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资本流动何时松绑? 长三角金融区呼之欲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21日04:47 新华网 | |
苏浙沪三地之间,资金流动可谓汹涌澎湃。但是,由于现有银行体系约束,国内银行不能在异地城市开展业务,银行间信息封闭,跨区域同业联行交换困难 不久前,南京金盛大卖场到上海开出一家连锁店“上海金盛好来福大卖场”,集团财务总监碰到一个麻烦:在偌大一个上海竟贷不到款。按他的说法,在南京,各银行对集团放贷是争相“投怀送抱”,上海的金融机构却一口回绝:“不能贷,连集团异地担保也不行。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上海企业对外省市投资总额中,投到苏浙两地的占比为63%,其中投资工业和商业分别占到77%和30%;反观苏浙两省,在外省市对沪投资总额中占比也达到31%,其中投资商业占比达35%。苏浙沪三省市之间,资金流动可谓汹涌澎湃。但是,由于现有银行体系的约束,国内银行不能在异地城市开展业务,银行间信息封闭,跨区域同业联行交换困难,成为国内银行不能进行跨区域资金流动的重要障碍。很多企业到异地投资发展的同时,大都会碰到像南京金盛的尴尬。企业界和银行界不少人士都呼吁,要给资本流动“松绑”。 异地贷款需求旺盛 南京金盛最终在交通银行上海分行获得了贷款。今年3月,交行上海分行业务部总经理万家禄专门去了趟浙江,走访了舜杰、五羊、银帮等三家在长三角小有名气的建筑企业董事长。万家禄说:“3家企业开口要借贷,各自起码都在一个亿以上。他们要这些钱,全是用在上海的项目。要到上海打天下,仅靠自己带过来的一两个亿是‘玩’不大的,现时的苏、浙民营老板们迫切需要上海银行业的扶持。” 资本松绑势在必行 看到这片新市场的不止是交通银行一家。工、农、中、建等很多中资银行及外资银行也意识到方兴未艾的长三角经济正孕育着无穷的金融商机。 上海银行作为上海城市的商业银行,这几年紧盯着长三角市场,一直把跨区域经营作为银行跨越式发展的目标,预计今年会取得突破性进展。实际上,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的在沪机构都叫上海分行,都是瞄着服务区域市场的区域中心行地位。 农业银行浙江分行原行长蒋志华也极力希望能够把服务范围拓展到长三角市场。浙江农行多年来培育了正泰、德力西、传化、雅戈尔等“黄金客户”,但这些企业目前不少已经把业务拓展到了浙江以外地区。由于行政区域的限制,浙江农行无法提供始终如一的服务。 蒋志华的另一个担忧跟外资银行有关。很多外资银行的服务跟着跨国公司发展,跨国公司到哪,银行服务就迅速跟进。按政策,外资银行在中国的业务发展不会有地域区划限制,中资银行与之相比,竞争力有限。 交行上海分行也许是资本“松绑”的先行探索者。其异地贷款模式有两种:一是利用上海分行有做大项目的经验,本行系统内与兄弟分行联手做贷款。比如,上海与镇江交行合作争取到了台湾嘉兴水泥项目,与嘉兴分行合作“嘉兴开发区项目”。二是银团贷款。交行上海分行是上海BP项目18亿美元贷款的牵头行,还与南京分行联手达成扬子巴斯夫项目15亿美元银团贷款,结果上海交行贷款份额达12亿元,南京交行份额为4.8亿元,所有跨区域融资结算在当地交行。 而工、农、中、建四大行要这样做,都是由各自在北京的总行牵头与项目所在地分支机构协调,缺少一个覆盖一片经济区域的区域中心行机构。 长三角金融区呼之欲出 据上海市有关部门披露,迄今为止,《财富》500强企业已有300多家进入上海,100余家在上海建立起跨国研发中心,70余家在上海设立了地区或中国总部。国内企业也不含糊,刘永行的希望集团、王均瑶的多元化产业等一批企业,都在向这里集聚。家电行业动作最大,仅仅1年,海尔、春兰和长虹都把技术总部迁到上海。 无论是跨国公司还是国内企业,他们的决策,包括厂址选择、布局、配套选择、投资安排等都是将长三角作为一体来设计的。但是,很多国内企业都会遭遇南京金盛的“尴尬”。上海金融服务还没有成为区域中心,无法与企业总部的战略拓展同步进行。 有专家指出,在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等生产四要素中,劳动力、土地、技术很快就可以实现,但是更多企业家在观望资本的自由流动。在这个意义上说,长三角金融区发展的滞后将制约上海的辐射功能、龙头作用。落户上海的各跨国公司总部也不得不在长三角四处出击,打拼市场。但毫无疑问,长三角经济要发展,离不开长三角金融业的融合。(文/韩国飚 草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