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70名“网虫”盗用上网账号受罚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12日01:31 辽沈晚报 | |
心理学教授称此事件为典型的“是非观念不清晰” 两年时间,海城市一私营企业的上网账号在“地下”频繁中介,辗转腾挪为鞍山籍70名大学生共同拥有的“私人财产”。这些平均年龄仅为20岁的年轻人,因涉嫌盗打上万元话费接受警方传唤时“深感震惊”,其中一些人的父母的第一反应是帮助自己的孩子洗脱“罪名”。 辽宁省心理学专家、辽宁省心理协会理事李燕玲女士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这是一起典型的“是非观念不清晰”事件,属道德规范范畴。 某私企话费“井喷” 该私企流失的上网账号为1996年办理,采用旧式“捆绑计费”方式,即上网费用与一部指定固定电话捆绑,所有上网费用均由该部电话发生。 目前已经无从得知该账号如何流失和何时流失,其间原业主死亡,企业整体转手他人。 2003年6月,该企业发现数月来话费高达上万元,才起疑心,到电信部门打印清单,瞠目结舌:有150余部电话的上网话费被捆绑在企业话机上,最早的发生额在两年前,其中一些发生上网费用的话机已拆机。 据企业负责人介绍,两年时间内企业话费一直居高不下,但因自身效益优势,并未多加注意。而真实损失额因电信部门只保留有两年数据而无法查出。 传递账号=传递“友谊”? 经90余天调查取证,鞍山市公安局网监支队绘制出一张类似传销网络的上网账号流失“树形图”。高居顶端的是一位在大连读书的张姓同学,其余69人是都是他的“下线”,当然这位张同学并不认识其中的大部分同龄人。 张同学表示,自己并不是第一位获悉账号的,他有“上家”。但没有物证支持此说法,那位“上家”也坚决否认。 张同学坦白,他获悉账号后告诉了三位高中好友。第二代又以不同方式告知别人。直至今年六月案发时,“大树”已连续分叉六次,“树枝”末端有四十多人之众。口头传递在两年内呈递增加速,于今夏令某企业话费产生“井喷”效应。 据交待,转告账号的方式,是在轻松的谈话和打趣的玩笑中完成的。他们会这样告诉同学、朋友甚至是从未谋面的“网友”:“想免费上网吗?我这里有个账号,你拿去用吧。” 鞍山市公安局网警支队副支队长侯舒华说,大学生们是在把传递账号当做了一种表达友谊的象征。 网络也没有“免费午餐” 在盗用账号上网的70名大学生中,很多人是在父母的陪同下,陆续来到鞍山市公安局网监支队交待问题的。 网监支队一大队大队长高猛说,“这些孩子气质不俗,谈吐得体,确实都是有文化的人。” 一位戴眼镜、白白净净的小姑娘,面对“网警”痛哭失声。她说,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是违法的事情,一直以为这就是网络世界里的“免费午餐”。 在山东读书的赵同学承认,每个人都会意识到这里的“文章”,而每个人“确实都有一种投机心理”。 一位毕业到南方工作的同学写信委托父母处理此事。信中,他诚恳道歉,并愿意接受任何处罚,只求不要告知自己的单位。 警方说,并不是每个当事人都有如此觉悟,取证过程非常艰难。一些当事人的父母在得悉警方调查后,次日便将家中话机拆机,或者是在谈话间,称警察是在“小题大作”。 考虑当事人年少及未造成恶劣影响,警方采取酌情处理,对70名大学生予以治安处罚。高猛队长说:“经慎重考虑,我们给这些孩子一次机会,不会给他们的学业带来影响。” 专家称,错在是非不清 辽宁省心理学专家、辽宁省协会理事李燕玲女士认为,此事件并不涵盖心理学问题,也并非源于网络的特殊性。她说,这些拥有高学历的年轻人是非观念“不清晰”。 她说,当事人从道理上讲,都知道自己在做不对的事情,但每个人却都在做,“他们有自己的价值观,这是问题的关键”。 鞍山当地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学院教授说:“一个泄露密码的账号如同一件丢弃在马路上的保险柜。相当一致的盗取行为,折射出学生们道德领域里的真空地带。” 特派鞍山记者 张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