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评论:义务教育就应该“无差别”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17日00:47 燕赵都市报 | |
相信这消息会令很多人眼前一亮,是啊,对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来说,虽然有些来迟,但毕竟来了。 这一来自最高层次的消息,不仅从政策层面确认了民工子弟及其民工子弟学校的身份;而且,也从本质上完善了义务教育的内容。或许,我们真的应该相信,从此以后进城的人会面临更多的教育选择? 我们知道,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伴随着我国“民工潮”发生的。民工呼啦呼啦地进了城,打工赚钱,租房长住,乡下老家反倒成了偶尔落脚的所在。城里呆长了,自家孩子自然随父母进城;当然,也有在城市出生而继续留在城里的———学者往往称其为“二代移民”,其所面临问题为“二代移民问题”。“二代移民”都有哪些问题?对于生活处于流动状态下的人群,谈诸多儿童权益显然奢侈。但有一个最基本问题却不得不直面,那就是教育。 在我居住的小区里,有一对搞卫生的乡下夫妇,他们的人力三轮车上,除了垃圾以外,经常可以看到一个长相俊秀的小男孩。这个男孩,可能对外边世界尚无特别认识,他的乐趣,就是在父母的三轮车和小区路边的私家轿车间蹿来蹿去。他的母亲,一位面相平和的妇女,不忘轻声提醒儿子一句:小心蹭了人家汽车。我没有看到小男孩有什么玩伴、玩具,他的营养结构也无从得知———实际上,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看到那个男孩了,他应该上学了吧。 这样,我的关注,已经具有普泛的意义了———城乡差别下的流动儿童教育。在这个题目下,聚集了多少关于公正和公平啊:打破城乡壁垒、呼唤国民待遇、完善义务教育…… 我们看一看那个小男孩的教育选择。笼统讲,他有三种可能的去向:被送去农村老家上学;在城里条件简陋的民工子弟学校读书;或者,进了城里环境优越的某一所学校? 理想的选择是进城里公办学校,这里环境优美、设施齐全、老师素质高———就像前些年电影《包氏父子》里的老包一样,不论自己起点如何,大家都希望下一代接受良好的教育,“知识改变命运”嘛。问题是,生存之外,男孩的父母还有多大能力支付城市公办学校的费用?我们完全相信城市公办学校会不打折扣地贯彻国务院的规定,会对借读的流动儿童一视同仁,可是,面对一个连城里双职工夫妇都常常头疼的学校收费标准,打工夫妇又凭借什么去应付呢? 可见,农民工的“教育选择”其实并不充分。高层的政策设计当然提供了可能,但实际操作并不简单,经济收入的困顿,往往制约了他们走向城里学校的脚步,进而使其成为边缘的边缘。 在现行教育格局下,现实的考虑,我们以为,鉴于进城务工群体越来越多样化,其中不乏收入高且稳定者,这部分人可以考虑以公办学校就读为主;对于大多数收入不高的务工者,民工子弟学校恐怕将是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教育主渠道。规范是应该的,只是不要以“规范”之名行收费之实;管理是必须的,但要注意采取灵活和符合实际的措施;督导是经常的,不闻不问、放任自流与一味打压并无区别。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义务教育?这个“义务教育”首先应满足广大公民受教育的权利。不是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倡导并践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吗。 长期跟踪北京打工子弟学校的学者吕绍青、张守礼在一份调查报告里写到:当改革和发展不能被社会上的大多数所分享,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断层线就会出现……流动儿童并不是一个供我们简单地施以同情的对象,他们的命运包含在我们民族的命运共同体中。 诚哉斯言。 (涂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