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报道有点多能是解聘记者的理由?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24日10:02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 |
梁勇 郝建军是《鄂尔多斯广播电视报》的记者,他的敬业精神、业务能力以及人缘有口皆碑。他善于发现问题,敢说真话,采写的许多报道在当地引起了各界的重视,当地农民曾送给他“敢为民做主不怕路艰辛”的锦旗。就是这样一名优秀记者,却被报社以“朋友来往多,影响其他人正常办公;衣冠不整,有损电视报社的形象;批评报道有点多”为由辞退(据 上述三个理由,前两个属生活小节,无伤大雅,并不能上升到“影响其他人正常办公”、“有损电视报社的形象”的高度。相反,朋友来往多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有利于掌握新闻线索。至于衣冠不整,影响报社形象,好像有点道理,换件衣服不就结了?总不至于严重到非解聘不可吧。反过来说,报社的形象难道仅靠衣冠楚楚来树立吗?显然,导致郝建军被报社解聘的真正原因是“批评报道有点多”这一条。 倘若果真如此,确实让人匪夷所思。新闻记者的职责和使命,是要如实地记录和反映所发生的新闻事实,发挥好舆论监督的作用,既要报“喜”,也不能避“忧”。新闻记者采写反面报道,绝不是故意要哗众取宠,一些地方的不良现象较多,一些问题比较突出,这是批评报道多的根源。如果记者对此视而不见,不揭露,不批判,一味地粉饰太平,甚至颠倒黑白,则有违新闻职业道德和良知,这样的记者才应被解聘。 进行正确的舆论监督,是党和国家赋予新闻记者的责任。坚持正面报道为主,决不是不要“负面”报道,而采写负面报道就要触及一些人的利益和伤疤,所以有人总是想捂盖子,干涉记者正常的采访,记者往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有时甚至冒生命危险。目前,在十大危险职业“排行榜”中,新闻记者职业成为仅次于警察和矿工的第三大危险行当。这也可从前几天新华社记者采访河南登封矿难被打的报道得到印证。 我们不能把郝建军的辞退看作是简单的劳动纠纷。我们有必要对郝建军被炒事件进行充分关注,让该事件的真正原因显山露水,以维护新闻记者的正当权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