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出中国亟需保护“植物大熊猫”野生稻资源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30日09:48 新华网 | |
新华网南昌9月30日电(记者郭远明)20年后中国将难以在野外寻觅野生稻的踪迹,人们只能在种子库和人工园圃里欣赏“植物大熊猫”。日前在南昌召开的第一届全国野生稻大会上,华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学院院士卢永根透露,目前中国所拥有的野生稻资源总体处于濒临灭绝的残存状态。 中国野生稻分布范围广泛,拥有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疣粒野生稻三个品种,其中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和消费国,水稻生产直接关系到中国粮食安全保障。卢永根说,中国是世界上利用和开发野生稻资源最早、最成功的国家。利用水稻基因资源特别是野生稻遗传基因资源改良水稻品种,是中国水稻育种取得巨大成功的秘密武器之一。 1973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中国野生稻资源培育出了世界闻名的杂交水稻,掀起了水稻生产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目前杂交稻在中国累计推广面积达38亿亩,增产稻谷3600亿公斤。利用野生稻,中国有效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野生稻资源受到了严重破坏,对野生稻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有关专家指出,野生稻资源一旦灭绝,其损失将不亚于任何珍稀动物的灭绝。因此有专家将野生稻在农业育种上的地位形容为“植物中的大熊猫”。 然而,据了解,1978年至1982年全国野生稻普查以来,野生稻的自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三个野生稻品种的大多数分布点已经消失,尚存的分布点呈残存状态。 目前中国有两种野生稻保护形式,首先是原地保护,但中国现有的保护点不仅屈指可数而且规模小。其次是异地保护,即把濒危的野生稻转移到特定的场所进行保护,包括将野生稻种子保存在低温干燥的专门种子库,有效期可长达50年。 卢永根介绍,作为中国野生稻资源最丰富的广东和海南,普通野生稻的1182个分布点已消失了80%;药用野生稻保存下来的分布点也只是原来的3%—5%;疣粒野生稻已有12.9%的居群灭绝,83.9%的居群处于中度和重度外界干扰之下。广西贵港市麻柳塘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普通野生稻连片栖生地,现在都已不复存在。在这次全国野生稻大会上,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等众多水稻育种专家都呼吁要加紧对野生稻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完)(来源: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