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准自建私宅 却成违建被拆(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21日09:01 南方都市报 | |||||
获准自建私宅 却成违建被拆 白云区原新市镇违规发放宅基地使用证并称“不会有问题”,平沙村28户村民损失惨重未获赔偿事件概要 白云区新市街棠涌村委第七经济社(又称平沙村)的村民为了改善居住条件,经过申请并缴纳了相关费用后,在2000年从当时的新市镇政府领取了宅基地使用证。但是,证上注明的发证日期却是1996年,当时早已过了宅基地使用证规定的两年的有效期。村民相信了镇政府“全镇都是这样,不会有问题”的解释,于2001年6月陆续动工建房。 2001年7月,白云区城管以宅基地使用证过期为由,向最早动工的三户村民发出《责令限期停工通知书》。这三户村民暂停施工一段时间后,见无人再过问,又继续动工,并且没有把白云区城管的《通知》传达给其他村民。至去年年初,建成的新楼已达28幢。 白云区城管根据相关规定,认定这28幢建筑属于违法建筑,将其拆除。随后,涉嫌违规发放宅基地证的原新市镇国土所负责人也被查处。钱房两空的村民问:谁该为他们的经济损失负责呢? 50岁的潘信高站在一大片只有乱石杂草的废墟上,指着脚下说:“这儿就是我的家,四层半的楼房啊,说没有就没有了!”这是2003年10月10日,距2002年2月6日房子被拆除已经足足一年零八个月了。老潘说,这一年八个月中,他已经不知道来这片废墟上转悠过多少次了。和老潘一样经常来此转悠的还有另外27个家庭,他们在同一场违章建筑拆除中失去了刚刚建好的家园。他们的房屋涉嫌违章的理由是:建房时所用的宅基地证早已过了使用期限。 决定搬迁 86户紧缩在“孤岛”上 潘信高所在的白云区新市街棠涌村委第七经济社(又名平沙村)是位于广州市西北角的一个自然村。该村完全被其他村镇的耕地所包围,东面又被京广铁路阻隔,进出极不方便。几近封闭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使得该村的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周边村庄。2001年,全村人均年收入仅700余元。 经济的落后、用地面积的有限以及当初建房时的无规划,使得该村目前的居住环境比较恶劣。10月10日,记者在走访平沙村时,发现通往该村的是一条仅两米多宽的坑坑洼洼的泥沙路,村民告诉记者,这样一条路也是不久前才扩建的。 记者看到,该村如一个孤岛般被四围的农田包围。该村潘社长告诉记者,86户人家就紧缩在这一个小小的“孤岛”之上。 该村房屋建筑大多显得非常破旧而凌乱,其中不乏阴暗潮湿的砖瓦房和低矮的屋棚。由于没有排水设施,村内污水横流,引得苍蝇蚊子到处乱飞。村民告诉记者,下大雨时低矮的旧房都会被淹。村内多数道路只容一人通过,横七竖八,如蛛网一般。潘信高说:“我们都怕,万一失火了怎么办。” 300人决定搬出旧村 记者在广州市城市规划局白云区分局今年2月11日下发的《关于平沙新村(原棠涌七社)建设用地问题的复函》(穗云规复「2003」36号)中也看到这样的表述:“平沙村旧村残破,村民居住条件急需改善”。该村一位治安员告诉记者:“我当兵走前是什么样回来还是什么样,我们村20年不变。” 潘社长告诉记者,现在的村庄已经不具备改善居住条件的基础了,看着周边村庄的巨大变化,他们全村近300人下定决心要搬出旧村,而选择的新村址就在旧村东北约200米外的空地上。 领证建房 五年办好宅基地证 潘社长告诉记者,他们早在1995年就向棠涌村委提出在选好的空地上建房的申请,并且也请了专业的工程设计公司为新村设计好了图纸,图纸也报请了当时的新市镇政府审批。 记者在潘拿出的一份施工图纸上看到,该图纸上注明工程名称为:广州新市镇棠涌村私人住宅,图纸上有“同意按图施工”的签字,签字时间是1996年5月8日,所盖图章为“广州市白云区新市镇人民政府”。在潘出示的另一份落款日期为1996年的“镇私房报建表”中,生产队、村委会和镇政府的审核意见栏也一律注明是“同意”。 但是,潘社长又说,由于当时村民生活困难,无力缴纳办理宅基地使用证所需的报建费、设计费等费用,所以,宅基地证一直没有领到。直到2000年,该村86户人家才交齐了办理宅基地证的相关费用共45万多元。记者看到,潘社长拿出的三份白云区新市镇棠涌村民委员会统一收据注明的日期分别是1998年12月30日、1999年10月22日和2000年11月20日。该村出纳何女士解释说,他们按照办理宅基地证的程序,先在1998年交钱取得房屋设计图纸,然后在1999年拿着图纸并交钱申请宅基地证。个别村民因凑不齐钱,拖到2000年11月申请。潘社长说,他是在2000年年初才拿到该村多数村民的宅基地使用证的,少数迟交钱的村民更是晚到了2000年底。 日期错误噩梦开始 记者注意到,在所有村民出示的宅基地证上,发证日期却一律是1996年5月。对此,潘社长解释说,当时虽然注意到发证日期填写的是1996年,但是被告知整个新市镇发放的宅基地证都是1996年的,加上终于能够得到这个梦寐已久的证件,心里只顾高兴,因而,当时并没有人对此提出异议。 但是,平沙村最早动工建房的28户村民的“拆除噩梦”恰恰就是从这个小小的日期错误开始的。 新房被拆 城管通知无人理会 2001年6月,包括潘社长在内的该村三户村民最早开始陆续在新村址上打桩动工。7月,在此巡查的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白云大队的工作人员发现此处在施工建房,并发现了建房者所用宅基地证是1996年颁发的,早已过了两年的使用期限,因而向其发出了《责令限期停工通知书》,让其停工补办相关手续。 潘社长等三户村民在大约停了3个月后又开始继续动工,并且没有把城管部门要求停工一事传达给其他村民。对此,潘社长的解释是,“停工的两三个月中,也无人再过问,以为不会有什么事儿了”。 进入10月,更多村民开始施工建房,一时间,新村址上热火朝天,一片繁忙景象。到2002年1月初,已经有28栋崭新的楼房拔地而起。正在他们加紧施工,准备在新居中欢度春节时,1月4日,又一份《责令限期停工通知书》被送到村内。这次,每户村民都知道了。但是,他们自信自己花费时间金钱从“正当途径”得来的宅基地证不会这么地不堪一击,况且,大多数房屋此时已经到了收尾阶段了。因而,施工继续进行。 含泪目睹新楼拆除 1月21日,白云区政府召集所有村民开会,传达区政府的指示,要求25日前全部拆除所有违章建筑,否则将强行拆除。这次,平沙村民才感到了真正的恐慌。潘信高告诉记者,在当天的会议现场,就有人哭出声来了。亲手拆除自己新建的房屋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很痛苦的事,28户村民又在不停的交涉申诉中与白云区城管僵持了两个星期。 2月4日,离马年春节还有一周,白云区城管终于开始了强制执行。当天,白云区城管执法大队联合白云区政府、公安局、法院、工商局、新市镇政府共同执法,甚至还出动了防暴警察,医院的救护人员也在旁随时待命,再加上雇请的拆除民工,七八百人围住了平沙新村的28幢楼房。8台勾机和几台推土机也开始在轰鸣中工作。如此大规模的行动引得附近村庄足有一两千人前来围观。“当时的情景让人心碎!”潘信高说。 平沙村的村民用相机记录下了当日的镜头。在地上哭做一团的女人、齐刷刷拦路下跪的村民、双目紧闭被人往外抬的老太太,以及楼房未拆除前拔地而起的“英姿”。 55岁的村妇黄敏好圆睁着含泪的眼睛告诉记者:“我的房子硬啊,第一个开始拆的,硬是最后一个倒下的。勾机拉断了3根钢筋都没(把房子)拉倒啊!” 2月6日,28栋楼房全部拆除完毕。部门声音 白云区城管:于心不忍但依法必须拆除 10月13日,记者走访了白云区城管综合执法大队。该队罗政委及平沙村拆除事件的具体负责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城管负责人的讲述基本印证了村民所述整个拆除事件的过程。 罗政委告诉记者,按照相关规定,宅基地证的有效使用期限只能是两年,超过两年再建一律属于违章建筑。这一点在宅基地使用证的说明上有明确规定。而且,当时正在广州市“三年一中变”的大背景下,政府在花大力气改善城市面貌,他们更要严格执法。 记者在平沙村民出示的宅基地使用证上也看到,该证“说明”第5条注明:经批准使用宅基地,由发证日期起两年内不使用者,本证无效。 罗政委说,他们也了解到平沙村的经济状况比较落后,村民建房很不容易,所以,拆除之前非常慎重,多次开会讨论此事,并请示了上级部门。但是,最终得出的结论还是,28幢楼房的确属于违章建筑。根据《广州市城市规划条例》第六十三条和《广州市违法建设查处条例》第八条的规定,必须予以拆除。他们这是在依法行政。对于当地村民的遭遇,他们也很同情,拆除的时候其实也于心不忍。但是,只要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变,以后遇到的违章建筑依然要拆除。 对于该村村民实际拿到宅基地使用证的时间远远晚于证上写明的发证时间一事,罗政委表示,村民如果有冤屈,可以去追究相关部门的责任,但他们执法只能尊重眼前的证据与事实。 白云区纪委:原新市镇国土所长已被查处 正是村民手中被执法人员作为证据与事实的一纸薄薄的宅基地使用证,直接导致了他们的房屋拆除悲剧。在采访中,村、街道、区政府的相关负责人都向记者透露,按照广州市的相关规定,从1997年开始,镇级政府已经无权发放宅基地使用证。原新市镇国土所的负责人因为涉嫌向村民违规发放宅基地证,已经被依法查处了。 10月14日,白云区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证实了这种说法。但是,她只是承认原新市镇国土所的所长已经被查处了,但是否直接因为平沙村28户拆迁户的宅基地使用证的问题,以及案子的具体进展情况,她则称不便透露。村民心态 卖菜攒钱建房,损失谁赔? 新市街党政办主任:我们不应负任何责任 白云区政府信访办一名科长:不好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28户村民几乎没有人关心这名国土所长的法办与否,他们关心的只是,横在眼前的经济困境和生存现实如何解决? 向谁索赔?村民茫然 10月14日,记者到新市街道办了解情况。该街道党政办公室的方主任告诉记者,给平沙村民发放过期的宅基地证的是原来的新市镇政府。在2000年撤镇变街的过程中,新市镇被分解为5个街道办,他们是其中的一个。原来的新市镇政府已经不存在。他们只不过是接管了平沙村而已,对于原来镇政府所做的事情他们不应该负任何责任,也不好做什么评价。 同一天,记者又走访了白云区政府。该区信访办的乐科长告诉记者,白云区政府对这28户的问题非常重视,多次专门开会制订相关措施,包括重点扶持平沙村、帮村里修路、想法安置该村人员的就业以及为特困家庭发放每月200元到700元不等的生活补助等。记者问有专门的针对这28户的措施或者补偿吗?乐科长说,没有。对于该由谁来承担错误的宅基地证导致的村民经济损失的问题,乐科长说不好说。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也曾看到平沙村的拆除户们讨论应该找谁要求经济赔偿的问题。有人说是城管,但随即就被否认,因为他们现在也明白城管是依法拆除的;再有人说是新市镇,但新市镇已经不存在了;发放宅基地证的国土所负责人吧?但人家已经被查处了;区政府呢?仿佛与此事离得又太远了一点。答案一个接一个地被否定,村民们互相望着对方,一时之间竟显得非常茫然。 努力种菜弥补损失 平沙村潘社长告诉记者,该村无任何工业,全村人都是靠种菜为生。为了建新房,不少村民都是拿出了自己全部的积蓄,甚至为此借了不少的债务。 村民潘信高的楼房建了四层半,共20间房子,花了16万元。潘的妹妹成家后一直在外面租房,弟弟则一直在村内住低矮的瓦房,“一辈子没尝过住楼房的滋味”,但每人又都没有足够的钱来建一座像样的新楼。于是,潘的弟弟和两个妹妹三家合建了一幢楼房。但是,现在却不得不又住回瓦房和出去租房,并且面临更大的经济压力。 村妇黄敏好的房子因为已经装修过,总共花费近30万元。黄在7年前死了丈夫,一个人带着5个孩子生活,现在还有一个孩子在读中学,但时刻有辍学的危险。黄拿出自己积攒的20万,又借了9万,盖完房子已经身无分文了。“本想着把房子建好租出去,可以使经济压力得到缓解,可如今……”55岁的黄挤着眼泪说。 据了解,村民所建房屋花费以十五六万元居多。如今,面临更低的经济起点,平沙村民除了“更努力地种菜”以外,就是希望能得到一些经济方面的弥补。 早在房屋拆除时,白云区政府就表示考虑到该村村民现在居住条件较差,决定区、村拨出130万元为该村按规划兴建农民公寓。拆除之后就已有100万元划拨到该村账户。 平沙村潘社长说,现在该村账户上的确有100万入账,但是,平沙村民至今没有从该账户上拿到一分钱。潘社长解释道,钱是棠涌村委会给的,没有明说怎么用,他至今也不敢动。 棠涌村委一名严姓负责人告诉记者,当时村委把100万拨给平沙村时,曾明确表示,这笔钱不能分给拆除户,只能用于他们村的公共建设。所以,这28户村民至今没有分到一分钱。对于为何要限定100万的用处,他解释说,这又不是村委会的赔偿,分给拆除户,其他村民肯定有意见。 10月13日傍晚,记者离开平沙村时,村妇黄敏好坐在自家的小士多门前说:“我今年55了,一块钱三把的菜要卖多少把才能再攒够30万呢?”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王海涵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杨勤 (报料人:潘先生 报料奖:200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