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穆青特稿:穆老,我们与您有个约定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12日11:09 新华网 | |
10月10日,周末之夜。 像往常一样,随手打开办公室的电脑,点击进入总社oa网,查看待发的《值班简报》。“简报”刊登的首条信息说,10日上午,中央和总社的领导同志来到北京医院看望住院治疗的穆青同志。这则信息令我顿生疑惑:就在前一天,一位非常熟悉穆老的同志电话告诉我,“老头”过些日子要住院治疗,还与我相约,利用近日到总社参加培训的机会,一起看望“ 不祥的疑惑11日上午得到证实:我们的老领导、老前辈、老师长,德高望重又平易近人的“老头”竟于当日凌晨驾鹤而去! 此刻,坐在办公室里,凝望着穆老“乙亥深秋”题赠我的唐诗墨宝,老人生前的音容笑貌重又浮现眼前。 穆老,您是否忘了,您与我们有个约定。去年初夏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在您那间不大的办公室里,您笑吟吟地听我们汇报分社工作,鼓励我们大胆改革、勇于开拓。您与我们相约:金秋时节,再来湖南,三上张家界。您还得意地给我们展看了两次在张家界拍摄的照片。听分社同志说,那时侯,张家界还没有索道和观光电梯,当时七十多岁的您几乎徒步登上山顶,拍下这些珍贵照片。您说,上山后的第二天早上,您腰疾复发,硬是没能从床上爬起来。可是,秋天到了,却传来您身患重疾的消息。但是,我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一向精神矍铄、爽朗达观的您,竟会这样匆匆离我们而去! “老头”,您怎会爽约! 穆老,您是否忘了,您与我们有个约定。那天,您兴致勃勃地谈起,1949年6月间,您随解放大军来到湖南,在彭德怀元帅发动过起义的平江县住了两个月。期间,您采写了《湖南农村调查》等许多有影响的新闻作品和调查报告。8月5日,您随“人民解放军强大的行列”进入长沙,当天就采写了新华社第一篇湖南和平解放的华中前线通讯《狂欢之夜》。记得1992年夏天,我随您到胶东半岛调研时,在烟台市的东郊宾馆夜谈,我自以为是地向您夸口大学时研读您辽沈战役的战地名篇《月夜萧声》的“体会”。您却淡淡地说,印象最深的还是和平解放长沙时写的通讯——《狂欢之夜》!您还幽默地给我们讲述了当时采写和发表这篇通讯的过程。那天,我们请您再来湖南时,一定给我们这些晚辈们讲讲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讲讲几代新华人的光荣传统,您笑着答应了。 “老头”,您怎会爽约! 穆老,您是否忘了,您与我们有个约定。那天,您对我们说,您战争时期最有感情的几个城市中有哈尔滨和长沙。您曾深情地回忆起在哈尔滨时的情景,“报社就在哈尔滨中央大街附近,每当夜深人静的晚上,马车经过大街时,马蹄踏在石子路上,发出‘得得’的清脆的声音,就象一首美妙的乐曲……”。1999年,您在哈尔滨举办了“穆青摄影展”,了却了对黑土地的一桩宿愿。那天,我们提议在长沙再行举办“穆青摄影展”,您答应了,并一再告戒我们,千万不要麻烦地方,不要影响分社!因为祈盼您早日康复,亲临故地,摄影展只好一再延期。 “老头”,您怎会爽约! 穆老,您是否忘了,您与我们有个约定。我们知道,人民群众是您的挚爱,祖国山河是您的情牵,党和国家的新闻事业是您一生的追寻!记得11年前您来山东,第一站就来到焦裕禄同志的家乡——淄博市的一个偏远乡村,参观着,记录着,思考着……。在长岛县,您给我们“布置”的采访题目就是《耕种大海的人们》,还亲自带领我们深入海岛渔村调查研究。那时侯,担任新华社社长的您,以71岁高龄四处踏访,不论在哪里,每天一大早,我们还在睡梦中,您就工工整整地写起日记。一篇几千字的通讯,您不仅谋篇布局,而且逐字修改,选发的照片都是您亲自拍摄的……。那天,我向您描述了大湘西的迷人生态和民族风情,看得出,您动心了,表示抽时间一定到湖南多走走,多看看。今年春天,我们为您安排了参观路线,接待计划。我们盼您早早成行,看看分社的职工,看看三湘的山水,看看您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老头”,您怎会爽约!(新华社湖南分社社长、党组书记 侯严峰)(来源:新华网湖南频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