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武汉农民工造神舟“脐带”(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16日09:01 武汉晚报 | |
武汉农民工造神舟“脐带” 神舟的“脐带”由武昌造船厂建造。每逢“神舟”发射,武船都要派员去“保驾”。这支队伍里有位29岁的技术高手,他提出的意见,就连基地军方和航天专家也要重视。 他叫王文才,身份是农民工。大船给山里娃的震撼 1993年的武船面临一种困境:管子工出现了断层。管子工既需要技术,也需要体力,城里的年轻人不愿意干。武船决定,到农村招一批人来试试。包括王文才在内的30个竹山小伙子就这样进了武船。 进船厂第一天,王文才眼都直了,他从来没见过那么大的船。王文才家境贫寒,高中都没读完;就在看到大船的那一刻,他决心要在厂里干下去。 工业文明征服了他,可山里娃要融入工业文明谈何容易。19岁的王文才和他的伙伴们在农村闲散惯了,他们在厂里东摸摸西转转,看到什么都觉得稀奇;师傅在干活,他们还在嘻嘻哈哈,师傅把他们吼了一顿,王文才吓得不轻。 不久,有些人离开了武船,也有些人被辞退,和王文才一起来的30个人只剩下10来个。 他们能行吗?师傅们严厉地打量着留下来的农民工。话本就不多的王文才更沉默了。管道技术书籍很难买到,他就找车间主任借了几本,一笔笔地将这些书全部抄下来。共青团组织“小改小革”,他积极参加提点子;工厂里算工分是以工时为单位的,可车间里总有些无法计算工时的劳动,王文才不但自己干这吃亏的活,还能带动其他人一起干;“校管”是管子加工的第一道工序,王文才创造了一项日校管100多根的全厂纪录,至今未被打破,同事们称他“校管机”。 “大浪淘沙,”讲起王文才,武船人用得最多的就是这个词。王文才所在的管加车间周主任说:“没有人特别照顾他,他是自己冲出来的。”戈壁滩上的震撼 1995年,厂里接下了为酒泉基地建造加注系统的任务,抽调140名精兵强将参战,已经“满师”的王文才来到了戈壁滩。 到酒泉不久,基地组织他们去看火箭发射。如果说当年看到“大船”给了王文才第一次震撼,那么这次就是第二次震撼:燃料通过管道注入箭体,熊熊火焰喷出,化做无穷动力,火箭怒吼升空。“很多平常没有去想的东西——国家啊、尊严啊、光荣啊,那时一下子都跑到了脑海里,”王文才说。 燃料加注供气系统是飞船的“脐带”,不但不能有点滴泄漏,而且要求管道内壁必须做到无水渍、无油污、无倒刺。为了保证那几十公里管道内壁的洁净度,武船人要反复清洗,清洗后还要用绸布擦净,有一节管道仅擦拭就用了56条绸布。 当神舟一号发射成功以后,酒泉基地特别向武船发来了感谢信。管道有一种美 从“神一”到“神五”,4年过去了,4艘飞船升空,武船建造的“脐带”仍然忠实地为每一次发射服务着。而每次发射前夕,武船都要派出小分队前往“保驾”,王文才几乎次次不落,成为小分队的首发阵容。 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管道能承受住考验吗?发射任务有变,管道能调整吗?设计思路、使用方式有变,管道能跟上吗?这些问题,小分队要能及时地解决。 在现场,有设计管道的航天专家,有使用管道的部队官兵,还有兄弟施工单位的队伍,大家都在严格要求自己,又都在互相严格要求。而王文才的朋友,既有基地的少将、大校,也有普通的操作士兵。 航天部门在现场有位60多岁的高工,他对工作一丝不苟,却与王文才成了“忘年交”,有时王要用他的专车,他二话不说就把车派过来。有人不解,王说:“我能领会他的意图,他信任我干的活。” 一次,基地一名上校将王文才找去。原来,有根管子形状特别,使用方不放心,于是把设计、施工方都找来。王一锤定音:这是最佳设计,不可能再改动了。 这种权威与信誉,来自他对管道的爱。在他眼里,那些粗到可以进人、细到只有几毫米的管道有一种美:“燃料加注是个十分紧张的过程,因此要让官兵用得顺手,不能有不和谐的地方。我们做管子讲究横平竖直、先大后小,几万根不同颜色的管子组合在一起,要紧凑、美观、明晰。这几十公里管道,我都用手摸过,有些阀门,我是第一个打开它的人……” 记者合上采访本,环视王文才一家三口租住的14平方米小屋,问了最后一个问题:“你有没有想过,神五上天可能改变你的命运?” 王文才:“从山里娃到高级技工,我的命运已经改变了。”迟疑了一下,他又说:“如果可以,我想有本蓝印户口。” (图文 / 本报记者 李煦 通讯员 闵凤琴 龚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