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利平:“海归”市长的“从政经”(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23日05:56 新华网 | |||
他曾经是深圳市首届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他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从美国哈佛大学学成归国后,他来到广东一个不起眼的山区小城。四年下来,这位“海归”市长交出了一份令当地百姓满意的答卷——— 在全球最发达国家接受正规的公共管理教育,脑子里装的是先进公共管理理念和改革思路,回到国内面对偏远小城财少债重的现实,还有落后地区的体制性障碍……郑利平所经历的这种反差,令他上任这4年多来交出的答卷显得格外充实,他对政府转变职能的积极思索和创新实践,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不抓经济”的市长 郑利平坐在记者面前的时候,夜色已深。他刚刚参加完建市9周年庆典,见到记者他先把领带解下,以一种轻松、随和的姿态开始了交谈。此时,市政府大楼外的人民广场上,成千上万的云浮人依然沉浸在祥和喜庆的气氛中,久久不愿离去。 “粤西是片处女地,民风淳朴,百姓和干部都很可爱。”戴着金边眼镜、气质儒雅的郑利平就用这寥寥数语概括了初到云浮的感受。但是,他与云浮人的观念撞击也接踵而至。 上任伊始,郑利平就鲜明地提出,政府要着眼于社会、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要重视发展基础工作,要抓政府队伍建设,为社会提供一流的公共服务……他把这一综合发展的设想形象地称为“十全大补”。当时不少干部不理解,认为新市长“没有突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面对怀疑的目光,郑利平没有犹豫。“在美国学习期间,我就有一个很深的感触:那里的市长们不过问企业的具体运作。他们认为,政府行政的着力点是创造一流的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有了好的环境,企业就会来投资,地方也就不愁就业,政府随之就有税收,经济跟着就发展起来了。” 当过企业老总,又是经济学博士 被认为“不抓经济”的郑利平绝非不懂经济。他曾经当过企业老总,又是经济学博士。就读哈佛时,从经济学到政治学,他广泛涉猎,还多次主持专题讲座,向国外的同学介绍中国。他的学业成绩除了一门B之外,其他的都是A。他不读死书,还热心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广交朋友。这种经历,令他的眼界更开阔,也使他对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定位有更清醒的认识和理解。 “领导干部的政绩不仅是GDP增长” 郑利平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工作有自己的理解:“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看重的是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而政府工作则不同,属于公共事务,强调的是社会效益最大化,政府理当通过有效运作公共资源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一方民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在国外进修时,我们就明显感受到,当地政府官员的政绩不仅是经济指标,不仅是GDP的增长,他们更看重社会、经济、文化的综合发展。” 他直言:“作为市长,我的职责就是促进云浮社会经济文化的综合、协调、全面发展。” 反对过多介入微观经济活动 郑利平不仅自己很少干预微观经济活动,对于那些过分介入经济活动的政府行为,也直指其非:“现在有的地方招商,动不动就亮出政府‘五免三减’、‘零地价’的招牌作为优惠政策,殊不知这种对微观经济活动的介入,客观上会造成不公平竞争。” 郑利平不主张公务员三天两头跑企业,更不希望他们陷入“生意场”中。他认为:经济要高效,政府要廉洁,就必须将市场能做的事交给市场去做。 破除行政垄断和行业非法垄断 那么不搞“特殊优惠”,距离珠三角中心城市广州有170公里之遥的云浮,拿什么来吸引外资? 郑利平认为,政府的职责就是要创造一个公平的有效率的竞争环境,让企业自由发展,各显神通。 2001年10月,云浮首先出台了《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行政垄断和行业非法垄断经营的暂行规定》,这是全国第一部地方性反垄断政府规章。 回首当初改革的思路,郑利平难耐激动:“行政性垄断和行业垄断会使投资者却步,阻碍经济发展。”云浮过去吃过这方面不少苦头。比如说,一项实际开支只需要2万元的工程,享有垄断权力的公司竟狮子大开口要价涨到30万。投资客商闻之咋舌,被迫移师他处。 反垄断规章就是针对这类顽疾出台的。郑利平解释说:“反垄断规章的意义在于创造公平竞争。” 财政收入增幅居全省之首 两年来的事实充分印证了这种观点的内在力量———云浮前年实际利用外资增幅全省第一,今年上半年又居第一。今年头8个月,全市财政收入增长38%,市本级财政增长53%,增幅居全省首位。截至今年8月底,云浮已动工的项目和已签合同并获得政府最终批准的项目金额超过240亿元。 把公用事业推向市场 两年前,云浮启动了公用事业改革,城管部门全部退出直接经营,以社会公开招标的形式,把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工作推向市场。结果是政府公用事业管理部门精简掉四个处室,减少了380名职工,每年节省25%以上的开支,城市管理水平却明显提高了,群众更满意了。 政府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 “有些事,不是政府该做的,政府不能越位;有些事,是政府必须做的,政府就不能缺位。”正是根据这样的工作思路,郑利平在云浮广泛推行了旨在解决农村贫困人口问题的智力扶贫工程,安排专款,对农村贫困居民子女实施免费教育。仅去年一年,技校学历教育、两个月的职业技术培训和短期的劳动技能培训三种形式并举,免费培训了3万多人。这项工作坚持3年,云浮的贫困人口可减少一半。 用市场手段解决农民医保问题 两年前的一天,郑利平收到了一封筹不到医疗费的农民求助信。这封信提醒他:云浮每年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农民超过了36000人,占农村贫困人口的20%。郑利平深深意识到政府对此不能撒手不管,但若大包大揽地去管,也确实超出政府的财政承受能力。怎么办?“我们参照国外的通常做法,探寻用市场化的办法来解决”。 从2002年7月起,云浮市有一半的镇在全国率先推行了农村居民健康保险。农民集体参保,可享受集体险的优惠,参保后每月只需交纳5元的保险费,而最高赔付额可达23400元。这是郑利平勤政为民的一项得意之作,也是一次重要的农村医疗保障体制创新的尝试。 “百姓想不到,政府能先想到的,就必须去做;百姓想到了却做不到的,政府也必须去做;社会上有迫切需要而百姓个人却无法做到的,政府更必须去做!”这就是郑利平对政府职能的理解,也是他这几年的从政心得(记者/陈少波刘圣清) 郑利平小传 1961年生于广东,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曾获深圳市“十大杰出青年”、“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称号。1992年起,先后在深圳南山区、深圳外商投资局任职;1996年9月至1998年6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获公共政策及管理硕士(MPA)学位;1999年5月任广东省云浮市市长至今。他擅长绘画,曾先后两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