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19日 每日出版飞船总设计师:“下次还可接着用”>>现场目击近距离观察返回舱昨天上午,记者对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进行了近距离观察。外形像一口大缸的返回舱,表面密布着蜂窝状的烧蚀材料,靠近伞舱盖的一面,已被烧黑变糊,但另一面依然保持“本色”,整个大罐没有出现明显变形或磕碰的痕迹。让记者惊讶的是,当飞船返回时与大气层急速摩擦,燃起熊熊火焰,温度高达摄氏1600多度时,飞船的舷舱玻璃虽然已经烧蚀变色,但透过舷舱玻璃,舱内航天员的座椅、摄像头、各种仪表仍然依稀可辨。>> 专家鉴定飞船总指挥袁家军:隔热温控相当有效载人航天工程飞船总指挥袁家军说,现在看来,神舟五号在返回过程时的烧蚀情况非常好,除了迎风面因为与大气层摩擦产生高温被烧蚀外,返回舱其它部位基本保持原样。此外,当返回舱外温度高达摄氏1600多度时,舱内温度始终保持摄氏20多度,这也说明神舟五号返回舱的隔热温控系统相当有效。相信大家都已在电视上看过神舟五号的完美着陆画面。当飞船像一团火球,以每秒200米的速度撞向大地时,引导伞、减速伞和主降落伞依次打开,逐渐将飞船下降速度减至每秒6到8米;飞船离地1米时,位于舱底的缓冲发动机启动,它产生的向上推力“托”着飞船缓缓下降,顺利实现“软着陆”。这是回收最顺利一次“神舟五号飞船的回收是最顺利的一次。”载人航天飞船总指挥袁家军介绍说,首先,飞船上1200平米的主降伞在着陆后完好无损。另外,从外形看,返回舱的密封大顶没有变形,这说明飞船着陆时缓冲发动机工作正常,飞船着陆良好。飞船返回舱的落点之精确也让袁家军自豪不已。他透露,神舟五号返回舱实际落点与预测落点只差1公里(此前报道为4.8公里数———编注)。飞船降落之“精确”,以致在预定地点盘旋等候的直升机上,搜救队员能亲眼看见返回舱落地的整个过程,根本不需进行搜索。正因如此,所以当飞船返回舱着陆缓冲发动机点火后,只用了一分钟,回收队员就赶到着陆现场,整个回收相当快捷顺利。飞船总设计师戚发韧:下次还可以接着用和火箭一样,神舟五号飞船上也有一个黑匣子,记录着飞船飞行过程的各种参数和数据。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韧说,从各种数据来看,飞船舱内的温度、湿度、压力控制都非常好,舱内各种仪器和设备基本完好无损。为载人飞船花费了半生心血的戚总显然对神五飞船有些恋恋不舍,他说:“开个玩笑,神舟五号的返回舱下次还可以接着用。”据悉,稍后,设计人员还将对黑匣子中的数据进行详细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