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号的幕后风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17日13:50 新浪科技 | |
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源自远古时代“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在浩瀚的天宇间,在漫长岁月里,中华儿女为实现这一梦想不断地探索着。在沉寂了几个世纪后,直到20世纪的1999年11月20日,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载着祖国的重托、人民的期望,出手不凡地将中国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号送入太空,使华夏民族的飞天梦想成为现实,这一里程碑式的壮举揭开了我国载人航天活动的序幕,也奏响了中国进军太空的序曲。 随后,2001年1月10日1时,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长征二号F火箭在惊天动地的呼啸声中,以雷霆万钧之势直刺云天,将神舟二号、神舟三号、神舟四号飞船送入浩瀚苍穹。2002年3月25日,江泽民主席欣然挥毫将长征二号F火箭命名为“神箭”。历史将记住今天,长征二号F火箭以四连冠的成功,向世界展示了“神箭”的风采。 “神箭”为啥“神” “神箭”的研制者们在艰辛、痛苦、喜悦和欢乐中,用忠诚、奉献和不息的追求完成了让世界瞩目的光辉业绩,向祖国和人民释放着他们的爱国情怀。无论是在发射场还是在试验区,“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一丝不苟铸神箭,分秒不差送神舟”的标语,随处可见。正是他们,用自主创新、勇攀高峰的精神攻克了载人航天工程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多个第一。 火箭总设计师刘竹生称,长征二号F火箭是“三高”产品,有高质量、高安全、高可靠三大特性,是中国航天史上第一个用于载人航天的全新的运载火箭,第一次有明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指标要求,是目前中国所有运载火箭中起飞质量最大、长度最长、系统最复杂的火箭。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长征二号F火箭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点,并首次在国内火箭上采用55项新技术,其中10项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长征二号F火箭的可靠性指标由不载人火箭的0.91提高到0.97,安全性指标为0.997,可靠性和安全性指标都已达到国际载人火箭的先进水平。第四次飞行试验,与前三次相比,是无人状态下考核最全面的一次飞行试验。为保证长征二号F火箭高可靠、高安全、高质量地送航天员升空,此次飞行试验,再次对故障检测处理系统和逃逸系统进行了改进。 确保航天员安全是载人飞行的首要问题。为此必须解决火箭故障检测诊断技术和逃逸技术,这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是载人火箭独有的技术。长征二号F火箭解决了这一难题,故障检测系统和逃逸系统就是新增加的两大系统,也就是常说的火箭的“自我诊断”和航天员的“救生”功能。 国内航天史上首次研究了310种火箭故障模式及逃逸判据和故障检测系统,实现了运载火箭在待发段和上升段发生故障时,能自检测、自诊断,发出故障信息给逃逸系统,并能实施自动逃逸和地面指令逃逸,这一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为了提高火箭的安全性,长征二号F火箭在国内航天史上首次研制了先进的全冗余的技术,不仅单个的元器件、单机设计,就连一些重要的系统都做到了冗余。假如一套系统出现问题,可以立即切换到另一套系统,给火箭上了双保险。 载人航天工程改变了传统的发射方式,在国内航天史上率先实现了“三垂”,首次实现了船箭垂直吊装;垂直测试;首次研制大型多点调平的无级变速高定位精度的活动发射平台,实现了高度58.34米的运载火箭在垂直竖立的情况下,自行行走1.5公里的运输问题,此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用放大镜保不败工程 火箭总指挥黄春平说,发射飞船的火箭事业是不能失败的事业,高质量、高可靠、高安全是载人航天的生命线。“过去,我们商用火箭的可靠性达到0.91就行了,但长征二号F火箭却要达到0.97以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对于火箭研制者们来说,把火箭的可靠性提高到0.97,使航天员的安全性达到0.997,他们要做的是对现有型号和技术进行全面的“体检”,找出薄弱环节动手术。由于可靠性要求的提高,带来了一系列设计、质量要求,甚至材料的改变,整个火箭就像是脱了胎、换了骨。考虑到载人的问题,火箭增加了空间故障自动检测系统和逃逸系统。“当然,研制这两个系统,难度很大。我们也曾尝试过走走捷径,对其中的一个难点,想向俄罗斯的专家咨询一下,回答是先付一百万美元咨询费。于是,我们决定自己干。最后,我们终于干成了。”事实证明,在中国航天人面前,没有越不过去的障碍! 黄春平总指挥、刘竹生总师一再告诫研制人员,这是项“不败工程”。因为要“载人”,人命关天,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而箭上成千上万个零部件,要由千千万万个研究、设计、生产人员来完成。任何一点纰漏,都可能造成整个火箭发射失败。为了使“不败工程”真正牢靠,每一位设计生产人员,一面要不断地、仔细地查找自身的不足,一面又要不断地请人给自己挑毛病,只有拿着“双面放大镜”,才能不断提高设计生产水平。 “神箭”送“神舟”,实现了四连冠。但是有谁能说得清楚,成功的背后中国航天人所付出的心血。就拿黄春平总指挥来说,为保证长征二号F火箭的质量和可靠性、安全性,黄总指挥可谓绞尽了脑汁,他从火箭的“细胞”——元器件抓起。火箭上的5万多只元器件,哪怕是其中有一个有隐患,“发脾气、闹毛病”,成千上万人的劳动和心血将功亏一篑,遗憾无穷。黄总指挥这个硬朗的汉子,当然要不惜一切抓关键,紧紧把住元器件和原材料的源头,抓住工艺关,按照载人航天工程元器件“七专加严和五统一”的标准筛选、监制和验收。他不仅不放过任何一次的产品订货会,而且几乎跑遍了全国近60家元器件生产厂,每到一处他都要下到生产车间,提要求、参与评审。正是他有“早备料、备好料、打胜仗”的豪迈气概,才被冠以“元器件副院长”的美誉。 当神舟飞船被长征二号F火箭一次次顺利地送入太空的时候,在庆功宴上,酒杯还未端起,黄总已经醉了,以至于潸然泪下。他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和同事们共同熬过的日日夜夜,是为了悄悄拔下吊瓶随他奔赴千里以外的试验基地的老专家,是为了一次又一次推迟婚期的年轻人,是为了白发苍苍等不到一次合家团圆的父母双亲…… 啃下逃逸硬骨头 只要谈起长征二号F火箭,人们说的最多就是被公认为火箭中最难啃的骨头——逃逸系统。因为逃逸系统是长征二号F火箭的技术创新和攻关难点的代表。 长征二号F火箭研制初期,陷入困境。因为研制者只是在国外的画报上看到过逃逸火箭,要在没有任何参考资料的前提下变成事实,实在是太难啦。俄罗斯人曾傲慢地提出:中国的生产和工艺水平无法达到载人航天工程对火箭的技术要求,只要中方出资,俄方可以直接提供图纸和产品。但是这些都被中国航天人断然谢绝了。 在中国航天人的身上,就是有一种能量、一种气概、一种智慧;就是有一种为国增光、为民族争气的永不放弃的精神。多少个不眠之夜,设计室的灯光伴随着他们;多少个阖家团圆的节日,生产车间里是忙碌着的工人、工艺、检验和设计人员的身影;各级领导的亲切勉励更为他们凭添了冲天的干劲。 在逃逸系统和冗余技术的研制中,控制系统、栅格翼、整流罩成为当时攻关的主要“瓶颈”。没有任何经验,没有成熟的技术可以继承,甚至连直接借鉴的条件也不具备,在总师、孙凝生副总师等人的带领下,以年轻人为主体的研制人员艰难探索、刻苦攻关,突破了火箭传统的研制程序,把方案和初样两个阶段的研制过程“二合一”,仅用18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逃逸系统的研制和试验。18个月,对于普通人来说,只是短暂的一段时间;对于火箭的研制者们来说,要在18个月里完成按常规需要2至3年才能完成的工作,任务的艰巨和复杂只有他们甘苦自知。 为整流罩“减肥” 为了加大长征二号F火箭可靠性、安全性系数,火箭的整流罩比传统火箭的整流罩的要求更为苛刻,试验和生产的工作量,比过去增加了2倍。但在研制初期,因为技术新、难点多,加之缺乏经验,整流罩设计超重了500公斤。但试验计划又早已排定,牵一发动全身,时间不允许拖,可减重后从零件生产、材料供应到工装的更改都需要时间。怎么办?必须给整流罩“减肥”。火箭总体设计部的年轻人接下了这个任务连续两个月日夜工作,终于拿出了强度计算结果。 承担这种结构的整流罩生产,这在火箭生产总装厂也尚属首次,工艺状态不稳定、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面对这个“不合适、不讲时、不合理”但又“必须高质量完成”的计划,他们没有退却。工艺检验人员与设计人员在现场一同分析,反复论证;调度员往返穿梭于各协作单位,做好中间工序的一切准备,工人们消化技术、摸索生产规律,创造了一个月完成三个月任务的新纪录。 攻克栅格翼拦路虎 栅格翼的作用,就是保证逃逸时火箭的稳定,是逃逸系统结构组成的重要部件,其设计要求高,加工难度大,工装复杂。它也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其焊接工艺攻关已被载入了史册。 栅格翼的材料很薄,由多个方格组成,634条焊缝长达150多米,且极易变形。由于每个方格很小,手伸进去都难,因而采用传统手工氩弧焊已经不可能,而必须采用直流氦弧自动焊的方法,焊接的顺序也颇有讲究,尤其是翼片与边框厚度差大,不仅焊接困难,而且边框焊接变形大。这个令航空部、机械部等权威部门和专业厂家都感到棘手的难题,经火箭总装厂孙忠绍带领的由工艺、工人组成的攻关组,用近一年半的时间,通过前期技术攻关及缩比件焊接工艺摸索之后,终于突破了自动焊接工艺难关,并成功地焊接成型了1∶1栅格翼试验件,达到了国外同级水平,攻克了栅格翼焊接这只拦路虎。 为火箭除“脑瘤” 发射“神舟二号”前,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火箭“大脑”的一台备份平台,在试验中出现了异常。戈壁的寒冷是那么的无遮无挡,夜晚的北风是那么的刺骨,这些都无法阻挡参试队员们排故的脚步,他们每天还是无怨无悔地融入夜幕,奔向令他们“揪心”的平台。 前方告急也让北京大后方进行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黄春平总指挥飞回北京后,连夜召集专家“会诊”,并用后方专家意见和建议随时遥控指导前方试验。此间,基地前方和北京后方的热线不断。在专家会上,黄春平总指挥经过深思熟虑当即亲点了六员“大将”,赴基地试验现场指导排故。徐云锦、谢天怀等专家带着严谨的推理和清晰的思路,与试验队员一起分析故障,终于查找到了故障原因。前后方的人终于长出了一口气,故障在任务指挥部会召开之前得以彻底归零。黄总才下达命令,“试验队员当晚不得加班,要痛痛快快地洗一个热水澡”。 “世纪抢救”大战 时间倒回到2000年12月31日,“神舟二号”发射的前十天,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故。厂房内火箭活动发射平台异常操作,火箭被撞。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在场的人们惊呆了。 黄总指挥、刘总师和刘宇副总指挥顾不上安全,爬上十一层平台,直奔他们心爱的“宝贝”,自上而下逐层地仔细查看火箭的受伤情况,此时他们的心情格外地复杂,有些紧张,有些忧虑,有些说不出来的滋味,真是“心里凉透了”!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晴天霹雳把人们日夜企盼的梦想击了个粉碎。因为,此次事故可能意味着火箭要拉回北京火箭生产总装厂,发射将遥遥无期,试验队员付出的无数艰辛,倾注的大量心血将付之东流,祖国的重托、人民的期望将成为心中的遗憾。这个难以想象而且无法接受的事实,无情地摆在了全体研制人员的面前。 当时的许达哲院长、郑全宝副书记、梁小虹和李洪院长助理与两总在现场紧急磋商后,决定成立事故调查和火箭受损情况检查小组、调查分析组,并火速从北京调设计专家来基地。 “请相信,我们的火箭质量是好的,我们的技术是过硬的,我们的队伍是成熟的、是经得起考验的”。“明天的太阳还是新的,未来的太阳永远是灿烂的”。试验队紧急干部会上院领导和黄总的铿锵有力而又发自肺腑的话语,又使人们看到了希望和光明。 在现场处理事故要冒巨大的风险,任何一个考虑不周都将导致飞行试验的失败,而且飞船要求最迟在1月10日发射,距原计划1月6日发射仅推迟了4天,也就是说在4天之内必须给出火箭能否发射的明确结论和解决所有问题。 面对巨大的责任和压力,面对中央领导“要确保质量,不留遗憾,确保成功”的指示,黄总、刘总还是斩钉截铁地做出抉择:“1月10日可以发射”。 21世纪中国航天第一飞就是意义重大的“神舟二号”的发射。千钧系一箭啊,为了发射成功,这支讲政治、讲大局、讲团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在新旧世纪更迭的时刻,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场争时间、保质量、求成功的决战打响了。这既是神圣的使命,更是空前的考验。 火箭是非正常受力,要保证质量,有多难?不留遗憾、保证进度,谈何容易?把逃逸塔和船罩组合体分解、全面检查和测试,工作量有多大?但是,没有什么困难能阻挡中国航天人进军太空疾疾前行的步伐,没有什么重负能压垮中国航天人钢铁铸成的肩膀。他们要把群山倒海般的难题化作排山倒海般的发射。 2001年1月1日,试验队员们按照领导的决定和部署,已经各就各位,紧张而有序地工作起来。他们要用过硬的工作质量来实现对自己的承诺:“为了这次不同凡响的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再苦再累,我们都不怕,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们也拼了!” 刘竹生总师、荆木春副总师白天亲临现场指挥处理工作,晚上组织讨论和反复研究有关的技术问题、确定技术方案、组织编写和审查评审报告,每天都工作至深夜。火箭总体设计部的王小军主任、张智主任设计师等,为了分析故障和编写评审报告,每天都工作到凌晨两点以后。为了确定火箭的碰撞过程和变形程度,他们还要对火箭与平台的间隙反复测量、计算,为了解决碰撞过程中的一个技术难题,他们在垂直厂房各层工作平台之间跑上跑下,直到找到满意的答案。经过4天夜以继日的工作,一份50余页的《碰撞后火箭受损结果分析及处理措施》报告呈现在领导和各级专家的面前,他们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4天后,奇迹真的出现了——长征二号F火箭昂首耸立在发射塔架,“神箭”再展芳容。 “神箭”超低温发射 2002年12月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寒风刺骨,滴水成冰。一场罕见的大雪后,发射阵地的气温竟降到了零下27℃。二三十年不遇的低温下发射,对屹立在发射塔架上的长征二号F火箭和全体参试人员都是一次极为严峻的考验。按有关文件规定,低于零下20℃火箭不能发射。因为低温对火箭发射有诸多不利影响,容易导致密封件失效,引起加注后燃料泄露。此外,还会引发管路堵塞、影响电缆插头接触效果等问题。 12月28日,离“神舟四号”原定发射日期越来越近了。“神舟四号”能否按预定时日起航?火箭能否超低温发射成了上上下下关注的“焦点”。为了保证火箭安全升天,从早晨8点直到深夜12点,围绕“低温”各路决策者们开了大大小小的7个会,研究、制定发射前火箭的保温方案,晚10点,试验队的干部会上,吴燕生院长和黄总指挥分别动员和详细部署为火箭保温的工作,要求大家做好打一场特殊攻坚战的充分准备。 于是,队员们连夜加班,各系统详查,“到底我们的工作中还有什么没有想到?”12月29日早,一项项为适应低温环境而采取的措施都被写进了技术文件,一切让火箭保持“体温”的办法都用上了。给固体发动机贴泡沫塑料,用60床棉被包输送管路,对供气、加注系统进行认真细致的气密检查等,甚至为了解低温情况下火箭推进剂的具体状态,还模拟了推进剂的受冻状况…… 12月29日的船箭功能联合检查结果,“一切正常”!再次证明了“神箭”的“耐寒”和“经冻”。12月30日凌晨,“神箭”在人们的期待中壮丽起飞。 携山揽海,边塞歌行,牵黄擎苍,神箭英雄。“神箭”的研制者们,在取得四战四捷的佳绩后,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亲手把中国的航天员送上太空,亲眼看到中国的航天员平安飞向太空并返回地面,这将是他们一生的骄傲。他们相信,这一天的到来已经不远了。此时此刻,他们也深知未来的路依然很长,依然要不懈地搏击,他们的步伐也依然坚定,中华民族实现遨游宇宙、探测深空的美好梦想指日可待。 “神箭”升空冲碧宇,“神舟”入轨傲苍穹,一路长征通万里,五星辉映耀千秋...... 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源自远古时代“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在浩瀚的天宇间,在漫长岁月里,中华儿女为实现这一梦想不断地探索着。在沉寂了几个世纪后,直到20世纪的1999年11月20日,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载着祖国的重托、人民的期望,出手不凡地将中国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号送入太空,使华夏民族的飞天梦想成为现实,这一里程碑式的壮举揭开了我国载人航天活动的序幕,也奏响了中国进军太空的序曲。 随后,2001年1月10日1时,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长征二号F火箭在惊天动地的呼啸声中,以雷霆万钧之势直刺云天,将神舟二号、神舟三号、神舟四号飞船送入浩瀚苍穹。2002年3月25日,江泽民主席欣然挥毫将长征二号F火箭命名为“神箭”。历史将记住今天,长征二号F火箭以四连冠的成功,向世界展示了“神箭”的风采。 “神箭”为啥“神” “神箭”的研制者们在艰辛、痛苦、喜悦和欢乐中,用忠诚、奉献和不息的追求完成了让世界瞩目的光辉业绩,向祖国和人民释放着他们的爱国情怀。无论是在发射场还是在试验区,“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一丝不苟铸神箭,分秒不差送神舟”的标语,随处可见。正是他们,用自主创新、勇攀高峰的精神攻克了载人航天工程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多个第一。 火箭总设计师刘竹生称,长征二号F火箭是“三高”产品,有高质量、高安全、高可靠三大特性,是中国航天史上第一个用于载人航天的全新的运载火箭,第一次有明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指标要求,是目前中国所有运载火箭中起飞质量最大、长度最长、系统最复杂的火箭。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长征二号F火箭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点,并首次在国内火箭上采用55项新技术,其中10项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长征二号F火箭的可靠性指标由不载人火箭的0.91提高到0.97,安全性指标为0.997,可靠性和安全性指标都已达到国际载人火箭的先进水平。第四次飞行试验,与前三次相比,是无人状态下考核最全面的一次飞行试验。为保证长征二号F火箭高可靠、高安全、高质量地送航天员升空,此次飞行试验,再次对故障检测处理系统和逃逸系统进行了改进。 确保航天员安全是载人飞行的首要问题。为此必须解决火箭故障检测诊断技术和逃逸技术,这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是载人火箭独有的技术。长征二号F火箭解决了这一难题,故障检测系统和逃逸系统就是新增加的两大系统,也就是常说的火箭的“自我诊断”和航天员的“救生”功能。 国内航天史上首次研究了310种火箭故障模式及逃逸判据和故障检测系统,实现了运载火箭在待发段和上升段发生故障时,能自检测、自诊断,发出故障信息给逃逸系统,并能实施自动逃逸和地面指令逃逸,这一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为了提高火箭的安全性,长征二号F火箭在国内航天史上首次研制了先进的全冗余的技术,不仅单个的元器件、单机设计,就连一些重要的系统都做到了冗余。假如一套系统出现问题,可以立即切换到另一套系统,给火箭上了双保险。 载人航天工程改变了传统的发射方式,在国内航天史上率先实现了“三垂”,首次实现了船箭垂直吊装;垂直测试;首次研制大型多点调平的无级变速高定位精度的活动发射平台,实现了高度58.34米的运载火箭在垂直竖立的情况下,自行行走1.5公里的运输问题,此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用放大镜保不败工程 火箭总指挥黄春平说,发射飞船的火箭事业是不能失败的事业,高质量、高可靠、高安全是载人航天的生命线。“过去,我们商用火箭的可靠性达到0.91就行了,但长征二号F火箭却要达到0.97以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对于火箭研制者们来说,把火箭的可靠性提高到0.97,使航天员的安全性达到0.997,他们要做的是对现有型号和技术进行全面的“体检”,找出薄弱环节动手术。由于可靠性要求的提高,带来了一系列设计、质量要求,甚至材料的改变,整个火箭就像是脱了胎、换了骨。考虑到载人的问题,火箭增加了空间故障自动检测系统和逃逸系统。“当然,研制这两个系统,难度很大。我们也曾尝试过走走捷径,对其中的一个难点,想向俄罗斯的专家咨询一下,回答是先付一百万美元咨询费。于是,我们决定自己干。最后,我们终于干成了。”事实证明,在中国航天人面前,没有越不过去的障碍! 黄春平总指挥、刘竹生总师一再告诫研制人员,这是项“不败工程”。因为要“载人”,人命关天,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而箭上成千上万个零部件,要由千千万万个研究、设计、生产人员来完成。任何一点纰漏,都可能造成整个火箭发射失败。为了使“不败工程”真正牢靠,每一位设计生产人员,一面要不断地、仔细地查找自身的不足,一面又要不断地请人给自己挑毛病,只有拿着“双面放大镜”,才能不断提高设计生产水平。 “神箭”送“神舟”,实现了四连冠。但是有谁能说得清楚,成功的背后中国航天人所付出的心血。就拿黄春平总指挥来说,为保证长征二号F火箭的质量和可靠性、安全性,黄总指挥可谓绞尽了脑汁,他从火箭的“细胞”——元器件抓起。火箭上的5万多只元器件,哪怕是其中有一个有隐患,“发脾气、闹毛病”,成千上万人的劳动和心血将功亏一篑,遗憾无穷。黄总指挥这个硬朗的汉子,当然要不惜一切抓关键,紧紧把住元器件和原材料的源头,抓住工艺关,按照载人航天工程元器件“七专加严和五统一”的标准筛选、监制和验收。他不仅不放过任何一次的产品订货会,而且几乎跑遍了全国近60家元器件生产厂,每到一处他都要下到生产车间,提要求、参与评审。正是他有“早备料、备好料、打胜仗”的豪迈气概,才被冠以“元器件副院长”的美誉。 当神舟飞船被长征二号F火箭一次次顺利地送入太空的时候,在庆功宴上,酒杯还未端起,黄总已经醉了,以至于潸然泪下。他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和同事们共同熬过的日日夜夜,是为了悄悄拔下吊瓶随他奔赴千里以外的试验基地的老专家,是为了一次又一次推迟婚期的年轻人,是为了白发苍苍等不到一次合家团圆的父母双亲…… 啃下逃逸硬骨头 只要谈起长征二号F火箭,人们说的最多就是被公认为火箭中最难啃的骨头——逃逸系统。因为逃逸系统是长征二号F火箭的技术创新和攻关难点的代表。 长征二号F火箭研制初期,陷入困境。因为研制者只是在国外的画报上看到过逃逸火箭,要在没有任何参考资料的前提下变成事实,实在是太难啦。俄罗斯人曾傲慢地提出:中国的生产和工艺水平无法达到载人航天工程对火箭的技术要求,只要中方出资,俄方可以直接提供图纸和产品。但是这些都被中国航天人断然谢绝了。 在中国航天人的身上,就是有一种能量、一种气概、一种智慧;就是有一种为国增光、为民族争气的永不放弃的精神。多少个不眠之夜,设计室的灯光伴随着他们;多少个阖家团圆的节日,生产车间里是忙碌着的工人、工艺、检验和设计人员的身影;各级领导的亲切勉励更为他们凭添了冲天的干劲。 在逃逸系统和冗余技术的研制中,控制系统、栅格翼、整流罩成为当时攻关的主要“瓶颈”。没有任何经验,没有成熟的技术可以继承,甚至连直接借鉴的条件也不具备,在总师、孙凝生副总师等人的带领下,以年轻人为主体的研制人员艰难探索、刻苦攻关,突破了火箭传统的研制程序,把方案和初样两个阶段的研制过程“二合一”,仅用18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逃逸系统的研制和试验。18个月,对于普通人来说,只是短暂的一段时间;对于火箭的研制者们来说,要在18个月里完成按常规需要2至3年才能完成的工作,任务的艰巨和复杂只有他们甘苦自知。 为整流罩“减肥” 为了加大长征二号F火箭可靠性、安全性系数,火箭的整流罩比传统火箭的整流罩的要求更为苛刻,试验和生产的工作量,比过去增加了2倍。但在研制初期,因为技术新、难点多,加之缺乏经验,整流罩设计超重了500公斤。但试验计划又早已排定,牵一发动全身,时间不允许拖,可减重后从零件生产、材料供应到工装的更改都需要时间。怎么办?必须给整流罩“减肥”。火箭总体设计部的年轻人接下了这个任务连续两个月日夜工作,终于拿出了强度计算结果。 承担这种结构的整流罩生产,这在火箭生产总装厂也尚属首次,工艺状态不稳定、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面对这个“不合适、不讲时、不合理”但又“必须高质量完成”的计划,他们没有退却。工艺检验人员与设计人员在现场一同分析,反复论证;调度员往返穿梭于各协作单位,做好中间工序的一切准备,工人们消化技术、摸索生产规律,创造了一个月完成三个月任务的新纪录。 攻克栅格翼拦路虎 栅格翼的作用,就是保证逃逸时火箭的稳定,是逃逸系统结构组成的重要部件,其设计要求高,加工难度大,工装复杂。它也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其焊接工艺攻关已被载入了史册。 栅格翼的材料很薄,由多个方格组成,634条焊缝长达150多米,且极易变形。由于每个方格很小,手伸进去都难,因而采用传统手工氩弧焊已经不可能,而必须采用直流氦弧自动焊的方法,焊接的顺序也颇有讲究,尤其是翼片与边框厚度差大,不仅焊接困难,而且边框焊接变形大。这个令航空部、机械部等权威部门和专业厂家都感到棘手的难题,经火箭总装厂孙忠绍带领的由工艺、工人组成的攻关组,用近一年半的时间,通过前期技术攻关及缩比件焊接工艺摸索之后,终于突破了自动焊接工艺难关,并成功地焊接成型了1∶1栅格翼试验件,达到了国外同级水平,攻克了栅格翼焊接这只拦路虎。 为火箭除“脑瘤” 发射“神舟二号”前,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火箭“大脑”的一台备份平台,在试验中出现了异常。戈壁的寒冷是那么的无遮无挡,夜晚的北风是那么的刺骨,这些都无法阻挡参试队员们排故的脚步,他们每天还是无怨无悔地融入夜幕,奔向令他们“揪心”的平台。 前方告急也让北京大后方进行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黄春平总指挥飞回北京后,连夜召集专家“会诊”,并用后方专家意见和建议随时遥控指导前方试验。此间,基地前方和北京后方的热线不断。在专家会上,黄春平总指挥经过深思熟虑当即亲点了六员“大将”,赴基地试验现场指导排故。徐云锦、谢天怀等专家带着严谨的推理和清晰的思路,与试验队员一起分析故障,终于查找到了故障原因。前后方的人终于长出了一口气,故障在任务指挥部会召开之前得以彻底归零。黄总才下达命令,“试验队员当晚不得加班,要痛痛快快地洗一个热水澡”。 “世纪抢救”大战 时间倒回到2000年12月31日,“神舟二号”发射的前十天,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故。厂房内火箭活动发射平台异常操作,火箭被撞。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在场的人们惊呆了。 黄总指挥、刘总师和刘宇副总指挥顾不上安全,爬上十一层平台,直奔他们心爱的“宝贝”,自上而下逐层地仔细查看火箭的受伤情况,此时他们的心情格外地复杂,有些紧张,有些忧虑,有些说不出来的滋味,真是“心里凉透了”!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晴天霹雳把人们日夜企盼的梦想击了个粉碎。因为,此次事故可能意味着火箭要拉回北京火箭生产总装厂,发射将遥遥无期,试验队员付出的无数艰辛,倾注的大量心血将付之东流,祖国的重托、人民的期望将成为心中的遗憾。这个难以想象而且无法接受的事实,无情地摆在了全体研制人员的面前。 当时的许达哲院长、郑全宝副书记、梁小虹和李洪院长助理与两总在现场紧急磋商后,决定成立事故调查和火箭受损情况检查小组、调查分析组,并火速从北京调设计专家来基地。 “请相信,我们的火箭质量是好的,我们的技术是过硬的,我们的队伍是成熟的、是经得起考验的”。“明天的太阳还是新的,未来的太阳永远是灿烂的”。试验队紧急干部会上院领导和黄总的铿锵有力而又发自肺腑的话语,又使人们看到了希望和光明。 在现场处理事故要冒巨大的风险,任何一个考虑不周都将导致飞行试验的失败,而且飞船要求最迟在1月10日发射,距原计划1月6日发射仅推迟了4天,也就是说在4天之内必须给出火箭能否发射的明确结论和解决所有问题。 面对巨大的责任和压力,面对中央领导“要确保质量,不留遗憾,确保成功”的指示,黄总、刘总还是斩钉截铁地做出抉择:“1月10日可以发射”。 21世纪中国航天第一飞就是意义重大的“神舟二号”的发射。千钧系一箭啊,为了发射成功,这支讲政治、讲大局、讲团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在新旧世纪更迭的时刻,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场争时间、保质量、求成功的决战打响了。这既是神圣的使命,更是空前的考验。 火箭是非正常受力,要保证质量,有多难?不留遗憾、保证进度,谈何容易?把逃逸塔和船罩组合体分解、全面检查和测试,工作量有多大?但是,没有什么困难能阻挡中国航天人进军太空疾疾前行的步伐,没有什么重负能压垮中国航天人钢铁铸成的肩膀。他们要把群山倒海般的难题化作排山倒海般的发射。 2001年1月1日,试验队员们按照领导的决定和部署,已经各就各位,紧张而有序地工作起来。他们要用过硬的工作质量来实现对自己的承诺:“为了这次不同凡响的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再苦再累,我们都不怕,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们也拼了!” 刘竹生总师、荆木春副总师白天亲临现场指挥处理工作,晚上组织讨论和反复研究有关的技术问题、确定技术方案、组织编写和审查评审报告,每天都工作至深夜。火箭总体设计部的王小军主任、张智主任设计师等,为了分析故障和编写评审报告,每天都工作到凌晨两点以后。为了确定火箭的碰撞过程和变形程度,他们还要对火箭与平台的间隙反复测量、计算,为了解决碰撞过程中的一个技术难题,他们在垂直厂房各层工作平台之间跑上跑下,直到找到满意的答案。经过4天夜以继日的工作,一份50余页的《碰撞后火箭受损结果分析及处理措施》报告呈现在领导和各级专家的面前,他们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4天后,奇迹真的出现了——长征二号F火箭昂首耸立在发射塔架,“神箭”再展芳容。 “神箭”超低温发射 2002年12月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寒风刺骨,滴水成冰。一场罕见的大雪后,发射阵地的气温竟降到了零下27℃。二三十年不遇的低温下发射,对屹立在发射塔架上的长征二号F火箭和全体参试人员都是一次极为严峻的考验。按有关文件规定,低于零下20℃火箭不能发射。因为低温对火箭发射有诸多不利影响,容易导致密封件失效,引起加注后燃料泄露。此外,还会引发管路堵塞、影响电缆插头接触效果等问题。 12月28日,离“神舟四号”原定发射日期越来越近了。“神舟四号”能否按预定时日起航?火箭能否超低温发射成了上上下下关注的“焦点”。为了保证火箭安全升天,从早晨8点直到深夜12点,围绕“低温”各路决策者们开了大大小小的7个会,研究、制定发射前火箭的保温方案,晚10点,试验队的干部会上,吴燕生院长和黄总指挥分别动员和详细部署为火箭保温的工作,要求大家做好打一场特殊攻坚战的充分准备。 于是,队员们连夜加班,各系统详查,“到底我们的工作中还有什么没有想到?”12月29日早,一项项为适应低温环境而采取的措施都被写进了技术文件,一切让火箭保持“体温”的办法都用上了。给固体发动机贴泡沫塑料,用60床棉被包输送管路,对供气、加注系统进行认真细致的气密检查等,甚至为了解低温情况下火箭推进剂的具体状态,还模拟了推进剂的受冻状况…… 12月29日的船箭功能联合检查结果,“一切正常”!再次证明了“神箭”的“耐寒”和“经冻”。12月30日凌晨,“神箭”在人们的期待中壮丽起飞。 携山揽海,边塞歌行,牵黄擎苍,神箭英雄。“神箭”的研制者们,在取得四战四捷的佳绩后,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亲手把中国的航天员送上太空,亲眼看到中国的航天员平安飞向太空并返回地面,这将是他们一生的骄傲。他们相信,这一天的到来已经不远了。此时此刻,他们也深知未来的路依然很长,依然要不懈地搏击,他们的步伐也依然坚定,中华民族实现遨游宇宙、探测深空的美好梦想指日可待。 “神箭”升空冲碧宇,“神舟”入轨傲苍穹,一路长征通万里,五星辉映耀千秋...... 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源自远古时代“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在浩瀚的天宇间,在漫长岁月里,中华儿女为实现这一梦想不断地探索着。在沉寂了几个世纪后,直到20世纪的1999年11月20日,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载着祖国的重托、人民的期望,出手不凡地将中国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号送入太空,使华夏民族的飞天梦想成为现实,这一里程碑式的壮举揭开了我国载人航天活动的序幕,也奏响了中国进军太空的序曲。 随后,2001年1月10日1时,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长征二号F火箭在惊天动地的呼啸声中,以雷霆万钧之势直刺云天,将神舟二号、神舟三号、神舟四号飞船送入浩瀚苍穹。2002年3月25日,江泽民主席欣然挥毫将长征二号F火箭命名为“神箭”。历史将记住今天,长征二号F火箭以四连冠的成功,向世界展示了“神箭”的风采。 “神箭”为啥“神” “神箭”的研制者们在艰辛、痛苦、喜悦和欢乐中,用忠诚、奉献和不息的追求完成了让世界瞩目的光辉业绩,向祖国和人民释放着他们的爱国情怀。无论是在发射场还是在试验区,“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一丝不苟铸神箭,分秒不差送神舟”的标语,随处可见。正是他们,用自主创新、勇攀高峰的精神攻克了载人航天工程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多个第一。 火箭总设计师刘竹生称,长征二号F火箭是“三高”产品,有高质量、高安全、高可靠三大特性,是中国航天史上第一个用于载人航天的全新的运载火箭,第一次有明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指标要求,是目前中国所有运载火箭中起飞质量最大、长度最长、系统最复杂的火箭。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长征二号F火箭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点,并首次在国内火箭上采用55项新技术,其中10项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长征二号F火箭的可靠性指标由不载人火箭的0.91提高到0.97,安全性指标为0.997,可靠性和安全性指标都已达到国际载人火箭的先进水平。第四次飞行试验,与前三次相比,是无人状态下考核最全面的一次飞行试验。为保证长征二号F火箭高可靠、高安全、高质量地送航天员升空,此次飞行试验,再次对故障检测处理系统和逃逸系统进行了改进。 确保航天员安全是载人飞行的首要问题。为此必须解决火箭故障检测诊断技术和逃逸技术,这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是载人火箭独有的技术。长征二号F火箭解决了这一难题,故障检测系统和逃逸系统就是新增加的两大系统,也就是常说的火箭的“自我诊断”和航天员的“救生”功能。 国内航天史上首次研究了310种火箭故障模式及逃逸判据和故障检测系统,实现了运载火箭在待发段和上升段发生故障时,能自检测、自诊断,发出故障信息给逃逸系统,并能实施自动逃逸和地面指令逃逸,这一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为了提高火箭的安全性,长征二号F火箭在国内航天史上首次研制了先进的全冗余的技术,不仅单个的元器件、单机设计,就连一些重要的系统都做到了冗余。假如一套系统出现问题,可以立即切换到另一套系统,给火箭上了双保险。 载人航天工程改变了传统的发射方式,在国内航天史上率先实现了“三垂”,首次实现了船箭垂直吊装;垂直测试;首次研制大型多点调平的无级变速高定位精度的活动发射平台,实现了高度58.34米的运载火箭在垂直竖立的情况下,自行行走1.5公里的运输问题,此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用放大镜保不败工程 火箭总指挥黄春平说,发射飞船的火箭事业是不能失败的事业,高质量、高可靠、高安全是载人航天的生命线。“过去,我们商用火箭的可靠性达到0.91就行了,但长征二号F火箭却要达到0.97以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对于火箭研制者们来说,把火箭的可靠性提高到0.97,使航天员的安全性达到0.997,他们要做的是对现有型号和技术进行全面的“体检”,找出薄弱环节动手术。由于可靠性要求的提高,带来了一系列设计、质量要求,甚至材料的改变,整个火箭就像是脱了胎、换了骨。考虑到载人的问题,火箭增加了空间故障自动检测系统和逃逸系统。“当然,研制这两个系统,难度很大。我们也曾尝试过走走捷径,对其中的一个难点,想向俄罗斯的专家咨询一下,回答是先付一百万美元咨询费。于是,我们决定自己干。最后,我们终于干成了。”事实证明,在中国航天人面前,没有越不过去的障碍! 黄春平总指挥、刘竹生总师一再告诫研制人员,这是项“不败工程”。因为要“载人”,人命关天,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而箭上成千上万个零部件,要由千千万万个研究、设计、生产人员来完成。任何一点纰漏,都可能造成整个火箭发射失败。为了使“不败工程”真正牢靠,每一位设计生产人员,一面要不断地、仔细地查找自身的不足,一面又要不断地请人给自己挑毛病,只有拿着“双面放大镜”,才能不断提高设计生产水平。 “神箭”送“神舟”,实现了四连冠。但是有谁能说得清楚,成功的背后中国航天人所付出的心血。就拿黄春平总指挥来说,为保证长征二号F火箭的质量和可靠性、安全性,黄总指挥可谓绞尽了脑汁,他从火箭的“细胞”——元器件抓起。火箭上的5万多只元器件,哪怕是其中有一个有隐患,“发脾气、闹毛病”,成千上万人的劳动和心血将功亏一篑,遗憾无穷。黄总指挥这个硬朗的汉子,当然要不惜一切抓关键,紧紧把住元器件和原材料的源头,抓住工艺关,按照载人航天工程元器件“七专加严和五统一”的标准筛选、监制和验收。他不仅不放过任何一次的产品订货会,而且几乎跑遍了全国近60家元器件生产厂,每到一处他都要下到生产车间,提要求、参与评审。正是他有“早备料、备好料、打胜仗”的豪迈气概,才被冠以“元器件副院长”的美誉。 当神舟飞船被长征二号F火箭一次次顺利地送入太空的时候,在庆功宴上,酒杯还未端起,黄总已经醉了,以至于潸然泪下。他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和同事们共同熬过的日日夜夜,是为了悄悄拔下吊瓶随他奔赴千里以外的试验基地的老专家,是为了一次又一次推迟婚期的年轻人,是为了白发苍苍等不到一次合家团圆的父母双亲…… 啃下逃逸硬骨头 只要谈起长征二号F火箭,人们说的最多就是被公认为火箭中最难啃的骨头——逃逸系统。因为逃逸系统是长征二号F火箭的技术创新和攻关难点的代表。 长征二号F火箭研制初期,陷入困境。因为研制者只是在国外的画报上看到过逃逸火箭,要在没有任何参考资料的前提下变成事实,实在是太难啦。俄罗斯人曾傲慢地提出:中国的生产和工艺水平无法达到载人航天工程对火箭的技术要求,只要中方出资,俄方可以直接提供图纸和产品。但是这些都被中国航天人断然谢绝了。 在中国航天人的身上,就是有一种能量、一种气概、一种智慧;就是有一种为国增光、为民族争气的永不放弃的精神。多少个不眠之夜,设计室的灯光伴随着他们;多少个阖家团圆的节日,生产车间里是忙碌着的工人、工艺、检验和设计人员的身影;各级领导的亲切勉励更为他们凭添了冲天的干劲。 在逃逸系统和冗余技术的研制中,控制系统、栅格翼、整流罩成为当时攻关的主要“瓶颈”。没有任何经验,没有成熟的技术可以继承,甚至连直接借鉴的条件也不具备,在总师、孙凝生副总师等人的带领下,以年轻人为主体的研制人员艰难探索、刻苦攻关,突破了火箭传统的研制程序,把方案和初样两个阶段的研制过程“二合一”,仅用18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逃逸系统的研制和试验。18个月,对于普通人来说,只是短暂的一段时间;对于火箭的研制者们来说,要在18个月里完成按常规需要2至3年才能完成的工作,任务的艰巨和复杂只有他们甘苦自知。 为整流罩“减肥” 为了加大长征二号F火箭可靠性、安全性系数,火箭的整流罩比传统火箭的整流罩的要求更为苛刻,试验和生产的工作量,比过去增加了2倍。但在研制初期,因为技术新、难点多,加之缺乏经验,整流罩设计超重了500公斤。但试验计划又早已排定,牵一发动全身,时间不允许拖,可减重后从零件生产、材料供应到工装的更改都需要时间。怎么办?必须给整流罩“减肥”。火箭总体设计部的年轻人接下了这个任务连续两个月日夜工作,终于拿出了强度计算结果。 承担这种结构的整流罩生产,这在火箭生产总装厂也尚属首次,工艺状态不稳定、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面对这个“不合适、不讲时、不合理”但又“必须高质量完成”的计划,他们没有退却。工艺检验人员与设计人员在现场一同分析,反复论证;调度员往返穿梭于各协作单位,做好中间工序的一切准备,工人们消化技术、摸索生产规律,创造了一个月完成三个月任务的新纪录。 攻克栅格翼拦路虎 栅格翼的作用,就是保证逃逸时火箭的稳定,是逃逸系统结构组成的重要部件,其设计要求高,加工难度大,工装复杂。它也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其焊接工艺攻关已被载入了史册。 栅格翼的材料很薄,由多个方格组成,634条焊缝长达150多米,且极易变形。由于每个方格很小,手伸进去都难,因而采用传统手工氩弧焊已经不可能,而必须采用直流氦弧自动焊的方法,焊接的顺序也颇有讲究,尤其是翼片与边框厚度差大,不仅焊接困难,而且边框焊接变形大。这个令航空部、机械部等权威部门和专业厂家都感到棘手的难题,经火箭总装厂孙忠绍带领的由工艺、工人组成的攻关组,用近一年半的时间,通过前期技术攻关及缩比件焊接工艺摸索之后,终于突破了自动焊接工艺难关,并成功地焊接成型了1∶1栅格翼试验件,达到了国外同级水平,攻克了栅格翼焊接这只拦路虎。 为火箭除“脑瘤” 发射“神舟二号”前,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火箭“大脑”的一台备份平台,在试验中出现了异常。戈壁的寒冷是那么的无遮无挡,夜晚的北风是那么的刺骨,这些都无法阻挡参试队员们排故的脚步,他们每天还是无怨无悔地融入夜幕,奔向令他们“揪心”的平台。 前方告急也让北京大后方进行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黄春平总指挥飞回北京后,连夜召集专家“会诊”,并用后方专家意见和建议随时遥控指导前方试验。此间,基地前方和北京后方的热线不断。在专家会上,黄春平总指挥经过深思熟虑当即亲点了六员“大将”,赴基地试验现场指导排故。徐云锦、谢天怀等专家带着严谨的推理和清晰的思路,与试验队员一起分析故障,终于查找到了故障原因。前后方的人终于长出了一口气,故障在任务指挥部会召开之前得以彻底归零。黄总才下达命令,“试验队员当晚不得加班,要痛痛快快地洗一个热水澡”。 “世纪抢救”大战 时间倒回到2000年12月31日,“神舟二号”发射的前十天,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故。厂房内火箭活动发射平台异常操作,火箭被撞。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在场的人们惊呆了。 黄总指挥、刘总师和刘宇副总指挥顾不上安全,爬上十一层平台,直奔他们心爱的“宝贝”,自上而下逐层地仔细查看火箭的受伤情况,此时他们的心情格外地复杂,有些紧张,有些忧虑,有些说不出来的滋味,真是“心里凉透了”!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晴天霹雳把人们日夜企盼的梦想击了个粉碎。因为,此次事故可能意味着火箭要拉回北京火箭生产总装厂,发射将遥遥无期,试验队员付出的无数艰辛,倾注的大量心血将付之东流,祖国的重托、人民的期望将成为心中的遗憾。这个难以想象而且无法接受的事实,无情地摆在了全体研制人员的面前。 当时的许达哲院长、郑全宝副书记、梁小虹和李洪院长助理与两总在现场紧急磋商后,决定成立事故调查和火箭受损情况检查小组、调查分析组,并火速从北京调设计专家来基地。 “请相信,我们的火箭质量是好的,我们的技术是过硬的,我们的队伍是成熟的、是经得起考验的”。“明天的太阳还是新的,未来的太阳永远是灿烂的”。试验队紧急干部会上院领导和黄总的铿锵有力而又发自肺腑的话语,又使人们看到了希望和光明。 在现场处理事故要冒巨大的风险,任何一个考虑不周都将导致飞行试验的失败,而且飞船要求最迟在1月10日发射,距原计划1月6日发射仅推迟了4天,也就是说在4天之内必须给出火箭能否发射的明确结论和解决所有问题。 面对巨大的责任和压力,面对中央领导“要确保质量,不留遗憾,确保成功”的指示,黄总、刘总还是斩钉截铁地做出抉择:“1月10日可以发射”。 21世纪中国航天第一飞就是意义重大的“神舟二号”的发射。千钧系一箭啊,为了发射成功,这支讲政治、讲大局、讲团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在新旧世纪更迭的时刻,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场争时间、保质量、求成功的决战打响了。这既是神圣的使命,更是空前的考验。 火箭是非正常受力,要保证质量,有多难?不留遗憾、保证进度,谈何容易?把逃逸塔和船罩组合体分解、全面检查和测试,工作量有多大?但是,没有什么困难能阻挡中国航天人进军太空疾疾前行的步伐,没有什么重负能压垮中国航天人钢铁铸成的肩膀。他们要把群山倒海般的难题化作排山倒海般的发射。 2001年1月1日,试验队员们按照领导的决定和部署,已经各就各位,紧张而有序地工作起来。他们要用过硬的工作质量来实现对自己的承诺:“为了这次不同凡响的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再苦再累,我们都不怕,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们也拼了!” 刘竹生总师、荆木春副总师白天亲临现场指挥处理工作,晚上组织讨论和反复研究有关的技术问题、确定技术方案、组织编写和审查评审报告,每天都工作至深夜。火箭总体设计部的王小军主任、张智主任设计师等,为了分析故障和编写评审报告,每天都工作到凌晨两点以后。为了确定火箭的碰撞过程和变形程度,他们还要对火箭与平台的间隙反复测量、计算,为了解决碰撞过程中的一个技术难题,他们在垂直厂房各层工作平台之间跑上跑下,直到找到满意的答案。经过4天夜以继日的工作,一份50余页的《碰撞后火箭受损结果分析及处理措施》报告呈现在领导和各级专家的面前,他们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4天后,奇迹真的出现了——长征二号F火箭昂首耸立在发射塔架,“神箭”再展芳容。 “神箭”超低温发射 2002年12月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寒风刺骨,滴水成冰。一场罕见的大雪后,发射阵地的气温竟降到了零下27℃。二三十年不遇的低温下发射,对屹立在发射塔架上的长征二号F火箭和全体参试人员都是一次极为严峻的考验。按有关文件规定,低于零下20℃火箭不能发射。因为低温对火箭发射有诸多不利影响,容易导致密封件失效,引起加注后燃料泄露。此外,还会引发管路堵塞、影响电缆插头接触效果等问题。 12月28日,离“神舟四号”原定发射日期越来越近了。“神舟四号”能否按预定时日起航?火箭能否超低温发射成了上上下下关注的“焦点”。为了保证火箭安全升天,从早晨8点直到深夜12点,围绕“低温”各路决策者们开了大大小小的7个会,研究、制定发射前火箭的保温方案,晚10点,试验队的干部会上,吴燕生院长和黄总指挥分别动员和详细部署为火箭保温的工作,要求大家做好打一场特殊攻坚战的充分准备。 于是,队员们连夜加班,各系统详查,“到底我们的工作中还有什么没有想到?”12月29日早,一项项为适应低温环境而采取的措施都被写进了技术文件,一切让火箭保持“体温”的办法都用上了。给固体发动机贴泡沫塑料,用60床棉被包输送管路,对供气、加注系统进行认真细致的气密检查等,甚至为了解低温情况下火箭推进剂的具体状态,还模拟了推进剂的受冻状况…… 12月29日的船箭功能联合检查结果,“一切正常”!再次证明了“神箭”的“耐寒”和“经冻”。12月30日凌晨,“神箭”在人们的期待中壮丽起飞。 携山揽海,边塞歌行,牵黄擎苍,神箭英雄。“神箭”的研制者们,在取得四战四捷的佳绩后,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亲手把中国的航天员送上太空,亲眼看到中国的航天员平安飞向太空并返回地面,这将是他们一生的骄傲。他们相信,这一天的到来已经不远了。此时此刻,他们也深知未来的路依然很长,依然要不懈地搏击,他们的步伐也依然坚定,中华民族实现遨游宇宙、探测深空的美好梦想指日可待。 “神箭”升空冲碧宇,“神舟”入轨傲苍穹,一路长征通万里,五星辉映耀千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