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古镇探民生:“活着”的千年古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04日17:19 新华网 | |
新华网上海10月4日电(记者冯源、李灿、肖春飞)正是“秋老虎”的天气,记者走进地处嘉兴市的古镇——西塘的一座小楼。主人徐永明摇着蒲扇迎了出来,随手又递给我们一把:“为了保护建筑结构,我一没装空调,二没装电扇,请大家多多包涵。” 1999年底,中学教师徐永明花15万元买下了这幢砖木结构的两层小楼。建于清朝的小楼已经显现出龙钟老态,木楼梯走起来吱吱作响。徐老师此举,对于拼命攒钱买新房的城里 推开小楼的南窗,窗下就是一条河港,河港两岸遍植杨柳,株株杨柳掩映着座座白墙黑瓦的江南民宅。水北为阳,一位老作家为小楼取了一个古意盎然的名字:水阳楼。徐永明在“水阳楼”的院落里种了好几盆杜鹃花。他告诉记者,西塘有许多人家都种杜鹃,当年尼克松访华时,杭州方面曾经派专人来此地挑选杜鹃盆景。 在“水阳楼”的院墙上,主人开了镂空的窗洞。徐永明说,西塘民居的院墙上都会开窗,这是为了让邻居欣赏到自家的盆景,居民之间并不习惯于用高墙相互提防。西塘镇第一位女导游怀红霞也告诉记者,西塘人有什么红白喜事,隔壁邻居都会自动前来帮忙招呼,至今如此。 徐永明写得一手好字,女儿徐晔自小练习书画,现在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水阳楼”里四处悬挂着她的字画。而徐家对面,住着一位在当地小有名气的书画家冯强,就连他6岁的女儿也已经开始握起毛笔,练习颜体书法了。冯强说:“这里‘小桥流水人家’的环境,让我始终都能保持一种宁静的心情,会产生艺术灵感的心境。” 闲适的生活方式,淳朴的旧时民风,让古镇上的居民深感自豪。在苏州市的古镇——同里,记者见到了38岁的酒楼老板娘徐春华,她的父母就住在离同里不远的苏州。她曾经有过顶职进城的机会,但徐春华说:“城里太嘈杂,还是镇里安静。城里邻居之间都不来往,这里一条街上的人互相都认识,我白天外出可以不锁店门。”酒楼毗邻世界文化遗产退思园,因此也有一个“园外楼”的雅号。 年逾古稀的退休干部蒋柏森,1993年从冶金部第十七冶金建设公司的领导岗位上退休后,虽然在马鞍山有家有业,但仍然回到故乡同里安度晚年。他解释说,同里的环境好,邻里之间都有来往,最适合老年人养老。而在工业城市,“连天上的麻雀也是黑的”。蒋柏森退休前已觉身心疲惫,回到老家十年,精神反而愈发健旺起来。 数以百万计的游人作客江南古镇,最让他们激赏的是,在这里不但可以看到有别于高楼大厦的传统民居,而且可以感受到现代社会正在消逝的淳朴民风。徐永明经常向来访的上海游客说:“你们每天都在跑步,我们每天是在散步,慢悠悠,知足常乐。” 驱车到昆山市周庄游玩的北京游客白晓伟说:“这里的人生活悠闲、平和,民风淳朴,跟城里的快节奏和激烈竞争很不一样。”他的妻子米迦则认为:“游名山大川与游江南古镇都让人愉悦,但两者感觉不同:爬山是贴近自然;而到古镇,是贴近一种理想生活状态。” “活着”的千年古镇,遗存着古镇的文化原生态,保留着工业社会某些已经失落的东西。古镇属于人文景观资源,民俗风情是它不可或缺的构景要素,“活着”的千年古镇更有魅力。(完)(来源: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