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9日04:32 大众日报 | |
近来许多腐败案件曝光,表明反腐倡廉的力度在加大。与此同时,在法制的范围内,让“政务公开”之门开得更大些的呼声愈加强烈。 打造“阳光政府” 能否把群众希望了解的行政权力运用情况和盘托出,是对政务公开的严峻考验。吉林 东莞市则特别重视媒体的作用。就反腐败而言,舆论监督的作用也许不是最主要的,但它的震慑作用显然要比局外人想像中的要大。“当初我的行为,如果有一两件被媒体点一点,也许我都会收手了。现在才觉得,社会舆论的监督和曝光,其实真是对干部的一种爱护和挽救呀。”当前正在受审且备受瞩目的原深能源老总劳德容在忏悔书中的一席话当可为佐证。 实行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使公众和企业平等地享用政府信息,将有效改进过去政府与企业、个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状况,有利于减少政府对市场的不必要干预,使政府的决策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其深刻的内涵还在于:使自上而下的由大权力监督小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方式,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社会和公民权力监督和制约公共权力。它使政府行为始终处于公众监督的“阳光”之下,而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既能够有效地防止公权私用的腐败,也能够有效地防止公权的滥用和扩张。 政务与电子 推行电子政务被认为是一场革命。我省部署政务公开工作时,强调的重要一条就是搞好政务公开和电子公开的结合。 过去许多地方都搞“公开”、“公示”,但制度执行很不完善,或是避重就轻,把尽人皆知的事公诸于众,或在事项铁定以后,放一些“马后炮”。而不少政府的网站维护不善、网页内容陈旧、电子政府形同虚设的问题也并非少见。这就表明,政务公开、电子政府的口号虽打动人心,但有时执行起来就走了样。 电子政府建设能否见成效还取决于政府效能的提高。政务电子化,它只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手段,而真正的目的是改革政务。换句话说,在各地电子政府建设中重“电子”、轻“政务”的倾向必须高度警惕。电子政务的关键不在“电子”,而在“政务”,忽视这个主次关系,很容易使得投资成为黑洞,政府工作的改革也是事倍功半。专家早已指出,我国政务的缺点不在于工具手段不先进,而在于政府职能转变得不够。 只有阳光化的“政务”深入人心,电子政务才能不枉“革命”之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