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壕矿21年未发生一例尘肺病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21日09:19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本报讯在煤矿企业,职业“尘肺病”因其感染几率大、危害严重而被矿工们喻为“职业癌症”。但在重庆市石壕煤矿,由于预防、治理长期不松懈,自该矿1982年建成投产至今,整整21年未发生一例“职业尘肺病”。 预防在先是石壕煤矿治理尘肺病的第一道防线。早在1982年刚建成投产之际,该矿即在新招收的1000多名从事矿井作业的员工们中进行“危害告知”。21年来,该矿始终按照《 抓装备投入上,该矿把2000多万元专项资金投入到矿井有毒有害气体瓦斯、粉尘的治理中,做到防尘设施不到位不生产,员工健康不落实不生产,解决了生产效益与生命健康的矛盾;抓医疗设施上,员工医院专门建立了预防治疗中心,对职业病发病情况实施跟踪监控、跟踪管理,做到一年一复查,五年一普查,实行人人过关斩将,监督到人头,服务到班组;抓宣传教育上,矿工会从《劳动法》入手,建立了职业病宣传小组,深入车间班组向员工宣传职业病的危害性,矿党委宣传部则利用广播电视开展“职业病专题宣传”、“健康知识专题”等宣传活动,形成广播上有“声”,电视上有“影”的强大声势,使职业病宣传教育走进了千家万户,走进了员工心灵。 该矿各级部门还把矿井职业“尘肺病”作为工作的重点、难点,以“关爱生命,关爱健康”的工作重心纳入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采取宣传与管理并重,装备与治疗并重的“双重”教育模式、管理模式、治理模式。同时,还在“职代会”中设立了“劳动保护专委会”,对职业病多发现场进行全方位监控,做到了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抓,解决了领导对职业病的重视,解决了员工对生命健康的认识。 进行专业治理是石壕煤矿治理尘肺病的又一道防线。1986年以来,该矿对矿井有毒有害气体实施了“一通三防”专业治理,采取了抽、排、监测系统进行了全面整治,先后将TF-200型计算机实时监控技术和KJ-25型矿井瓦斯监测系统装备到生产环境中。 如今在石壕煤矿,企业和职工对于治理尘肺病已由“要我防治”变为“我要防治”。职工们说,21年无一例职业“尘肺病”发生,企业受益,职工也受益。(蒲德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