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昭山段出现“中华鲟” 渔政部门紧急放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30日10:39 新华网 | |
10月27日,湘潭易家湾镇昭山湾一位渔民给市民专线打来电话,他捕到一条怪鱼,极像中华鲟,不知如何处置。记者随即与渔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一起赶到易家湾。 在昭山脚下面临湘江的这家酒店,记者见到了这条怪鱼,长约1尺8,重量约1公斤,长尖的嘴巴,修长的身材,极像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据捕鱼的渔民潘光明介绍,他在前天晚上把渔网放在湘江河中央,26日清晨6点多钟收网时,捕获了10公斤左右的河鱼,想不 潘光明前年也捕到这样一条鱼,后来长沙海洋馆派来专家鉴定是中华鲟,这次他把鱼捕上岸后便格外小心,放在弟弟开设的酒家里,定时换水供氧,并通知新闻媒体和渔政部门进行处理,湘潭市渔政管理站的执法人员对这条鱼进行了仔细判断。 尽管还不能最后判断这是否就是中华鲟,但只要是鲟鱼,就至少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鉴于今年上半年湘江长沙段出现中华鲟,由于耽误了最佳放生时间,导致中华鲟死亡的事件,渔政部管理人员打算不再作进一步的判断,立刻将这条鲟鱼放生。 据了解,中华鲟有咸淡水洄游的习性,成鱼在长江上游繁殖,幼鱼在淡水生活一段时间后,回大海发育。渔政人员估计,这条鱼极有可能是在上海产卵后长出的幼鱼,正在游向长江下游入海成长的旅途中,从洞庭湖进入了湘江,在湘江自然水域里发现鲟鱼是非常罕见的事情。湘江湘潭段更是首次发现鲟鱼。这也说明经过长期整治,湘江湘潭段生态环境与水质正逐渐好转,渔类资源正日渐丰富。上午,在渔民与新闻记者的监督下,渔政执法人员乘快艇把这条极有可能是中华鲟的幼鱼送到了湘江下游的深水水域放生。我们祝愿它一帆风顺归大海,平平安安回家乡。(来源:湘潭电广传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