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三个代表”、奋力实现中原崛起之四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14日04:38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省委七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联系我省实际,要紧紧抓住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进一步强化执政为民的意识,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目的,也是根本要求。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一贯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奋斗中,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坚持工人阶级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和要求,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且身体力行,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护和爱戴。我们党80多年的一切奋斗,无论是战争年代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无论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党一贯坚持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也是党的优良传统。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的新概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进一步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公仆意识,才能树立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保持党的先进性。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体现了党对执政规律的新认识。研究共产党执政规律,就要研究执政党的特点和任务、执政方式和能力,以及执政基础等问题,但最重要的是研究和解决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在本质上就是执政的共产党如何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使党能够得到人民的理解、拥护、爱戴、信任和支持,更好地领导人民当家作主。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对党的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新觉悟。无数历史经验尤其是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深刻教训证明,赢得了人民,赢得了人心,就掌握了最大的权力,没有政权可以依靠人民夺取政权,有了政权就能依靠人民群众不断巩固执政地位;失去了人心,得不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再大的权力也会丧失。 是否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这是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提出的重要论断。这就要求我们,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调动和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全部奋斗的最高目标。 中央强调要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指明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真谛,指明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落脚点、结合点。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一定要在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上下大功夫。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和实现途径。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必须正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最大愿望和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三个代表”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只有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才能为发展生产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只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革和建设才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人民群众才能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和前提,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则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目的和归宿。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这不仅提出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而且指明了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途径。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必然要求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完成新世纪新阶段的各项任务,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而保持党的先进性,任何时候都是党的建设的核心问题。只有保持党的先进性,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对于我们这样一个领导十几亿人口的执政党来说尤其如此。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要求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给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从切身体会中拥护党的领导,拥护党的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但是另一方面,党内各种脱离群众的消极腐败现象也比以前增加了,这种情况严重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同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要求是相悖的,必须认真对待,坚决纠正。要防止和纠正脱离群众的问题,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努力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实际行动赢得民心,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我省各级党组织真正成为带领全省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坚强战斗堡垒。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实现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求全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的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人民愿望,对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加快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必将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从河南实际出发,确定了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发展布局和战略举措,对政治、文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惠及全省近亿人民的伟业,是全省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没有全省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持和衷心拥护,没有他们的忘我劳动和奋发进取,没有他们聪明才智的充分发挥,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就要求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实践,引导全省人民把力量进一步凝聚起来,把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发挥出来,努力为实现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原崛起而奋斗。 三、努力实践,扎实工作,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到实处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最重要的是付诸实践。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要求当前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我省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联系河南实际,从河南人民的福祉出发,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真正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到实处,不辜负河南人民的重托和期望。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执政为民的本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要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必须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执政为民的本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首先要树立新的执政理念,改变过去那种片面强调管理、控制的领导方式,强调责任、服务意识,坚持领导就是服务的观点。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由过去主要靠行政权力的领导转变为民主法制的领导。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权力来自人民,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增强公仆意识,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遇事同群众商量。第二,要不断提高全省干部队伍的素质和执政为民的本领。只有执政为民的愿望,没有领导现代化建设的本领,不可能真正做到执政为民。当今时代,知识经济初见端倪,高科技发展已形成新的浪潮。各级领导干部都不能满足于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理论素质和知识水平,努力掌握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有通识能力,能够驾驭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复杂局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第三,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从制度上保证让靠得住、有能力的人来执政,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我们的一切决策和所做的一切工作。凡是人民群众拥护、赞成的,我们就要坚持。首先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这是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同时,要从我省实际出发,从各地区各部门的实际出发,制定和实施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各项方针政策,从政策的制定、实施和制度建设上保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到实处。在这方面,党和国家有关部门为我们作出了表率。公安部推出了30项便民利民措施;省政府为方便群众,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先后5批取消、下放和移交社会中介组织行政审批事项数百项。这些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是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咛逄逑帧8骷兜澄驼谥贫ê褪凳┓秸胝叩氖焙颍岢执尤褐谥欣础⒌饺褐谥腥サ墓ぷ髀废撸闾褐诤羯从橙褐谝庠福腥褐谥腔郏平霾呖蒲Щ裰骰欢洗葱路⒄顾悸贰?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进一步转变作风。这对于河南的党员干部来说至关重要。我省有公务员身份的干部190万人。这支庞大的干部队伍,是实现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中原崛起的基础力量。作风不进一步转变,就不可能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再好的目标也很难实现。首先,要转变思想作风,把创新精神与科学求实的作风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不“刮风”,不搞“一刀切”,不搞短期行为、“政绩工程”,更不能虚报浮夸、弄虚作假。其次,要转变工作作风,坚持科学求实、严谨细致。各项工作都要高标准、严要求,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细致,特别是处理一些重大问题,要细之又细、严之又严,坚决防止和克服工作中的大而化之,努力提高工作水平。要立志干事业,立足做工作,真抓实干,多做为群众谋利益、得民心的事情,不要图虚名、醉心于当官、着眼于作秀。要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第三,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时刻想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自觉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决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个人的私利,总想着个人的名利、地位和将来怎么样。第四,要进一步加强廉洁自律,严格遵守各项规定,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人,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革命气节,决不能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人的俘虏。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切实解决群众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在这方面,史来贺同志是全省党员和干部学习的榜样。他担任党委(支部)书记50年,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每当群众最艰难最无助的关口,他总会主动出现在面前。而其中最让他牵挂的,是村里的病人、老人、残疾人、孤儿寡母、能力低下者,是最难的人、最穷的人、最危急的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要向史来贺同志学习,不能停留在口号和一般要求上,必须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阶段性任务统一起来,把实现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结合起来。只有切实关心和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到实处,广大人民群众才会真心实意地拥护我们,我们的改革和建设才能始终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⑦5 (执笔孙保定) 相关专题:奋力实现中原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