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船专家细说“神舟”研制之路 多项试验奠定载人飞行基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15日18:08 新华网 | |
新华网酒泉10月15日电(记者曹智、白瑞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飞船系统有关专家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中国飞船的技术性能和环境控制越来越好,为实现“神舟”五号飞船载人飞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载人飞船是技术要求最高、系统最为复杂的航天器之一。我国自1992年立项以来,飞船研制经历了关键技术攻关、方案设计、初样设计、正样设计和无人飞行试验阶段,成功进 1999年11月20日至21日,我国第一次无人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一号是一艘初样产品。”飞船系统总设计师戚发轫回忆说,那是“长征”二号F型火箭的首次研制型飞行试验,主要目的是考核运载火箭的性能和可靠性。利用这一机会,工程总体决定发射一艘不载人的试验飞船,借以验证飞船关键技术和系统设计的正确性以及整个大系统工作的协调性。 “神舟”一号设计了最小配置方案,飞船的13个分系统只采用了9个。 “让初样产品上天是冒一定风险的。”戚发轫用“度时如年”这个词来形容自己在飞船运行21个小时里的忐忑不安,“直到返回舱落地,我的心也才落了地。”“作为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飞船,‘神舟’一号考核了飞船重要的5项技术:舱段连接和分离技术、调姿和制动技术、升力控制技术、防热技术和回收着陆技术。”戚发轫说。 “神舟”飞船的第二次飞行试验再次获得成功,这一次,飞船运行时间从“神舟”一号的1天增加到了7天。“神舟”二号是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技术状态和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据飞船系统总指挥袁家军介绍,在弥补“神舟”一号设计不足方面的基础上,“神舟”二号对工程总体和各系统从发射到运行、返回、留轨的全过程进行了全面考核,并且进一步检验了总体技术方案和各系统技术方案的正确性和匹配性。 这次无人飞行试验还实现了留轨技术,并进行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飞船的有效载荷包括空间遥感、空间天文、材料、生命科学等10种共近百件设备。”袁家军介绍说,“轨道舱按计划留轨运行了约半年时间,获取了大量有用的信息。” 2002年3月25日成功发射的“神舟”三号具备了航天员逃逸和应急救生功能,飞船改进和完善了伞系统,火箭增加了控制系统冗余等与航天员安全性相关的措施和功能。 “模拟人”是“神舟”三号的新“乘客”。戚发轫介绍说,这次试验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模拟人生理信号装置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中的心律、血压、耗氧以及产生热量等多种太空生活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为将来航天员进入太空提供可靠的数据。 2002年12月30日至2003年1月5日,我国实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前的最后一次无人飞行试验圆满完成,“神舟”四号的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行时完全一致。“经过几年的研制和改进,前三次无人飞行试验中发现的有害气体超标等问题,在‘神舟’四号上都得到了彻底解决。”飞船系统副总设计师杨宏说。据杨宏介绍,“神舟”四号飞船增加了在轨自主应急返回、人工控制等功能,运载火箭和飞船完善了航天员逃逸救生功能。此外,为取得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中确保航天员安全的组织指挥和营救方面的经验,这次试验安排了陆上应急救生点和海上应急救生区演练和航天员发射紧急撤离等训练。 “一切为载人,全力保成功。”记者在发射现场看到这条为“神舟”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加油的标语。实际上,这正是成千上万科研人员11年来在“神舟”研制道路上挥洒汗水的意义所在。 “‘神舟’五号同四号基本一致,进一步完善了飞船应急救生系统,从飞船起飞到着陆都精心设计了救生方案。”对于即将启程的中国首次载人飞行,戚发轫表示,有充足的信心和能力保证航天员的安全。(完)(来源: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