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副部长:共享信用信息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18日06:20 新华网 | |
5年时间,如何建立起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全国整规办主任、商务部副部长张志刚对此发表见解——— 刚刚闭幕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今年我国已明确提出要用5年左右的时间,建立 信用体系建设是整顿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记者:为什么市场违规欺诈行为屡打不绝,我们应该如何处理治本和治标的关系? 张志刚:整顿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永恒的主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做好这件事情,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近几年来,我们开展了数十个专项整治,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整顿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应致力于建立长效机制,信用体系建设就是重要的治本之策。 大量信用信息没有充分向社会公开,是当前制约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瓶颈 记者: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 张志刚: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必须解决市场主体信用信息不对称问题,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公开并传播失信者的记录,形成社会联防,使失信者付出沉重代价。目前,我国大约60%的信用信息掌握在政府各部门手中,但这些信息一般都不向社会公开,一方面造成信用信息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和各类信用中介组织,得不到需要的信用资料,很难开展信用管理和相关服务。公开信息应有相应法规依据。因此亟需加快信用立法进程,解决公共信用信息依法公开和共享问题。 记者:如何才能加快我国信用体系的建设,改变目前滞后的局面呢? 张志刚: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是影响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治本之策的重要问题。但社会信用体系是一个综合的体系,覆盖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涉及法律、道德、管理、服务、信息等许多方面。需要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并研究制定国家统一的发展政策。现在各地各部门积极性很高,都在建自己的信用数据平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问题已十分紧迫。否则条块分割、多头建设和重复建设,软件不能兼容,标准五花八门,会影响全国征信体系(即:信用信息的征集体系)的构建以及社会信用资源的共享,加大今后整合工作的难度。 通过对守信行为的褒扬和对失信行为的有效防范和惩戒,推动形成经济活动的正常秩序 记者: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运行机制和基本框架应当是什么样? 张志刚:党的十六大提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新一届政府刚组建,就做出了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部署。在今年4月召开的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会议上,国务院领导提出要用5年左右时间,建立起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 社会信用体系以信用信息能够依法公开和有效传播为媒介,以信用服务机构和政府有效监管为手段,通过对守信行为的褒扬、对失信行为的社会联防和惩戒,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全面发展。 社会信用主要包括企业信用、个人信用和公共信用(主要指政府行政和司法公信力)等内容。企业信用是重点,个人信用是基础,政府起推动和表率作用。建成这样一种社会机制,需要综合抓好信用道德文化、信用法律环境、市场培育和中介服务、政府监管及行业自律、技术支撑体系等多方面的工作。 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应采用政府推动与市场培育相结合的思路 记者:那么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应该如何发挥作用呢? 张志刚: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既要借鉴国际经验,又要密切结合国内实际,符合政府转变职能的要求。根据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要积极探索政府推动,循序渐进、最终走向市场化的原则。 由政府牵头,动员社会力量持之以恒地开展全社会的诚信教育,使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信用道德文化蔚成风气。 抓紧制定与社会信用体系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配套规章,使信用体系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序推进。 在政府有关部门建立分类管理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形成反映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的内部基础数据,并在各部门之间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向社会依法开放数据资源。 下大力培育信用的市场需求,从政策上鼓励信用服务中介组织的发展,逐步实现社会征信机构为主的市场化运作,形成社会联合征信机制。 加强监管,对于各类征信服务中介组织,政府要制定严格行业监管办法,建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对其执业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 总之,建立社会信用体系,要依靠各方面力量,政府工作的着力点应当是制定规则、搞好规划、整合资源、培育市场需求和服务主体、加强协调监管、提供基础服务、开展持之以恒的社会教育。(记者 刘磊 张音)(来源:人民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