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飘扬的时代旗帜——工会代表眼里的劳模精神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6日06:35 解放军报 | |
新华社记者 杜宇 林红梅 每次来到北京,河南代表邵敬春总要到王府井大街走一圈,因为那里伫立着著名劳模张秉贵的雕像,那微笑的神情再现着当年劳模的精神风采。对于邵敬春而言,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始终在自己心中燃烧着。出席中国工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们认为,经济发展了,时代进步了,更应该大力弘扬新时期劳模精神。 江苏代表陈四明说,以前,我们宣传劳模精神,更多的体现在“老黄牛”精神上,看重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比如加班加点干活,带病工作等,这只是一种对劳动态度的弘扬。这种精神是比较朴素和传统的。今天,在强调爱岗敬业的同时,我们还要倡导开拓创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积极钻研,创造更高的价值。 资料显示,自1998年以来,我国共表彰全国劳模2946名,其中50%以上的代表具有大专学历,近35%的代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其中还有19名院士。河南代表李志斌说,这些数字告诉我们,劳模精神不仅没有丢,而且在新时期进一步发扬光大了。 在河南洛阳中国一拖集团锻造厂的厂区,最近耸立起两尊工人劳模铜像。集团公司工会主席刘炳昭代表说,为劳模塑像,就是要弘扬他们无私奉献和科技创新的劳模精神,鼓励全厂工人积极钻研技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劳模精神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瑰宝,对在华工作的外国人也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2003年,全国产生了16名“洋劳模”。现任蓝帜(南京)工具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德国人古斯腾被评为劳模后,曾说:“虽然德国没有劳模,但我们一样尊重劳动、尊重人才。不论在哪个国家,社会都需要各种各样的榜样,在中国劳模就是这个榜样群体。虽然我拿的劳模奖没有钱,但劳模背后的价值是物质不可衡量的。” 民航代表高宏锋认为,对劳模重精神鼓励,缺物质奖励,就会造成劳动和价值背离,必然会导致人们价值观念上的病变,社会心理的扭曲,使诚实劳动失去了吸引力。劳模不计回报是他们的可取之处,但全社会应该体察劳模面临的压力和困难,充分关心劳模、尊重劳模、爱护劳模。社会对他们的劳动应给予公正评价。 (据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解放军报 2003年09月26日 第4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