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壮丽的发展诗篇--从数字看上海巨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21日22:13 解放日报 | |
原文发表于2002年9月28日《解放日报》 解放日报报道:十三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十三年,却给上海这座城市带来了令世人为之惊叹、为之眩目的变化。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上海人民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挥笔写下了壮丽的发展诗篇。 本报特邀上海市统计局,为广大读者提供8组能充分反映十三年巨变的数据。让我们透过这些数据来感受上海。 一、经济总量增长2.6倍,人均GDP跨越新台阶 经济总量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关键性指标。1989年,上海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696.54亿元,而到了2001年,已经攀升至4950.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总量规模扩大了2.6倍,平均每年的增速达到11.3%。而上海的人均GDP也水涨船高,从1989年的不足1500美元上升到了2001年的4500美元。根据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上海已经从下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跻身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跨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 经济的全速发展离不开深刻的变革和大胆的创新。13年来,上海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从全国改革开放的后卫移位至前锋,年均发展速度超过同期全国水平2个百分点。一系列率先改革之举开启了上海大发展的闸门:率先开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率先建立国家级要素市场、率先进行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率先推行国有土地的有偿使用、率先实施投融资体制改革……思想解放成为上海巨变的源头活水。 二、三、二、一产业比例“28.8:66.9:4.3--50.7:47.6:1.7”的变迁,折射出上海城市的转型 1989年时,上海还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工商业城市。经过13年的发展,上海已经成功转型为一个经济中心城市。这从上海的产业结构变化中可以得到有力印证:1989年,第二产业可谓独木撑天,它占了整个GDP总量的三分之二;而到2001年时,第三产业已经后来居上,反超第二产业3个百分点。 无须罗列太多的数字,人们可以从所见、所闻、所感当中品出这种转型的剧烈。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崛起的现代化楼宇,正是现代服务业在上海崛起的标志。要素市场、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咨询机构、律师事务所、风险投资机构……云集申城,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商品流奔涌聚散,显示出蓬勃的生机。而工业的转型也同样剧烈。今天成为上海工业第一支柱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在13年前几乎还未起步。2001年,六大重点发展行业(电子信息产品、汽车、石化、精品钢、成套设备、生物医药)实现的产值已经占了整个工业的半壁江山。 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年增长8.3倍,城市建设从还债型向发展型转变 这13年间,上海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2001年,全市的投资总量高达1995亿元,而1989年时仅为215亿元。巨额资金的投入为上海建设经济中心城市搭起了骨骼框架。 如果说在“八五”时期,上海的城市建设主要是还历史欠账的话———缓解交通紧张、改善公用设施等是主攻方向,而到了“九五”和“十五”,则根据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定位,开始了与世界一流水平的对话。“申”字型高架道路完成之后,一个连通长江三角洲的高速公路网已经铺开;63公里“十字加半环”的轨道交通刚让市民初尝现代化交通设施的便利,另外220公里轨道交通又开始大规模地建设;电话交换机容量从1989年的57.6万门扩充到2001年的738.5万门,告别打电话难没多久的市民现在讨论的是宽带、数字电视、移动上网等诸多新名词;浦东国际机场、洋山深水港等一系列枢纽型设施的建设更是大大延伸了上海的辐射半径。 四、吸引外资13年增长高达40.7倍,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6.8倍,经济运行从相对封闭转向全方位开放 今天,外资企业已经成为上海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上海的整车制造业正是由上海大众、上海通用这样的合资企业领军,上海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也离不开上海贝尔、上海西门子这样的企业……13年来,上海累计直接吸收外资合同金额达518亿美元。是上海日益改善的投资环境、不断扩大的开放范围、良好的投资回报率吸引外资近悦远来。 而在外贸领域,随着从外贸专业公司一家垄断进出口到目前“百舸争流”大外贸格局的形成,上海的外贸进出口总额节节攀升,从1989年的78.5亿美元上升到2001年的609亿美元。 开放,为上海带来了开阔的国际眼光和全新的思路。在开放中学习、在开放中进步,上海这些年的巨变与此紧密相关。 五、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从千元级到万元级的跨越,人民生活从温饱型转向比较富裕的小康型 如果问这13年什么变化让市民体会最深刻,那么,生活的变化大概排名首位。彩电、冰箱、洗衣机等早已是家家的必需品,今天的居民消费呈现由实物型向服务型转变的特点,住房、旅游、汽车、信息等市场一片繁荣。支撑消费升级的是越来越厚实的“钱包”。1989年,上海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75元,2001年这个数字提高到了12883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提高了两倍多;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则从1520元提升到5850元。 越来越多的市民已经成为精明的个人投资者。投资渠道中,储蓄是一个方面———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从1989年的1516元跳跃式地增加到22619元;同时,股票、国债、基金、信托产品、房屋……均成为投资的对象,投资理财成了每个家庭的必修课。 六、市区人均居住面积从6.4平方米到12.5平方米,上海正向宜居城市迈进水景住宅、滨江花园、生态小区…… 申城大大小小的楼盘一个比一个精致美观、一个比一个功能齐全,迅速变化的居家条件令上海人几乎要忘却曾经那么窄小的陋室———13年间,上海市民的居住面积几乎翻了一番。 为了缓解长期以来的住房紧张,上海从1995年起每年的住宅竣工量均在1700万平方米以上,住宅建设从单纯追求量的扩张到注重质的提高,这从房屋构成上可以得到佐证———2001年,上海的旧里和简屋面积为1822万平方米,比1990年减少了1368万平方米;而同期职工住宅、公寓、花园住宅的面积则比1990年时增加了3.1倍,达到21171万平方米。一个红火的房地产市场就在这一时期被培育起来,并成为上海市民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七、从一张“报纸”到一个“房间”,上海的绿意浓了 过去,人们在形容上海缺乏绿化时惯常的比喻是,每个人拥有的绿地还没有一张报纸大(1989年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0.96平方米),而到2001年底,上海每个市民已拥有5.56平方米的绿地,相当于一个小房间的面积。赏心悦目的大型绿地,温馨雅致的小区绿地,已经成为上海人的休闲好去处。 大面积泼绿,映射的是上海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变。1998年以来,上海每年的环保投入都在100亿元以上,每个市民都可以从日益变清的黄浦江、苏州河水,日益增多的蓝天白云当中掂量出上海环境建设的力度。迈向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将是一座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八、99到211,每万人拥有大学生数的变化见证了上海科教事业的发 展大学生的称号,在上世纪90年代初时还是一个颇有亮度的光环,而今天可谓比比皆是了。2001年上海每万人拥有的大学生数是211人,比1989年时的99人翻了一番多,上海人受教育水平的提高由此可见。 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上海科教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科技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上海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相当于GDP的比例从1989年的1.37%提升到2001年的1.78%,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科教兴市战略的扎实推进,提升的是我们这座城市的内在素质。 上海市统计局局长潘建新点评 上海13年来所发生的巨变,是实践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结果。抓住浦东开发开放的历史性机遇,上海人民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坚持开创性、坚韧性和操作性的有机统一,不断探索和丰富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发展新路,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事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相信在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以后,上海将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创造新的辉煌。 本报记者李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