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差异的梦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12日09:07 华夏时报 | |
文/韩雨亭 曾有一名大学生悄悄地问我们这个“爱心之旅”采访团,整日这样疲惫的奔游于各个地区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当时,可能是由于当时我反应迟钝的缘故,我一时竟然找不出一个来 恰当的描绘与概括我们这次活动的真实内核的词语。我想,导致这样的情况的出现,唯一的可能就是这次活动所折射出来的意义太多。虽然,每天我们就像一群苦行僧一样匆匆而过 从山东的邹城出发,我们采访团直奔蚌埠。为什么在安徽的首站要选择蚌埠呢?因为主要是考虑到蚌埠是安徽省水灾较重的一个地区,当然,采访团非常愿意亲身的去感受和接触到那些被处在灾情旋涡中的人们。到了现场后,蚌埠的灾情现状的确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某种程度上甚至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就像电视中的洪水场景总是现实所存在的差距一样令人吃惊。污浊的洪水、被水浸泡得即将倒塌的房屋、歪七竖八的柳树和那些成天在岸边焦躁不安,忧心忡忡地来回走动的灾民……。正是由于这些细节才构成了一个真实的受灾场面。而从那些整天游荡在岸边,住在由政府提供的塑料棚里面的那些灾民们,其实任何一个眼神,都是一个无助的暗示。无论是从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惨烈的受灾现场,还是从那些无助的眼神,其实都在告诉我们,这里都极度需要社会的关注和援助,这一点毋庸质疑。 不过,当我们在面对这些现实的同时,另外一个极具社会根本性的问题也不得不让我们深思。为什么这么多年我们都不能分解或者承担安徽省这样几乎成为了习惯性的灾害?是意识的问题还是地域的问题? 从安徽蚌埠到黄山,再到合肥,最后到芜湖,这一路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截然不同。当我们一步入蚌埠、宿州等皖北地区,无论是从经济现状,还是从人的思想的开放意识,都无法与地处皖南地区的黄山等地区相提并论,两种现状的差异,有时候甚至让人难以理解。在黄山很多人都不习惯说自己是安徽人,而更愿意称自己是“徽州人”。在他们眼里,“徽州人”这一称呼可以让他们在人际交往与商务往来中,获取一定程度上的自尊与信任,甚至可以将这个称呼直接演化成各类商务谈判中的一个重要筹码,毕竟,谁也无法抵御“徽商”这个名词所带来的诚信、安全与具有历史感。而如果将自己笼统的概括为安徽人,那么可能便会大打折扣。当然,这是一种缺乏理论根据的说法,但从另外一个侧面,却折射出了经济与人文所带来的差异。在这些差异中间,还夹杂了几丝地域的歧视。不过,如果仔细去探测这些差异的背后,我们也可以从其中找到一些细节性的理由。比如,皖南一带的人就非常看不惯皖北一带人个性中的被动与惰性,认为他们非常不善于更新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穷”不但没有让他们思辩,反而在有的时候成为了一种乞求救助的“资本”。在与自然做斗争的时候,往往只显示出了一种无奈之后的束手无策,而不是积极进取,勇敢面对挑战,从某种程度上,还缺乏一种必要的自信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