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天记:长征火箭经营国际“小买卖”(五)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17日01:51 北京娱乐信报 | |
一部全程记录中国航天人创业历程的电视片《撼天记》从13日晚开始在央视10套《探索·发现》栏目中正式播出。本报获得《撼天记》剧组独家授权,每天将为信报读者同步奉献剧中披露的大量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今日本报刊出的是第三部《与命运竞走》的上篇。央视播出时间为今晚20点30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航天工业的几十万人马的生活费用和研制试验经费,一直全都靠 初做火箭生意像个体户 中国航天部门的对外交流最早开始于1977年9月,当时中国航天技术代表团首次访问欧洲,赴法国进行了空间技术考察。1978年8月和11月,航天代表团访问了日本和美国国家航天局。从此长期与西方各国在航天方面几乎隔绝的局面开始得到改善。 1983年,航天部门在体制转轨中成立了专门负责中国火箭对外发射服务的长城公司。任中国长城公司驻美国办事处主任的是黄作义,许多美国人就是通过他了解了过去印象中只会做餐具的中国的航天技术水平。 黄作义称:“做火箭生意,不是摆小摊的买卖。由于中国的专家、教授们刚刚开始涉足世界商业发射市场,既无关系,又没资本,靠的仅是几张火箭草图和嘴皮子,无论走到哪里,心里都很不踏实,总有点个体户的感觉。” 初登国际舞台便展锋芒 1982年,一个只有4人组成的中国代表团不露声色地出现在了日内瓦国际空间商业会议上。当轮到中国代表发言时,代表团团长陈寿椿走上讲台,抛出的讲话题目竟是《中国为世界提供发射服务的可能性》,会场上一下骚动起来。因为当时在世界上有能力敢想此事的只有美国、法国、苏联和日本。中国人的打算,无疑意味着商场上一个潜在威胁对手的出现。更让与会者哗然的是中国人打出的将来“长征三号”火箭发射服务的价格,比国际市场同类服务价格低15%。 法国一家报纸第二天就在醒目位置登出一则消息:《羽毛未丰的中国航天技术要参加国际竞争》。 “小买卖”也令同行紧张 三个月后的10月27日,当时的航空航天工业部部长李绪鄂以答新华社记者问的形式,正式对外宣布: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二号和“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投入国际市场,以优惠价格承揽国外卫星发射业务,并负责培训技术人员。而且,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愿意以国际市场优惠价格,为要求发射卫星的外商承担经济保险。 这是中国的航天技术对外进行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国家级正式承诺。 1985年,当中国一开始宣布中国的运载火箭进入国际市场时,立刻引起了美国的反应。美国使馆科技处、武官处多次找到当时航天部外事司交涉,意图阻止中国的运载火箭进入国际市场。但中国人说自己做的是“小买卖”,只是对世界航天发射市场的一个补充。按当时航天部领导的话说,不过是想出去“找几个零花钱”,国外同行们大可不必那么紧张。 大规模推销长征系列火箭 1986年,被称作世界航天史上的黑色灾难年。继1月28日震惊世界的“挑战者”号事件后,麦道公司的德尔它火箭由于过早熄火而自毁。5月,已经赢得世界半数以上卫星发射合作的欧洲空间局阿里安火箭发生惨败。 天上运行的卫星寿命将尽,地上准备好的卫星排成长队等待发射,而阿里安火箭发射的日期尚不能确定。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中国出现在国际市场上。 1986年的3月至4月期间,航天工业部代表团在美国进行了大规模的长征系列火箭的推销活动,在十几天的时间里,先后与十几家宇航公司进行了接触,连续进行了多达24场的中国火箭宣讲。 1988年底到1990年1月间,在国际市场上13个招标的卫星发射服务中,美国中标3颗,阿里亚娜中标9颗,而中国中标1颗,是一颗瑞典卫星。(连载五) 信报记者张薇/整理 历史回眸:中国飞向太空的航程 2003年10月15日,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 -1960年 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己设计研制的第一枚液体火箭竖立在了上海南汇海滩20米高的发射架上。今天,已经可以透露的一个秘密是,这枚火箭的飞行高度,只有8公里!但正是这8000米的距离,为中国后来的卫星上天开辟了通路,使中国在走出地球、奔向太空的漫漫远征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1970年 1970年4月24日,这一天,在西北大漠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空。响彻全球的“东方红”乐曲,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 而对航天员的挑选则早在1969年就开始酝酿了。1970年,19位优秀的飞行员被列入了预备航天员的名单。他们都经过了近乎苛刻的各种身体测试。 然而,由于经济实力有限等各种原因,中国的飞天梦想只能尘封在一张张构思草图中。 -1986年 对于中国科技界来说,1986年的春天,可能来得比哪年都早。这年3月,由4位著名科学家联名上报党中央的“国家高新技术发展建议”被邓小平批准。这就是著名的“863计划”。 “863计划”的出台,对中国开始载人航天探索起到了催化剂作用。从这一年开始,科学家们经过多次讨论,反复论证,对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途径逐渐形成了共识:从载人飞船起步。 -1992年 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然而,要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把航天员送入太空,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首先是要有可靠性高、大推力的运载火箭;第二是安全返回技术;第三是要研究出具有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为太空中的航天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中国已经有了解决的基础:1970年,“长征”一号火箭首发成功至今,“长征”系列火箭已经形成五大型谱,成功发射了60多次,其中“长征”二号丙火箭的发射成功率达百分之百,“长征”三号乙火箭可以把5吨以上的卫星送上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就掌握了卫星返回技术,1980年发射的返回式卫星已经和原苏联的飞船重量相当。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关横亘在中国科学家面前:载人飞船上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和工作环境。 飞天路上的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开始,中国航天人在短短7年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一道道难题: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员培训中心;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建立了体现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新建成了载人飞船发射场、陆海基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和飞船着陆场。 -1999年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实验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载人航天发射场飞向太空并于第二天准确着陆。它意味着中国人“摘星揽月”已为期不远了。 仅仅三个月后,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载人飞船“神舟”二号的发射也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神舟”二号飞船为全系统配置的正样飞船,可以说是载人飞船的“最完整版本”,各种技术状态与真正载人时基本一样。 -2000年 2000年1月9日,在新的一年刚刚到来的时候,“神舟”二号发射成功,这是“飞天”故乡对人类又一个新纪元的最高致意。美国一家报纸发表评论说,“这一成就,使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中国古老的飞天梦想将不仅仅是传说,中国航天员上天的日子又进了一大步。” -2002年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9个月后的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在低温严寒条件下发射成功。“神舟”飞船四战四捷,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的奇迹,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的重大突破。特别是“神舟”三号、四号在全载人状态下连续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具备了把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能力。 -2003年 2003年10月15日9时10分左右,“神舟”五号飞船进入预定轨道。从这一刻起,杨利伟成了浩瀚太空迎来的第一位中国访客。 新华社记者贾永 曹智 白瑞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