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酶可邦”关注环保专题 > 正文

解振华:树立新的发展观,大力推动循环经济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25日10:37 新浪网

  解振华局长在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

  首届“绿色中国”大型主题论坛上的讲话

  (2003年10月25日)

  ·解振华

  同志们:

  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要时刻,举行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首届“绿色中国”大型主题论坛,共同研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环境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计,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换届后,吸收了来自文化艺术等许多战线的优秀人才,使促进会充满活力,显示出勃勃生机。首先,我代表国家环保总局对这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大家多年来在环境文化方面所做的辛勤努力表示钦佩和感谢。环境文化继承了五千年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汲取了当今世界文化的宝贵营养,符合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环境文化,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和公共道德水平,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明发展道路的重大措施,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

  刚刚召开的党的第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传统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以“资源——产品——废物”为特点,经济发展速度越快,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越大,最终将丧失发展的基础和后劲。循环经济改变了线性发展模式,呈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技术特征,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发展循环经济是统筹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的客观要求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奋斗,初步实现了总体小康的奋斗目标,国民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用近20年,我们要按照“十六大”的部署实现全面小康,国家将会发生更大的变化。在世界历史上,从来没有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让如此多的人口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的生活,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际行动。

  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四个方面,一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二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更加完善;三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四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是一个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孕育,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环境保护摆上重要位置,每年在“两会”期间,中央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环境保护工作。国家采取了“一控双达标”和重点流域区域城市海域两大污染治理措施,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两大生态建设和保护工程。环保投入逐年增长。1998-2002年,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累计投资5800亿元,是1950-1997年总投入的1.7倍,占同期GDP的1.3%。经过努力,1996年以来,在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的同时,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增长的势头得到抑制,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一些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生态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显著提高。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经济增长快,经营方式粗放,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我国目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出环境自净能力;造成水污染的化学需氧量超过70%,二氧化硫超过60%。环境污染严重。全国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41%,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近海海域赤潮发生次数和面积明显增加。我国城市空气污染处于相当高的水平,约有31.2%的城市空气质量在三级标准以上。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供水不足,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约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生活垃圾和噪声扰民突出,危险废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土壤污染危险严重。环境污染的结构正在转型,工业污染得到一定控制,但仍保持在相当高的水平,城市污染的比重在上升,农业污染还在发展。发达国家上百年出现、分阶段解决的环境问题,我国在快速发展的20多年中集中表现出现,呈现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进一步增强了治理污染的难度。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相当突出。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沙漠和沙化土地总面积174万平方公里,沙化面积每年以3436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每年相当于损失南方一个大县的面积。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安全受到威胁等问题日益突出。总体上看,生态系统呈现由结构性破坏向功能性紊乱演变的发展态势,局部地区生态退化的现象有所缓和,但生态退化的实质没有改变,趋势还在加剧,生态系统更不稳定,生态服务功能持续下降,生态灾害在加重。我国人均占有资源严重短缺,以耕地为例,虽然我国现有土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由于人口过多,人均耕地仅1.59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我国已有666个县突破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面积0.8亩的警戒线,其中463个县人均耕地不足0.5亩,其他资源如淡水、森林、草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1/6和1/2。石油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的11%,天然气不足5%,化石(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只有世界平均的58%。

  到2002年,预计经济总量将达到35-36万亿元,人均GDP超过2.5万元(3000美元),经济年均增长约7.2%,人口将达到14亿以上,城市化率达到55%。按照现在的经济发展势头,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应该不成问题,但如果继续沿袭传统发展模式,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因此,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体现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必须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从循环经济的理论和一些发达国家及我国的实践来看,发展循环经济符合国情,体现了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从根本上减轻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实现环境与资源对经济建设的持续支撑。之所以得到这样的判断,是因为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具有三个重要的特点和优势:

  第一,循环经济可以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单向物质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自然资源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循环经济倡导建立在物质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模式,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延长产品和服务使用寿命、使废物再生资源化等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流动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少产生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末端处理。排放强度(污染物排放量占GDP的比重)是反映经济与环境协调程度的重要指标,我国的排放强度处于相当高的水平,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分别为16.6、18.5,分别是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8倍和9倍。这反映了我国能源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不高。只有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提升高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水平,才能降低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

  第二,循环经济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传统经济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增长,忽视了经济结构内部各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共生关系,忽视了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迁移、循环等规律,形成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三高一低”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许多自然资源短缺与枯竭,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经济社会,人体健康的重大损害。循环经济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同时,循环经济还拉长生产链,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发展。例如,2000年德国废物循环利用率约为50%,废物回收利用年产值约400亿欧元,就业人数24万,成为德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扩大就业的新动力。据1997年日本通产省产业结构协会提出的《循环型经济构想》,到2010年,发展循环经济将使日本新的环境保护产业创造近37万亿日元产值,提供1400万个就业机会。学术界从理论高度提出了21世纪应该以再利用和再循环为基础,建立一个以再生资源为主导的世界经济。

  第三,循环经济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纳入到可持续发展框架中。传统的发展方式将物质生产和消费割裂开来,形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恶性循环。目前,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实践已在三个层面上将生产(包括资源消耗)和消费(包括废物排放)这两个最重要的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一是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如杜邦化学公司模式;二是共生企业间或产业间的生态工业网络,如著名的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三是区域和整个社会的废物回收和再利用体系,如德国的包装物双元回收体系和日本的循环型社会体系。

  因此,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技术范式,一种新的生产力发展方式,为实施新型工业化开辟了新的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就是用新的思路去调整产业结构,用新的机制激励企业和社会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体现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和目的。

  三、积极推进循环经济的实践

  近年来,我国在三个层次上逐渐展开循环经济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在企业层面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我国是国际上公认的清洁生产搞得最好的发展中国家。2002年我国颁布了《清洁生产促进法》。目前,陕西、辽宁、江苏等省以及沈阳、太原等城市制订了地方清洁生产政策和法规。据统计,目前我国已在20多个省(区、市)的20多个行业、400多家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计,建立了20个行业或地方的清洁生产中心,1万多人次参加了不同类型的清洁生产培训班。有5000多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几百种产品获得了环境标志。

  二是在工业集中区建立由共生企业群组成的生态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在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或开发区,建立了10个生态工业园区。这些园区都是根据生态学的原理组织生产,使上游企业的“废料”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材料,尽可能减少污染排放,争取做到“零排放”。如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园区是由蔗田、制糖、酒精、造纸和热电等企业与环境综合处置配套系统组成的工业循环经济经济示范区,通过副产品,能源和废弃物和相互交换,形成比较完整的闭合工业生态系统,达到园区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利用,并将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水平,同时大大提高制糖行业的经济效益,为制糖业的结构调整和结构性污染治理开辟了一条新路,取得了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

  三是在城市和省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目前已有辽宁和贵阳等省市开始在区域层次上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辽宁省在老工业基地的结构调整中,全面融入循环经济的理念。通过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的法律和经济措施体系,建设一批循环型企业、生态工业园区、若干循环型城市和城市再生资源回收及再生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振兴老工业基地。

  如何使循环经济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使试点单位的经验变成面上的行动,需要借助于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社会经济体制。发展循环经济可以运用各种政策手段,包括行政手段、法律手段、舆论手段和经济手段,其中经济手段尤为重要。因为在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下发展循环经济,如果不能从经济上建立促进循环经济的激励机制,其他手段也就失去了依托。经济手段有税收、信贷、政府采购等手段,主要是通过成本和价格这些基本范畴影响企业的行为。对此,我们一定要加强调查研究,力图做到既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又不带来新的经济关系的扭曲。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如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我强调三点:

  一是尽快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借鉴日本等国经验,着手制订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利用、以及家用电器、建筑材料、包装物品等行业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类废物回收制度等;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并纳入国家统计体系和干部考核体系。

  二是认真总结国内外行之有效的各种经验和具体作法,加强宣传和推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继续探索新的循环经济实践模式,积极创建生态省、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市、生态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依法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加强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推进循环经济中的作用,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使循环经济具体模式中的各个主体形成互补互动、共生共利的关系。

  三是扩大循环经济覆盖的领域、丰富其内涵。从生产、消费、回收等环节,从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从城市,农村等区域探索和实践不同情况下的循环经济模式。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优化产业结构,继续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企业,用高新技术和生态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建立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大幅度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要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以生态链为纽带统筹规划,建立循环型社会。

  同志们,发展循环经济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潮流,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尖锐矛盾的重要体现,也是构筑未来经济发展和竞争优势和战略措施。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需要全社会形成热爱自然、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需要改革传统的政策和制度。这些都离不开环境文化的发展,可以说,环境文化既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先导,也是循环经济成长的基础。环境文化工作者肩负着光荣的使命。要大力宣传循环经济的理念,总结循环经济的经验,动员全社会关心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让环境文化和循环经济的理念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我相信,只要全社会不断提高认识,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循环经济之路,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谢谢大家。

  (作者:中共中央委员、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党组书记兼局长)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全新服装服饰市场再掀抢铺狂潮
激情为你燃烧 就等你哦!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精彩华纳铃声免费下载!还有精彩大奖哦!
  好消息-新东方新概念送教材! 学会哇啦哇啦说地道英语 考研&MBA冲刺早准备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摄像机 减肥 停电装备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在耳边呢喃诉爱意
跳一场激情双人舞
非常笑话
最最酷辣的笑话
每天都来爽一爽
图片
铃声
·[范玮琪] 那些花儿
·[和 弦] 同桌的你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致命诱惑
  • 情侣用品秋季大促销
  • 佛罗蒙男用性感香水
  • 佳能数码相机
  • EOS 10D专业相机
  • s50照相机
  • 市场最新动态
  • 免费注册上网经商
  • 千样数码精品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热辣经典
    欢乐无限
    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在农村将安全套,套在手指上示范……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