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贷款信用成银行心病 谁为助学贷款降低风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31日11:46 新华网 | |
新华网兰州10月31日电(记者茆琛王艳明) 随着2000年第一批助学贷款还款期限的逼近,贷款学生的信用成为银行的心病。由于国家助学贷款并不适合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存在的风险令银行在发放贷款上十分谨慎。目前,各银行正与学校联合探索新措施降低助学贷款风险。 银行期望推行生源地贷款 中国工商银行甘肃省分行个人消费信贷部经理巨刚介绍,对银行而言,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包括3个方面:一是国家助学贷款是以学生的未来收入作为还款保证的。一名学生从借款到还款之间存在能否毕业、能否就业、能否得到稳定收入等诸多不确定因素;二是国家助学贷款是无担保贷款,学生个人信用、具有制约作用的社会监督体系和银行获准公布不还款学生身份证号码、姓名等个人资料,是借款能否按期回笼的保证,但三者皆不具有强制学生还贷的资格;三是在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发展方面,银行承担的成本太高,国家出台的贴息政策和呆坏账“税前核销”处理办法,并不能完全为银行化解风险。 从2000年开始负责助学贷款的银行工作人员和大学主管校长普遍认为,发展生源地助学贷款,由学生所在地银行或农村信用社接受学生贷款申请,直接将贷款发放给学生家庭的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助学贷款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武威市中心支行一位负责人认为,经济困难学生主要集中在农村,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利用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对学生的家庭状况和信用情况比较熟悉的特点,确保助学贷款的回收。他说,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农户信用档案,这一条件和积累的经验为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提供了便利。 此外,生源地助学贷款将学生得到助学贷款的时间提前到入学前,克服了以往助学贷款集中在学校所在地,助学贷款申请又集中在开学期间,导致银行放贷效率不高、学生不能及时得到贷款的不足。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学校已放弃了通过扣发毕业证、学位证等来要求贷款学生按期还款的做法。兰州理工大学学生处副处长邵兵介绍,实践证明,这样做只能降低学生就业率,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从而影响学校次年的招生质量。邵兵说,学校和银行一样希望将生源地贷款作为助学贷款发放的一个过渡形式。“一个家庭只有一个或几个孩子,而一个老师却要面对几十、几百名学生。”他说,学生申请贷款选择的“见证人”多是自己的老师或同学,离开学校,“见证人”的作用就难以发挥。开展生源地贷款,可以充分发挥家庭亲缘关系的“见证”作用,让家长与学校、银行共同承担督促学生还贷的责任。 加快打造个人信用新机制 虽然大部分贷款学生的还款期限还未到,但个别学生在贷款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个人信用危机令银行和学校吃惊。西北师范大学学生处张发旺老师介绍,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在审查学生提供的证明材料中,竟然发现同一“见证人”签名的不同证明材料笔迹各异,银行遂认定个别学生伪造见证人签名,并将这一“见证人”见证的所有贷款申请驳回。张发旺说,学生、学校、社会急需建立一套信用机制,赢得银行对学生的信任。 教育部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行政策采取多项措施防范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其中包括利用高等学校毕业生学历查询系统,收集国家助学贷款借款学生有关信息,接受经办银行对贷款学生个人情况的查询;逐步建立高等学校学生个人信用征询系统;有关单位在录用、发展新金融业务、出入境验放等业务时应查验银行、教育系统发布的国家助学贷款信息等。 如此严密的措施前,银行为何仍裹足不前?记者在一些高校采访时发现,由于受经费、人员的限制,银行和高校尚未就合作建立学生个人信用征询机制达成合作意向。这些措施在部分地区还在“纸上谈兵”。兰州理工大学学生处副处长邵兵在介绍该校如何建立信用机制时说,学校每年组织两次以上的全校学生诚信教育,向即将毕业的学生下发助学贷款有关材料,向接受单位寄发公函告之毕业生的贷款数额和还款期限。兰州大学学生处处长刘宏则提出,国家助学贷款的收益者多是经济困难并品学兼优的学生,从这个角度说,大学生的诚信应该不值得怀疑。 面对学校态度,助学贷款经办银行负责人呼吁学校重视高等学校学生个人信用征询系统的建立,同时也期待社会关注日后银行、教育系统发布的国家助学贷款信息,给贷款到期但不办理展期手续、拒绝还贷的学生以无形压力。 “我对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悬着心”--一位银行职员的苦恼 新华网兰州10月31日电(记者茆琛王艳明) 小赵是建设银行甘肃省分行电力支行某办事处客户服务中心负责人。从2000年开始,他负责办事处的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截至今年9月初,小赵已经为2000多名本、专科学生发放国家助学贷款近千万元。只有100多名学生按照国家助学贷款合同按期还清贷款,更多学生因为就业不理想、需要继续深造等原因无法按期还贷,这让小赵忧心忡忡。 “不是我对贷款的大学生不信任,而是我根本找不到他们。”小赵向记者诉说苦衷。今年7月,小赵向即将毕业的300多名贷款学生发出通知,请他们将自己毕业后变更的电话号码重新在银行登记。两个月过去,只有1名学生将新号码告诉小赵。小赵所在银行办事处发放的国家助学贷款要求学生在大学毕业后两年内还清本息。小赵说,学生离开学校,原有的电话号码不再使用,学生毕业后分散在全国各地,没有新联系方式,如果学生毕业后两年仍不还贷,银行在追讨过程中将面临很大困难。 小赵曾经试着向几名毕业生追讨助学贷款,结果不但学生没有还贷,银行追贷的成本几乎与学生贷款金额持平。小赵告诉记者,原兰州铁道学院(现更名为兰州交通大学)一名学生毕业两年多杳无音信。小赵经过多方打听,得知这名学生在辽宁鞍山工作。小赵拨通他的手机,学生在明白小赵的意图后,挂掉电话。小赵再拨打电话时,对方拒绝接听。小赵说,这名学生一个月挣1000多元,两年了,却连5000元国家助学贷款的利息都不还。在寻找这名学生的过程中,小赵往鞍山打了10多个长途电话,一个电话最少七八块钱。为了保持法律上的债权债务关系,小赵每个季度向这名学生家中发催讨通知书,一封挂号信需邮资3.8元,连发几封信,“家里一点反应都没有”。小赵无奈地告诉记者,国家助学贷款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限贷款利率执行,逾期不加息,最高利率为5.76%。学生所贷款利息的50%由财政贴息。这样计算,这名学生每年承担的贷款利息最多不过144元,银行却要支付用于追讨贷款的电话费和邮资近100元。兰州没有直达鞍山的火车,如果小赵专程赶往鞍山追讨贷款,往返路费、食宿费和误工费至少在3000元以上。小赵掌握的助学贷款学生资料中,有不少毕业生分配到东北、北京、重庆、海南、新疆等地,小赵反问记者:“为5000元助学贷款,值得吗?” 因为在追讨助学贷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使得小赵在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过程中特别谨慎,每批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中只有一半能够获得贷款,得到助学贷款的学生数占在校生总数的30%。小赵说,与其他贷款不同的是,国家助学贷款不追究经办人责任。但是,国家助学贷款逾期不还仍然会影响银行的整体效益,所以,控制贷款学生数量是银行不得已的办法。每年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前,银行都会对学生进行贷前教育,小赵明确告诉学生,不归还国家助学贷款看似个人得了实惠,实际会对其他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小赵告诉记者,也许大多数学生会按期还贷,但个别申请到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对与银行的债权债务关系表现出无所谓和漫不经心,这不得不让他提心吊胆。 “我从没想过不还贷”——一名贷款大学生的自述 新华网兰州10月31日电(记者茆琛 王艳明) 刘筱龙是西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计算机系四年级学生,2002年7月,他申请并得到5000元国家助学贷款。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他每个季度去银行交纳利息35元。他说:“大学4年我肯定没有能力偿还助学贷款,但是我从来没想过不还贷。” 来自革命老区甘肃庆阳市宁县的刘筱龙是农民的儿子,经历了2001年的冻灾和2002年的雹灾后,家里无力为他提供一年2000元的学费和1100元的住宿费。亲戚朋友的家境大多一样,周围借不到钱的学生为到重庆上大学,不得不找高利贷。见此情景,刘筱龙向学校和银行提出了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他认为拿到贷款比家人向亲戚朋友借钱强,更比自己欠缴学费使老师、同学对自己有看法好得多。不说欠债还钱的老理,单是国家、银行、学校给自己这份帮助就让刘筱龙觉得不还贷,谁都对不起。 一个月生活费不足180元,刘筱龙仍坚持每个季度去银行交利息,虽然钱少,但这是他目前经济状况下唯一能做的努力。他告诉记者,还有很多同学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未被批准,希望自己时时将债务关系放在心上的行为让银行对学生还贷有信心,从而让同学有更多贷款机会。 盘算着毕业后如何还贷的事情,刘筱龙也有些担心。按照现在的就业形势,他极有可能回生源地工作。庆阳市财政紧张,即使能到事业单位工作,像他这样的新人一个月只能领到800元左右。如果真是这样,毕业后他计划与银行签贷款展期合同,将还款期限延迟到毕业后两年:“单立个存折,一个月存220元,两年就差不多够了。” “我身边有的师兄毕业一年后就将贷款还清了。”刘筱龙告诉记者。据他了解,不同高校由于合作银行不同,规定的还贷期限也不同。兰州大学学生可以在毕业后4年内还清贷款,即使2000年9月第一批得到助学贷款的学生,还款期限也应在2005年9月。但他认识的一位兰大学生毕业后找到稳定的工作,还没为宿舍添置一张床,就节衣缩食先将近8000元贷款连本带息还清。 刘筱龙觉得毕业后人生的路还很长,不可能有学生为了贪图区区5000元丧失诚信,只是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期限没到,有些学生觉得没必要提前还贷而已。刘筱龙不自觉地将得到国家助学贷款的同学看成了一个整体,以“我们”相称——“我们不是赖着不还的人”。 上海为贷款大学生建立信用档案贴上信用标签 新华网上海10月31日电(记者刘丹) 自助学贷款申请之日起,上海大学生借款还款情况会被记录在“大学生信用档案”内,从而为他们以后的生活和工作贴上“信用标签”。目前,上海申请助学贷款的高校学生中,建立“信用档案”的大学生人数已逾6万。 2002年5月,上海市50所高校与上海资信有限公司签订共建大学生信用档案联名书。按要求,各高校将助学贷款申请者有关贷款还款信息,通过上海市高校学生贷款申请系统,纳入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 目前,在一些大型公司和外企的招聘中,越来越看重应聘者的诚信。“大学生信用档案”建立后,毕业生求职时除了成绩单和各种资格证书,还可凭身份证在上海市资信有限公司或在公司指定的上海交通银行市西支行、上海银行浦东支行、中兴实业银行淮海中路支行,申请制定“个人信用评估报告”,作为提供给用人单位的参考资料。如果某学生信用档案内有负面信息,那么在求职、办理信用卡、各种贷款等方面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征信事业部副主任认为,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有助于在校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推动大学生市场化就业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并且带动整个社会信用理念的提升与诚信氛围的营造。自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以来,银行批准助学贷款率几乎达到了100%。 目前,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已采集了超过350万人的信用信息,其中涉及助学贷款信用信息的大学生人数超过6万。(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