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洋女婿太婆“狂”啃英语 不输年轻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20日11:31 新华网 | |
“我喜欢大家叫我Grace!”骆凤雏老人的脸上闪动着孩子般纯真的表情,“这是我的英文名字,我很喜欢这个词的发音。”这位曾经从事行政和教育工作的老人,对英语学习的执着与热情,感染着每一个与她相识的人。 初见洋女婿险些成“哑巴”回忆开始萌发学习英语的动机,骆老忍不住开怀大笑起来:“我的洋女婿起了关键作用!”原来,骆老的小女儿嫁了个名叫汉斯的德国小伙 那还是在13年前,当骆老得知小女儿找了个外国男朋友时,着实被吓了一跳。“洋女婿”第一次登门拜访,一开始双方都显得十分拘谨。“我们各坐在桌子的两边,汉斯的面前放着德英、德汉词典,我的面前放着汉英、英汉词典。我靠着小时候念书时的一点英文基础,边翻字典边和他进行艰难的交流,那个场面别提多可笑了!” 自编口语辞典克服记忆障碍 1998年,骆老进了成都一所学校的英语培训班学习,但培训班的几堂课完全不能满足她求知若渴的心,她花了大量时间自修,总结学习经验,凭着一腔热情与苦中作乐的精神坚持了下来。街上看见的,电视中学到的,老人全部用汉语注释后记在专门的本子上,随身携带,随时温习。如今老人已经有无数个写得密密麻麻的小本子。 有一天,正在整理记录本的骆老,看着不同类别的词汇,突然萌发了将其分门别类的想法,“如果把英语日常用语以汉语拼音顺序排列,以后要找单词只需先查汉语词语就方便多了。”骆老于是开始构思自己的汉英辞典并立刻付诸实践。经过无数次的修订、更新,骆老将辞典定型为《生活常用英语口语小辞典》。 “我还在对《辞典》进行不断的完善,”骆老说,“这是我自己的学习总结,不过我希望能够与所有的英语爱好者分享切磋。” “新新老人”不输年轻人 今年国庆,骆老随同老伴儿外出旅游,路经三峡的时候结识了几位外国朋友。“当时他们在问路,但周围没有人听得懂他们说什么,于是我主动上前去询问‘MayIhelpyou?’(我可以帮助你们吗?),”老人的眼中流露出一丝调皮和满满的自信,“当时周围的人都吃惊地看着我,我却很镇定,我才不怕说错话丢丑呢!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勇敢!” 骆老有一个心愿,就是可以将中国美丽的山川风景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介绍给更多的外国朋友。“我现在苦于自己词汇的匮乏。”老人打开自己的电脑说,“你看,前几天我刚刚安装了一个背单词的软件,可好用啦。”这位走在“e时代”流行前沿的“新新老人”有着不输年轻人的超强接受力。(记者/丁蓉冯雅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