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德鲲号远洋拖轮:为航天员筑起生命保障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23日02:49 人民网-华南新闻 | |
本报记者 冒浩文 通讯员 周万里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圆了国人千年飞天之梦。就在“神舟”五号准备升空时,有一支神秘的船队驶向太平洋,其中一艘是交通部南海救助局“德鲲”号远洋救助拖轮。这是继南海救助局“德跃”轮1981年远赴南太平洋海域参加发射远程运载火箭试验后,又一次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行动。 载人航天飞船升空时若发生应急溅落海上时,要迅速予以援救,确保航天员的安全。“神舟”五号发射的海上应急搜救任务由交通部救捞局,北海、南海救助局和上海打捞局共同承担。“德鲲”轮代表南海救助局执行此项海上任务。海上应急搜救任务包括:救捞船舶和随船单位负责搜索、打捞应急溅落在海上的返回舱,接收航天员的语音信息,并根据航天员的要求与航天员进行语音通信;救援航天员,并将航天员和返回舱转运至北京;在转运过程中对航天员实施不间断的医学保障;保障救捞船与北京任务联合指挥所的通信。 “德鲲”轮是一艘集海上救助、海上拖航、海上消防、海上平台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船舶,为确保航天员的安全,必须考虑在高海况的恶劣条件下能顺利打捞溅落在海上的返回舱。“德鲲”轮今年7月奉命北赴上海,加装了高海况拦截臂打捞网装置。该装置由打捞网、拦截臂、龙门摇摆起重机、返回舱座架及操作平台和防碰系统、监视系统等设备组成。同时还加装了HF/VHF测向仪和图像实时传播系统,将救捞现场情况以图像形式即时输送北京任务指挥部、交通部救捞局。 为了使飞船在应急情况下尽快将飞船返回舱打捞上船并救援航天员,“德鲲”轮出厂后立即按训练大纲要求进行紧张的训练试验。一切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训练。训练内容包括返回舱搜寻、打捞作业、航天员出舱与搬运等。“德鲲”轮9月中旬共进行了8次高海况打捞训练,返回舱进网率达100%,在所有参训船舶中是最高的。 9月底,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首长前来视察,就近观摩打捞演练。根据分工,“德鲲”轮负责打捞模拟返回舱的表演。演练开始后,船长余新洪指挥船舶抵达指定位置,指挥长黄景命令展开打捞网具。根据对海上风、流的正确掌握,“德鲲”顶流而上,模拟返回舱准确飘入网具内并被吊起放入座架。整个演练干净利索、相当成功。汇报演练十分成功,赢得了首长和其他来宾一致好评。 “德鲲”船上的指挥长和船长都是经验丰富的海上救捞专家。北京航天医学研究所、广州海军医院派出了医疗专家随船执行任务。船上专门修建了临时医院,设置了手术台等急救设备。根据部署,搜救船队分布在西起连云港东至关岛2000多海里的大洋上,分为A、B、C三个搜救海区,“德鲲”轮置于海上B区近端。“德鲲”轮于10月10日10:00离开上海外高桥码头,12日经冲绳岛北端进入太平洋,13日到达B区指定待命点。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北京指挥中心命令“德鲲”轮返航。全体搜救队员虽然时刻处于待命状态,却没有实施实际救援行动,但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胜利和喜悦的笑容。因为他们明白:不需出动救援就是真正的胜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