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政协昨日一项调研发现——外来人口子女受教育现状令人忧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29日09:37 南方日报 | |
本报讯(记者/詹雨鑫 毕式明 通讯员/钟祯祥)外来工从事的多为高强度低收入职业、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率比较低、子女升学受到多方限制等问题,笔者昨日在跟随广州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进行“广州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调研活动时发现,广州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存在问题实在令人担忧。 承担教育经济能力差 从广州外来有学龄子女的打工群体生存状况来看,主要从事的职业大多是个体经营,其次是雇佣工人,主要的就业类别基本上属于高强度、低收入的职业。这一群体承担子女教育的经济能力普遍不高,以他们自身的实力很难弥合和城市儿童教育条件之间的差异。另外,这一群体多子女家庭现象突出,从而加大了学龄儿童受教育的难度。 升学受限挫伤积极性 据了解,目前,广州管理部门对解决外来工子女读书问题认识不足,造成在提供学习条件方面未能满足需要、有序管理等力度不足。流动人口子女升学读书受到一定限制,未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如部分学习成绩较好的流动人口子女希望升学,有机会读学习条件好、教学质量水平高的示范性高中或省级中学却没有机会,仅能读自费高中或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部分上进学生的求学积极性。 家长小孩素质都不高 据介绍,流动人口子女文化知识基础普遍较差,特别是小学在农村,中学才转来的学生在小学阶段没学过英语,跟不上中学的教学进度。同时,流动人口中绝大多数家长文化素质较低,对子女培养工作与城市人口家长重视程度相去甚远,难以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文化组织、心理素质等辅导、指引。很多家长忙于生意,无时间兼顾也不重视子女教育。 部分办学人只重经济利益 有专家介绍说,目前,外来流动人口子女接受教育还存在办学人本身的问题。如部分办学人把经济利益放到绝对地位,而忽视社会效益,造成办学条件差、学习环境硬件与公校相差太远,有的民办学校为了争生源,互相压价,造成投入学校软、硬件建设资金严重不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