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华东师大校门风波始末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9日02:10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高英雄实习记者周文天

  暑假后返校的华东师范大学学生惊奇地发现:他们再也不能从学校正门自由地出入了。

  中山北路上,那个曾经让他们引以为豪、典雅、高拱着的学校大门已被彻底地“改造
”:两道重重的、可以自动升降的车道横杆,规则排列的几个锥形交通标,将大门隔成两道汽车出入检测口;大门东西两侧的防护栅栏处则开了两个偏门,供行人及摩托车、自行车出入。行人从偏门出入时,还必须持卡(卡内含个人数字信息)接受电子检测。

  出入华师大的另两个门——位于枣阳路的后门和金沙江路的边门,也进行了类似的“改造”。

  华师大7月初进行的校门管理制度改革造成的不便很快就表现出来了:由于偏门窄小,在进出校门的高峰时期,校门拥堵现象十分严重。特别是枣阳路后门,由于紧邻华师大生活区,人流量大,而行人出入的偏门只能勉强供两人侧身而过,排队等候几乎成为师生们每天的“必修课”。

  9月21日,发在文化研究论坛(/bbs)上的一个帖子《就现行校门管理制度问题致华东师大校长的公开信》,对此进行了公开质疑。

  一封公开信和300个签名

  这封写给王建磐校长的公开信“强烈呼吁废止现行校门管理制度”,并陈述了两条理由:第一,现行管理制度只考虑了车行的安全和效率,没有考虑人行的安全和效率,上下课高峰时期,大门空闲,两条羊肠小道拥堵不堪,浪费了大量时间;第二,大学应该具备开放和自由的精神理念,而不是封闭,华师大正门、后门、边门全部采取封闭式严格管理,不管在实际效果上,还是在象征意义上,都拒人千里之外。“我们的大学难道要变成孤岛?”公开信中责问道。

  公开信后按姓氏拼音排序附了32人的签名,其中有罗岗、毛尖、倪文尖等3位教师,其余的则为华师大在读研究生和校友。信末提出,有意签名的同学、老师,可以跟贴,并将真实姓名、身份和签名邮件发送至一指定邮箱,“以表确认”。

  帖子的作者署名是“总钻风”(网名)。9月27日上午,在华师大文科大楼6楼的一间办公室里,罗岗告诉记者,“公开信的内容是几个人共同商议的。”

  网络上的公开信很快起了连锁反应,跟帖及签名者络绎不绝。至9月26日,已有300余人签名,其中教师10余名,其余均为在读本科生、研究生及校友,几乎涵盖了华师大的所有专业,但以中文居多。

  9月26日下午,这封在网络上诞生的公开信及师生签名被打印好,正式递交给师大校长办公室。

  “文化研究网是上海大学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与上海热线共建的学术网站,华东师大文科师生经常在上面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如果华师大校内的BBS不停办的话,这个公开信和网络签名完全可以在校内网上张贴,那样效果可能好得多,签名的人肯定不只300人。”罗岗说。

  校门该为谁敞开?

  “校门的事不仅仅是方便不方便的问题,它背后还蕴含着很丰富的意义。问题的本质在于,学校的校门究竟应该为谁敞开?”罗岗问道。

  “我可以肯定地说,华师大99%的师生是无车族,有车的毕竟是极少数人,现在的这种局面,好像校门是专门为车造的一样。进出校门成了有车族的专利。”

  大多数跟帖的学生认为,学校的主体是老师和学生,学校的大门理所当然应当对老师和学生开放。“让我们占主体的师生走旁边小门,让拥有大车小车的少数人走正门,于理不通。”一些网友跟帖说。

  中文系的程怡老师也是签名者之一。她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学校的大门是一个学校的标志,能不能让师生出入有着强烈的象征意义。“今年新生进校时,正门也没敞开。一个大学生,如果在华师大读了四年书,却连一次大门都没走过,这是多么让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她对此表示遗憾。

  中文系一位姓张的女博士生表达的观点更“文学”一些。“长此以往,师大的学生们会形成一个错觉,只有有车的人才能走大门,他们不知道人也是可以走大门的。”这位女博士生说。

  程怡说,学校完全可以开辟一个专门供车出入的车行门,而将现在的校门还给师生。

  在采访中,一些老师和学生还表达了另外一层意思:“大学资源是国家赋予的,属于社会公共资源,图书馆、体育场及其他设施应该与社会公众共享。大学精神应该无障碍地向市民社会辐射,而华师大现行的校门管理制度让社会闲杂人员不得入内,将社会公众排斥在高校大门之外,不能体现一所有所追求的大学应有的宽广胸怀。”

  正因如此,很多接受采访的师生认为,现行的校门管理制度在制度设计上存在着”歧视“。

  问题不仅仅止于此。罗岗还谈到了校门风波所折射出的另外一个问题:“校园民主”。

  “校门管理制度改革看起来是小事,但是它涉及到师生的切身利益。”罗岗说,“凡是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事都是大事,在决策时,应该有一个广泛征求意见和协商的过程。”罗岗提出,校方应有一个类似听证会的程序,充分听取老师和学生的意见,只有这样的制度设计程序才符合“校内民主”的要求。

  “高校是社会文化程度最高的地方,应该形成民主协商问题的习惯。”罗岗说。

  另一种声音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赞同公开信和网络签名的办法。

  一位署名“初秋的记忆”的网友跟帖说,“就大门问题,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有更好的建议,是欢迎的。”但是,“(公开信和网络签名的)方式可能不太恰当。校内渠道没有真正使用就弄到社会上,原本是为了维护华师大的形象,实际上却损害了华师大形象。”

  另外一位网友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用不着为了一个什么大门,而兴师动众。这样不值得,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他说。

  在采访中,也有部分师生认为校门风波是“小题大作”。一位姓王的心理学博士笑着告诉记者,“学中文的,就是跟别人不同,他们喜欢把问题抽象化,喜欢上纲上线。”

  记者在校大门口随机采访了几位出入的师生。一位年近五旬的教师模样的长者告诉记者,从偏门出入“已经很习惯了,没什么的。”

  校方完善现行管理办法

  9月27日,华师大有关部门负责人很委婉地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华师大主页上有一个专门说明,校方关于校门问题的态度在上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写于9月25日,落款为校保卫处的这份《关于现行校门管理制度的几点说明》,对这次校门管理制度改革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解释。

  《说明》上称,目前,华师大在校全日制学生达19600人,校园已严重超负荷运行。“上下班高峰期,校门人车混道,不仅发生拥堵,而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另外,“学校周边的各种社会人员大量进出学校,不仅增加了学生食堂就餐的压力,而且给校园治安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学校之所以采取严格的校门管理办法,是“为了切实维护学校和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

  《说明》认为,实行较为严格的校门管理办法,部分师生的确感到不方便、不习惯,但这也的确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变化。据保卫处统计,今年1-4月,华师大发生各类案件62起,失窃车辆71辆,而5-8月,仅发生各类案件15起,失窃车辆3辆。另外,今年在校生人数较去年净增2000余人,但是校门管理制度改革后,食堂就餐人数与上年同期相比,每天减少了约4000人次。

  部分接受记者采访的师生对校方的《说明》也表示认可。“现在学校安静多了,去操场上打球也能找到场地了,以前有很多校外的人到学校来打球,要找一块场地很不容易。”一位物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告诉记者。

  不过,华东师范大学校方还是研究和吸取了师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认真研究部分师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在征询了校内外专家对校门管理的意见后,学校决定对现行办法进行一些调整。主要措施是:在上下班高峰时段以快速通过为原则开放校门,并对进出校园的人员实行证件抽查制度。进一步完善校门管理的措施,正在研究之中。”《说明》中称。

  9月27日,记者再访华师大校园。此时,位于枣阳路后门的正门已经敞开,中午11点30分左右,三五成群的学生自由地从正门出入,无拘无束。据保卫处工作人员介绍,位于中山北路的大门和位于金沙江路的边门也已按《说明》的调整办法执行。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北京上东区"的形成标志北京国际化的进程
Elantra:期待美名,期待大奖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有奖订阅-情爱技巧日日送,诱人大奖等你拿
  英语口语能速成? 新东方GMAT、IELTS新课 任汝芬率队冲刺2004考研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摄像机 减肥 停电装备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生殖健康两性差异
曼妙体验尽在学堂
非常笑话
最爆笑精彩的笑话
让你想不笑都不行
图片
铃声
·[王 菲] 英雄
·[和 弦] 哆啦A梦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中国国际机电博览会
最安全稳定的企业邮箱
中医抗癌革命性突破
加盟赠国际供求数字卡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节省85%广告费用
想到国外去上学(豫)
企业“零”成本推广
“占便宜”到底!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快快乐乐
看笑话
轻轻松松
过长假
法官:你竟敢白天调戏女士,我要重判你。犯人:法官你…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