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糖市遭遇“寒流” 海南企业叫苦不迭求保本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9日18:32 新华网 | |
食糖经销商杜先生喟叹:现在糖市低迷,生意越来越难做了。瞧,国内糖价又继续走低,长春糖价由9月16日的每吨2700元跌至19日的2540元;济南由原来的2520元降至2480元;西安由2380元降至2350元吨。 严冬未到,但人们已感觉到糖市“寒气逼人”。 产大于销糖市低迷 这几年糖市历尽风风雨雨,业内人士心态已变得非常脆弱。从全年走势看,国内糖价普遍偏低,基本在每吨2280-2700元之间徘徊,今年9月中旬每吨售价较去年同期降了310-410元。 据业内人士分析,糖价的波动主要取决于市场的供求量。国内糖市遭遇罕见“寒流”,缘于食糖供过于求。 前两年因糖价飚升,农民种蔗积极性空前高涨。去年全国糖料种植面积增至2168万亩,比上年增加95万亩,增幅4.6%,糖料产量比上榨季增长18.9%。 2002-2003年榨季,全国食糖总产量首次突破千万吨大关(1063万吨),比上榨季增加200万吨,增长25.1%,创历史新高。而食糖消费量的增长小于产量的增长。 业内人士称,今年是近年来食糖销售面临压力最大的年份。对外,承受着食糖供过于求,糖价低迷的压力;对内,面临着国内食糖产量增长过快和突发性“非典”对食糖销售的影响。 再者,因成本过高、竞争力弱等原因,国产糖外销渠道不畅,无法占据更广阔的市场。资料显示,国内人均食糖消费量不足10公斤,远远低于世界消费水平的人均20公斤,欧美国家则为人均35-45公斤。有限的消费量自然难以激活糖市。产大于销,糖市自然低迷。 另外,国际糖市持续低迷,也影响着国内糖市。 制糖企业步履维艰 糖市如此沉闷,企业叫苦不迭。 记者采访省内一些糖厂厂长,他们大多摇头叹息:糖市如此低迷,能保本就算不错了。 据海南省糖协有关人士介绍,2002-2003年榨季,海南与全国一样,遇上了糖蔗丰产年。共有25家糖厂开榨,产原料蔗379万吨,产糖42万吨,食糖产量比上榨季增长38%,创历史新高。迄今已销售95%,海南各糖厂食糖平均售价每吨2250元,每吨比上榨季减少550元,全行业亏损已成定局,初步估计亏损额在4000万元以上。但由于各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估计保本、轻度亏损、严重亏损企业各占三分之一。 业内人士分析称,目前海南制糖成本(含税)最高每吨2700元,最低每吨2300元,平均为每吨2400元以上。按目前的售价,糖厂无钱可赚,生产越多亏本越大。但由于糖厂兑付蔗款压力加大,而银行贷款却是“杯水车薪”,流动资金缺乏,糖厂只好“忍痛割肉”,糖价再低也得抛糖应急。 糖市低迷,糖厂举步维艰。本榨季全省甘蔗收购价总体偏高,海南平均甘蔗田头价每吨150元左右(有些市县接近160元/吨),加上运费和甘蔗农业特产税,平均甘蔗到厂价每吨180元,比湛江和云南高出30-40元,无形中加大了生产成本。而今年地产地销货物开征增值税,也加大了制糖企业的负担。 澄迈千秋置业公司总经理邱德伦说,今年公司经营的3家糖厂共榨蔗24万吨,糖现已售完,但亏本是明摆的。主要是因为甘蔗收购成本达高加大了企业生产成本,加上农业特产税也由企业负担,企业实在难以“喘息”。 业内人士指出,糖业生产连着千家万户,海南糖蔗产量居全国第四位。糖税仍是产糖市县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海南省每年糖业税均在1亿元以上。糖市低迷,将使海南富民产业受创。 新榨季糖市扑朔迷离 新榨季开榨在即,业界对糖市不敢抱乐观态度。 业内人士认为,在中国已融入了世贸这样一个全新的经济环境的大背景之下,糖市显得更加扑朔迷离,产销形势更严峻。入世后,随着国内食糖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食糖进口关税下调,进口配额逐年增加,制糖企业不仅要参与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还要面对世界先进产糖国的食糖低成本的压力。据了解,明年食糖进口关税将由现在的20%下调至15%,相当于每吨原糖加工出的成品糖含税成本降低约60-70元。同时,食糖关税准入量还将进一步放宽,意味着国内食糖价格的上限价位可能还要降低。加上新榨季国产糖还将维持增产的局面,食糖供大于求的矛盾依然突出。 海南省糖协秘书长符致英说,从长远来看,糖业将面临降低成本的巨大压力,一大批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管理落后的糖厂将被淘汰出局。应对挑战的唯一办法是加快制糖企业的改革、重组步伐,优化糖业结构,实现集团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全行业的竞争力。 不可否认,海南省制糖企业规模小,负债重,生产力低下,平均日榨能力仅每日1600吨,远小于其他主要产糖省区糖厂的规模,存在“散、小、弱”的先天不足,管理粗放的生产体制制约了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他认为,合理调整布局,扶优限劣,淘汰落后企业,发展壮大规模糖业,提高生产力水平,降低制糖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是企业捱过“寒冬”的硬招。 洋浦南华糖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吴承安说,今年公司经营的8家糖厂共产糖20万吨,基本已售完,算下来,基本保本。他说,加强技术管理,减少跑、冒、滴、漏,降低财务费用,是应对挑战的一招。但实现规模经营更是企业的必由之路。据介绍,该公司下属的龙力、昌江、春江三家糖厂目前正加紧扩建,最终规模达到每日3800-4000吨。 同时有人呼吁,在税收方面,政府能否考虑给企业适当扶持,减缓税收政策变化给制糖企业造成的冲击,让企业渡过难关。 邱德伦说,糖料收购价格应与糖价及糖料品质挂钩联动,让糖农与企业共同关注市场,适当承担市场风险。不论是谁,都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糖业也应由市场来调节。 还有专家建议,国家要对糖业实行宏观调控,适当控制产量。同时,开拓量大面广的农村市场,扩大食糖消费量,并积极开展食糖边境贸易,加大出口量,改变目前只进不出的局面,在更大程度上稳定糖价。(完)(侯小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