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向“有限政府”迈进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30日22:57 外滩画报 | |
-外滩记者田夫/北京报道 9月15日,北京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正式公布。经过这一轮调整,市政府工作部门减少为45个,其中,办公厅和组成部门23个,直属机构21个,直属特设机构1个。 2003年3月,全国十届人大通过了新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根据机构改革方案,这次机构改革的重点是组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委)及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评价这些改革措施时,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主任毛寿龙说:"在整合城市经济、建设、工业、商务和外贸职能部门过程中,撤销城建工委、工业工委、商贸工委、外经贸工委,说明政府职能转变正在逐渐到位,结构调整正在逐渐理顺。" 北京行政学院副教授马占稳认为:"这次机构改革同以前相比,其重点不在于机构的增减、裁撤,人员的出入,其重点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前的政府职能设置是与以公有制为主的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但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正在向政企分开的方向努力。这次成立的国资委将以前许多分散的职能一起并入,目的就是要更好地管理国有企业,这样对将来的经济结构调整会有好处。但马占稳也指出,改革的效果还有待观察,因为国有企业的问题太多,短时间内也不能理清,这次改革只是提供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 国资委不能当"火车头"? 但毛寿龙在谈到国资委的建立时,却认为新成立的国资委将在履行职能上遇到一些麻烦。"如果国资委作为政府机构,将不能为自己谋利,社会的利益、公共的利益就是政府的利益,政府机构不能为多挣一元钱,而损害社会利益;如果作为企业,它的目标应该是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将资本做大。国资委行使的是出资人职能,负有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义务,同时作为政府特设的机构又必须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这种尴尬身份使国资委在运作中将面临不少难题。"毛寿龙说。 毛寿龙认为,这种悖论同时将导致国资委的性质很难界定,它只是过渡时期我国在探索国有企业如何管理问题上的一种思路,从一定程度上讲,国资委的成立是整合政府职能的延续,就像过去由工委管理部分经济职能是一种过渡一样。 毛寿龙说,政府在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应该是"推进剂",而不是"火车头"。政府不应该扮演一个市场投资者的角色,更应该做一个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并保证市场规则得到遵守,形成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政府应该把国有企业当作宏观调控的工具,国有企业的规模不宜过大。如果政府的资产规模过大,出于政府权力强制性的特征,它势必会排斥很多企业,导致市场化改革很难深入下去,市场经济也发展不起来。 因此,如何解决这些矛盾,让国资委在市场经济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具备坚实的法律基础尤为重要。据记者了解,包括《国有资产法》立法、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等在内的相关配套改革措施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 建立"有限政府" 北京市委书记刘淇14日在市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会上强调,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从市场、法治、责任和服务四个方面准确把握好政府的定位,切实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项职责,逐步向"有限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政府"转变。 马占稳认为,这标志着北京市政府正在向"现代政府"转变,"以前,建立'有限政府'的提法在学术界较多,但国家领导人、地方领导人都少有提及,这次提出来,说明北京市府领导人的执政观念在转变。"对这次机构改革的目标,刘淇说,转变政府的职能,坚决下放一切可以下放的权力,取消一切可以取消的收费,精简一切可以精简的审批程序。毛寿龙对"坚决下放一切可以下放的权力"的提法印象深刻。他认为,下放权力应该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政府和社会要公开。政府的很多职能要让社会自己管理,业主委员会、居委会、社团组织等都可以发挥作用。政府则要尽可能地提供公共服务,支持社会,给社会以更多的空间。 第二,政府和企业要分开。政府应该改变观念,不应该只想着自己去管理,要借助社会的力量,也要借助企业本身的力量去管理,在众多的企业之间建立各种各样的纽带,如行业协会等。同时政府还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政府信息要公开,规范化运作,依法办事,受法律监督。 第三,政府和事业单位要分开。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对不同功能和特点的事业单位进行分类指导,逐步推进改革。不能让事业单位按行政机构来运作,更不要让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变成国家的公务员。毛寿龙认为,只有做到这"三个分开",权力才可能真正下放,政府职能才能进一步得到理顺。 再一次涉及利益调整 在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台后,各地方政府通常都在一年后开始进行本地区的改革,但此次北京市政府为何如此快地动作,毛寿龙在分析原因时说,这次机构改革并非只是做好与本届政府的机构改革的衔接,在很大程度上还是1998年机构改革的继续。 毛寿龙讲,这次机构改革可以说是政府在职能快速转变基础上的又一次推进,是针对一些疑难问题进行的新探索。同1998年的改革相比,这次只是小调整,调整不会像那次改革的范围那么广,涉及的机构也较少,大多数岗位都会保留下来。 不过,尽管是小调整,国家行政学院的一位教授还是向记者透露,这次涉及的利益关系还是挺复杂的。机构改革是一个理性运作的过程,但其中涉及许多利益问题,能不能改,主要是利益妥协问题,是各部门一个妥协、协调的过程。 毛寿龙说,每一次改革都会涉及到利益调整问题,而且越到核心问题越大。政府在组织、职能上的一些调整,自然而然地会让一部分利益发生转移。机构的变动造成工作岗位有增有减,这就是官员自身利益调整的过程,这本来就是残酷的。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