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神舟五号专题 > 正文

美苏航天大战:两个巨人间长达半个世纪的马拉松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15日09:54 中国日报网站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二战后“冷战”局面的形成,使美国和前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在各个领域展开了激烈的角逐。而作为高科技国力体现的载人航天项目,自然成为双方交锋的主要阵地。自20世纪50年代起,这两个巨人出于各自的目的,开始了这场太空中的竞赛,加速了载人航天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为人类探索太空做出了巨大贡献。

  *** 载人轨道飞行,前苏联拔得头筹

  20世纪50年代末,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认识到,航天技术,特别是载人航天项目的发展对苏联国际地位的提高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而且在外交台面上如果有了这张王牌也可以增加自己和美国谈判的筹码。因此,他积极支持苏联实施太空计划。

  1958年,在航天专家科罗廖夫的带领下,苏联正式开始了载人航天的研究工作。1961年4月12日,“东方1号”飞船将人类首名太空人——尤里·加加林送入太空,人类由此迈出了走向太空的第一步。

  继加加林之后,“东方”号又进行了5次载人轨道飞行,为苏联争取到了太空竞赛中一个又一个的“第一”。世界第一个女航天员瓦伦蒂娜·捷列什科娃正是因为乘坐“东方6号”升空而青史留名。在“东方”号发射成功之后不久,在热切盼望赢得“新的第一”的赫鲁晓夫的干预下,科罗廖夫提出了“上升”号飞船计划。1965年3月18日,“上升2号”上的两名宇航员完成了太空行走的创举。然而过多政治因素的干扰却迟滞了技术进展,到“上升”号飞船计划结束时,前苏联在航天技术上的优势已经基本消失。

  *** 水星计划让美国后来居上

  在二战结束后不久,美国的许多军事研究部门就开始了载人航天所需的技术可行性研究工作。但这种各自为战的方式让苏联人占了先。1958年,美国制定了太空法案,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太空研究的计划、方向和目标,并成立了新的统一研发机构——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不久,美国就推出了“水星”号载人飞船计划。

  1962年2月20日,宇航员格林乘坐“友谊7号”飞船终于实现了美国人的航天梦。虽然美国的水星计划晚于前苏联10个月才实现轨道飞行,但美国在水星计划中,将多种导弹改进为运载火箭,为后来的大型航天计划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水星计划整个开发过程比较科学,具有推广的潜力,并且发展了几项新技术,在大型航天计划的管理上也积累了相当的经验。

  “水星”计划结束后,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明确提出,把登月作为载人航天的发展目标。NASA为此设计了第二代“双子星”飞船,作为登月计划实施前的过渡计划。1965年3月23日,“双子星3号”飞船进行了第一次载人太空飞行。到“双子星12号”飞行结束时,美国航天员已经有了2000小时的太空飞行记录,而此时苏联的飞行时数只有500多小时,美国人至此开始领先于苏联。

  *** 美国人率先登月,将苏联人甩在了身后

  20世纪50-60年代苏联屡屡夺得太空竞赛中的第一,使美国人耿耿于怀。为了展现自己的实力,美国人便把目光瞄向了月球,经过充分的准备以及大量的投入,美国人终于在这场竞赛中把苏联人甩在后面。

  “双子星”计划结束后,美国马上着手代号为“阿波罗”的登月计划。1969年7月16日,“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离开地球。4天后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首次实现了人类登月的梦想。此后,NASA又进行了6次载人登月飞行,其中5次成功。

  “阿波罗”计划从1961年5月开始到1972年12月结束,历时11年,工程耗资255亿美元,40万人和2万多家企业、研究机构参加,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哪个计划能在规模和资金上超过该计划。它的成功和取得的成就,在政治、科学和技术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阿波罗”计划所取得的很多技术成果,不仅为后来的航天计划奠定了基础,而且还被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领域。在航天史上这“巨人的一跃”,使得我们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 前苏联“联盟”飞船赢回脸面

  在登月计划中前苏联也投入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但由于关键技术无法解决,最终落在了美国人的后面。左右思量后,前苏联明智地调转了方向,将自己的目标定在发展空间站上。在空间站的发展中,苏联人研制了足以令其自豪的“联盟”飞船系列。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前苏联技术人员一直在对联盟飞船进行不断的改进,使之成为载人飞船中最大的一个家族。由于采用了模块化设计,联盟飞船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可以执行各种任务。既能自主长期飞行,为载人航天站接送航天员,在对接后又可作为空间站的一个舱体进行联合飞行。到目前为止,前苏联和俄罗斯制造的各种型号联盟飞船已经超过230多艘。从1967年“联盟1号”首次飞行到今天,40多年的实践证明“联盟”飞船是一种经久耐用、性能良好的运输飞船,这棵“常青树”还将在整个人类的航天事业中继续发挥作用。

  *** 美苏“太空中的握手”

  20世纪70年代初,苏、美两国在政治方面的矛盾有所缓和,加上两国载人航天计划的不断发展,需要进行一些国际间的合作,于是双方在载人航天方面开始了初步接触。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前苏联总理柯西金在莫斯科正式签署了双方进行航天合作的协议,主要商讨如何实现两艘飞船在太空中的安全对接。1975年7月,“联盟19号”飞船和“阿波罗18号”飞船会合对接并共同飞行了45个小时,双双安全返回地球。这次被誉为“太空中的握手”的飞行,是载人航天史上的第一次国际合作,在技术上为航天员救援提供了新的手段,并为未来的太空计划提供了早期样板。但更重要的是,这次“握手”为改善美苏关系乃至东、西方关系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意义远远超出了航天技术发展的本身。

  *** 航天飞机成美国新宠

  虽然载人飞船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梦想,但美、苏飞船返回地球时只剩下了载有宇航员的座舱,其余部分不是留在了太空,就是在返回地球时被焚毁,这无疑提高了太空飞行的成本。因此美国便开始设计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它可以像飞机一样来往于地面和太空之间执行太空任务。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在技术上包括三个部分:轨道器、外贮箱和固体火箭助推器。轨道器是航天飞机系统中最主要的部分,也是惟一进入轨道飞行的部分。其形状与飞机非常相似,整个轨道器可以分为前、中、后三段。前段主要是航天员工作生活的机组座舱,中段是有效载荷舱,后段是航天飞机和轨道舱的动力系统。外贮箱和固体火箭助推器则主要为轨道器升空提供动力。

  1981年4月12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首飞成功,标志着航天飞机的正式启用。到1986年,包括“哥伦比亚”号在内,NASA共制造了包括“企业”号、“挑战者”号、“发现”号、“亚特兰蒂斯”号在内的5架航天飞机。在“挑战者”号失事后,美国又建造了“奋进”号航天飞机。

  *** 空间站发展前景远大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美苏都开始意识到太空不应只是各自炫耀实力的舞台,如何合理的利用太空资源,开展应用型的研究才是太空探索的真谛。太空环境给科学研究提供了极好的条件,为了深入研究,必须有一种长期进行试验的平台,这就是空间站。

  迄今为止,美国发展并完成了一个天空实验室计划,而前苏联和俄罗斯则研制和发展了“礼炮”系列空间站与“和平”号空间站,现在正在建设和使用之中的则是集聚了多个国家的空间力量的国际空间站。

  作为苏联的第三代航天站,“和平”号空间站在设计制造上作了许多重大改进,技术更成熟,设施更完善,工作生活条件更好。其最大特点是有6个对接口,能同时和6艘宇宙飞船或航天器对接,组成一个大型轨道联合体,成为未来空间城的雏形。但随着前苏联的解体,“超期服役”多年的“和平”号接收到了最后的自毁指令。2001年3月23日,没有烧毁的空间站部件安全地坠入了太平洋。

  在“和平”号退出舞台后,在建的国际空间站项目开始成为新的焦点。目前有16个国家参与了国际空间站的建设。该站主要有四个用途:为基于太空的世界顶尖科学实验和研究提供基地;为基于太空的商业和事业的开发建立基础;为有关太空的教学和研究提供真实的、详细的资料;为国际社会空间领域的合作提供一个场所,促进世界和平。(陈凡整理)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巨库:京城旺铺10月18日全面开盘
上海治近视价格创新低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订阅新浪短信关注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聚焦第一个飞天中国宇航员!
  企业法律顾问考试冲刺辅导热报 还快乐互动学英语本色 考研&MBA冲刺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摄像机 减肥 停电装备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销魂而忘情的感受
带你步入性爱天堂
非常笑话
热辣精彩的短信笑话 绝对值得一试!
图片
铃声
·[花蝴蝶] 花蝴蝶
·[和 弦] 蓝精灵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淑女疯狂
  • 火辣露乳装新上架
  • 买内衣送性感大礼
  • 佳能数码相机
  • EOS 10D专业相机
  • s50照相机
  • 市场最新动态
  • 免费注册上网经商
  • 千样数码精品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热辣经典
    欢乐无限
    结婚前,女方坦承自己的缺点:我的胸部不大,就象是2个…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