信誉、获得经济援助、地区安全等多方面因素。虽然日本提出的135亿美元贷款确实诱人,但是25年内从中国获得1500亿美元稳定的石油收入,同样具有很高的“含金量”。相对于经济因素,地区安全因素是首先考虑的。不仅因为管线本身需要几年的施工周期,更重要的是俄罗斯要长期依赖这条管线输出石油,获取硬通货。 冷战结束后,中俄关系改善了,无论是北线还是南线,都不会受到中国方面的军事威胁。由于俄罗斯国力的衰弱,中国国力的增强,俄罗斯主动威胁中国的可能性也不大,何况俄罗斯面临着北约东扩问题,中国还要解决台湾问题,所以中俄冲突威胁输油管线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由于美国挑起朝鲜核危机,美、日同盟日益加强,50年来朝鲜半岛的安全构架失去平衡。远东地区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增加了。一旦美国武力推翻朝鲜政权,中国东北地区的安全就受到极大威胁,东北不再有400公里战略缓冲区保护,而是直接面临几百万难民潮的冲击,中国和美日韩将沿鸭绿江军事对峙。 这些因素是俄罗斯不得不考虑的。俄罗斯国力衰弱,百废待兴,自然不希望单独和美国发生冲突。在远东安全问题上,或者如1950年那样,联合中国对抗美国,保护自己的利益;或者保持中立,袖手旁观;或者如1900年那样,联合美、日,打击中国,分一杯羹。这3种选择对石油管线路线的需要是不同的。 如果俄罗斯选择联合中国对抗美国,则输油管线走南线最安全,因为敌人在东方,输油管线的安全空间要从三八线算起;如果俄罗斯选择中立或联合美、日,那么输油管线选择北线最安全,因为敌人在南方,输油管线的安全空间要从中俄边境算起。 就综合国力而言,美国、俄罗斯都超过中国,但中国对朝鲜半岛安全的影响力超过俄罗斯。所以,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安全实际上也受到中国政策的巨大影响,这就是中俄曾经签署一份“安大线”协议的主要原因。然而,俄罗斯政策始终处于摇摆,其中有日本竞争的因素,不过中国因素是主要的。 俄罗斯虽然军力衰落,但还是“勒紧腰带”在“北京六方会谈”前举行了太平洋海军演习。外交谈判实际上不是道理的辩论,而是以各方军事力量为后盾,对各方底线的试探。参加6方谈判的5方都打出了武力牌,只有中国在谈判中获得了“坐下来”的胜利。应该说,有关朝鲜半岛未来地区安全的种种预测,也影响到俄罗斯石油管线的讨论。 俄罗斯有句俗话:“俄国人套车虽然磨蹭,但跑起来很快。”这一民族性格也深深地影响到俄国人的行为方式。在联盟双方互不信任的时候,俄国人是常有惊人之举的。比如二战前英、法搞了多年的绥靖主义,而苏联突然和德国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协议》。 中国现在有足够的实力影响俄罗斯,但前提是中国自己首先做出清晰、明确的行动,以表明中国有能力、有决心捍卫自己的安全利益,以免受到误解。 相关专题:《环球》杂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