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办校教师工资比公办校少 教师待遇因“企”字打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20日10:17 黑龙江日报 | |
本报记者 董晓峰 企办校教师曾吃过“皇粮” 今年8月,哈市一些企办校退休教师做了一项调查,内容是哈市除铁路局和平房区之外的所有国营企业所属的学校女退休教师平均教龄和退休月平均工资情况,调查结果是平均教 建国初期,由于财力有限,我国提出企业办学和社会办学两条腿走路的方法。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各级政府要求5000名职工以上的企业必须办学校。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社会中小学已经不再接受企业职工子弟。这样,大批师范院校毕业生、公办学校选派教师都成为了当时企办校的教师,教育局为支援企业办学将公办中小学教师整体划拨到企办校任教,他们成为发展企业教育、培养企业职工后代的早期教师和企业学校的创始人。在当时为减轻政府办学负担,发展教育事业,起到了巨大作用。他们的身份也变化了———人事关系由教师变成了企业的干部,工资由财政拨款变成了由企业发放。 满怀一腔热血奋战在教育一线的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若干年后,他们当初认为无悔的选择,竟给他们带来了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巨大伤痛。 教师法不适用企办校教师? 哈尔滨电机厂电工中学的王老师和爱人122中朱老师都已退休,职称都是中学高级,但退休金却差了一千余元,王老师每月780元,朱老师是1870元。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当年王老师去了企办校任教。进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企业不景气,按工厂职工标准开工资的王老师,工资一直没有涨动,而属于公办教师的朱老师却随着教师工资普调连连上涨,并且在省、市陆续规定的各种津贴和补贴的兑现后,夫妻俩在职时的工资就逐渐拉大差距,等到1999年两人都退休时,退休金数额就大不一样了,而且朱老师的退休金还将有随工资普调而上涨的机会,而王老师就没有了。 和王老师夫妻俩情况相像的有很多。船厂中学的赵老师和在39中当教师的妻子都是2000年退休的,赵老师现在的退休金不到500元,但妻子每月都能领到1600余元的退休金。对此,赵老师不明白:妻子的工资达到了《教师法》规定的:“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的要求,但同为教师的他,却为什么没有得到《教师法》的保护呢?他曾问过单位领导,领导的回答是厂子只有工人和干部之分,没有教师工资标准。但当他又说出《教师法》第二条规定:“本法适用于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时,厂领导又说,厂子效益不好,没钱,你找教育局吧。而教育局的人又说,工厂给你开工资,这事你得找工厂。在几个回合之后,赵老师苦叹,空有《教师法》,但却保证不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津贴和补贴不在教师工资之内? 一个企办校里,既有企办教师还有公办教师,这在全国都是少有的。在平房区所属的20所企办校里都是这种情况,这些学校里有1600余名公办教师。虽然是公办教师,但他们的工资待遇却和公办校的教师差很多。他们戏称自己是“后娘”生的。 据国营东安发动机制造公司所属142中学退休教师何日升说,同在平房区,同为公办教师,但工资却不一样。自1993年,区里就开始拖欠国家规定的教师工资中的各种津贴和补贴,如交通费、水费补贴、电价补贴、燃气补贴等,他粗略地算了一下,已经拖欠3000多元。 对此,平房区教育局陈局长说,平房区的公办校都在平房镇和平新镇,按照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原则,教师的工资都是由镇级财政预算内资金拨付的,工资中不包括各种津贴和补贴,津贴和补贴是由镇财政预算外节余资金发放的。而企办校的公办教师的工资是区财政拨付的,因津贴和补贴不包括在工资之内,应由所在企业给付。 津贴和补贴真的不在教师工资之内吗?记者在由国务院批准施行、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上看到,津贴和补贴是工资总额的六个组成部分之一,包括支付教师的教龄津贴、班主任津贴、水电补贴等。1994年国家统计局37号文件中,又将上下班交通费补贴纳入工资总额中。《教师法》规定,教师工资由各级财政支付,必须及时、足额、全部发给教师,不得拖欠。 企校剥离半路夭折 原哈市教育局高中处处长李应天介绍,企办校和公办校教师待遇差距的拉大主要原因是企业效益不好,无法兑现国家规定给予教师的一些工资和补贴。前些年,因为一些企业倒闭、被兼并,企校剥离势在必行,政府陆续接收了电表厂、化工厂等企业的二十几所企办校,这些企办校教师的身份也由“企”改成了“公”。企业黄了,这些企办校教师反而因祸得福。 李应天说,因为哈市的大中型企业很多,政府无力拿出足够的钱把全部的企办校都接收,因此企校剥离没有进行下去。 曾经历欲企校剥离工作的哈尔滨轴承厂高中退休校长焦女士说,当年,一直嚷着要搞企校剥离,他们当时都很兴奋,但后来有关部门说,要让企业拿出一部分钱。当时搞企校剥离的目的是减轻厂子负担,但却让厂子拿钱,结果,企校剥离没搞成。焦老师认为当年企业为政府承担了办学的任务,工厂在辉煌的时候,为政府作出过很大的贡献,现在工厂不景气了,政府应该替企业减轻一些负担。 李应天说,解决这个历史遗留问题的关键在于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领导必须足够重视,不能回避,不能拖。应该拿出一套可行方案,妥善处理。 老工业基地改造是教师们的希望 事实上,政府和人大代表们都关注过这个问题。哈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李继琦提出过“企业教师的工资待遇问题”的议案,“希望哈尔滨市政府按《教师法》解决”。2002年6月,哈市市委、市政府信访办将“我市企办教师迫切要求解决‘同工同酬’问题”的要情专报,呈交给了市委、市政府主管领导。2002年9月,召开了“关于研究企办校教师有关待遇问题”的市长办公会议,形成决议:由经贸委、教育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妇联等有关部门共同研究提出意见,联合向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积极反映,争取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目前正要进行的老工业基地改造,让哈市2000余名企办校退休教师看到了希望,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子弟中学退休教师郭老师说,老工业基地改造,势必要解决企办校的问题,涉及到企校剥离和在职教师、退休教师,这是一个喜讯,这个问题不能再拖了。但她又很担心,因为2002年4月国家六部委颁布的267号文件规定:“企业学校移交给当地政府,学校人员移交,以移交前在职人员为基础”。就是说,移交时不包括离退休教师,这对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企办教育事业的企办校退休教师,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她和所有的企办校退休教师都希望,在企校剥离时,不要忘记他们这些为教育事业贡献了一生的人。(生活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