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一流考生”与“一流学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31日19:10 中国经济时报 | |
作者:赵刚 几天前,女儿打电话告诉我,她最近参加了全澳洲的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而且还获了奖。从女儿的口气中听得出来,对此她十分自豪。这也难怪,女儿到澳大利亚留学仅仅才10个月,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应该说是不错的。 高兴之余,我还是有些疑惑。因为女儿在澳洲留学所学的是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课程,功课十分繁重,一般来说很少能抽出时间参加比赛的选拔、培训。那么,女儿究竟是如何取得这样的成绩呢?经女儿解释我才了解到,原来国外的这类竞赛完全不同于国内。首先,参加竞赛完全靠个人自愿,而这种自愿又源于个人对参赛学科的兴趣,并非老师指派、安排。女儿由于偏爱理工,所以一口气报了数学、物理、化学三个竞赛项目。由于时间上的冲突,她只得参加两门竞赛。其次,学校根本不安排时间进行所谓的层层选拔、重点培训、试题辅导、模拟比赛之类的活动。只是简单地告诉参加竞赛的学生,到哪个网站可以查阅到历年比赛的题目,用此作为竞赛热身的参考。如果学生觉得有不懂的问题,可以请教任课老师。最后,参加竞赛的学生没有任何特殊待遇,每天照常上课,并且不允许以参赛为由不交作业。即使参加竞赛耽误了当天课程,也必须补回来。女儿和她的同学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参加比赛并获奖的,可以说她们参加竞赛完全是出于兴趣和爱好。 澳大利亚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获奖成绩也与国内不同,虽然它也进行排名,但我觉得这种排名更能调动孩子的进取心,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女儿获得的是排名5%的奖状,她的两个好朋友分别获得了排名8%和20%的奖状。这样的记分和排名方式,既可以使自己明白在全国竞赛中自己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又不至于斤斤计较由于缺少零点几分所造成的排名顺序的差距。 女儿的介绍,使我感触颇深。中华民族应该说是一个擅长数学的民族,中国历史上也曾取得过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现代我们却鲜有国际一流的数学大师和领先世界水平的数学成果。 据资料显示,具有“数学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茨数学奖,自1936年至2002年获奖人数已累计45人,可涉及国家却只有10个。其中美国16人,法国8人,英国7人,苏联(俄国)5人,日本3人,比利时2人,新西兰、意大利、德国、瑞典各一人。从获奖人数上看,美国占到了总获奖人数的三分之一强。不言而喻,美国数学家在数学领域一直处于领先优势。过去我们的媒体曾多次以挖苦的口吻报道,美国中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普遍低于中国学生,甚至美国的初中学生都无法算清连中国小学生都能计算的“鸡兔同笼”问题。我们常常也以中国的中小学基础教育水平高于欧美国家,我国中学生常常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夺取金牌而自诩。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在菲尔茨数学奖中竟无一个中国人问津呢? 2001年国际数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期间,有一对法国兄弟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被称为“国际数学双子星”的洛朗·拉佛格和文森·拉佛格兄弟。哥哥洛朗·拉佛格是菲尔茨奖得主,弟弟文森·拉佛格曾因在算子代数K理论研究中的重大贡献,获得2000年欧洲数学学会青年科学奖。 让中国记者更感兴趣的是,弟弟文森16岁时曾以中学生的身份参加过北京举行的第31届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并且获得金牌,而那次与文森同场竞技的中国队中也有5人获得了金牌。10年过去了,文森作为国际知名数学家旧地重游,可那些同样登上领奖台的中国伙伴呢,那些同样获得金牌的中学生,如今又有几个人成为称雄世界的数学家呢? 曾有人说,中国的教育制度能够培养出世界一流的考生,但很难培养出世界一流的学生。或许这句话有些尖锐、刺耳,但绝对值得我们反思。当然,一流的考生中也许会有一流的学生,但一流的考生决不等同于一流的学生。相反,不是一流的考生,不一定就不是一流的学生。当年文森·拉佛格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他只是凭着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和超人的天赋来参赛的,根本就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训练,基本上没有比赛经验。而中国参赛的选手,却是经过校级、区级、省市级层层选拔出来的。比赛前,这些选手又经过各名牌大学教授的专门辅导,进行了封闭性的模拟练习。还未正式开始竞赛,就已经把这些初出茅庐的中学生训练成久经沙场的老手。因此,在与国外中学生交手时,孰强孰弱,一目了然。 国外的中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完全是自己的兴趣使然,就像平时喜欢唱歌、跳舞、踢球、游泳一样,重在参与,获不获奖并不重要。据女儿讲,像她们这次参加数学大赛的学生都是牺牲周六、周日的休息时间,自发地组织起来,共同探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比赛过后,也不再考虑成绩,只是把它当成人生的一种经历。反观中国学生参加比赛则充满了功利性,国际奥林匹克的学科竞赛不仅纳入了应试教育的范畴,而且与高考挂起了勾。对于参赛的中学生而言,参赛并不只是兴趣爱好和发展个人的数学能力,而且也是一种生存的需要,一种改变命运的需要,一种对付高考的需要。有幸可以代表国家参加各类学科国际竞赛的选手,只要拿到了奖牌,不仅意味着为国家、为学校争了光,而且通常意味着拿到了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可以免于参加那令人窒息和心惊肉跳的高考。在这样的环境和心态下参加竞赛的孩子,不少人绝非是要将自己所参加的竞赛学科作为自己献身的职业,而只是将它作为改变自己人生的敲门砖。 当女儿在国外讲述,为了准备高考,中国的学生不得不需要准备将近一年的时间,反复练习老师奇思百出所准备的各类高考试题时;当外国的老师和学生听到,中国曾有高考状元为了取得高分竟然在一年当中做完250本习题集中的近百万道习题时,他们都惊讶得张大了嘴巴,表示难以理解和想象。 当一门科学,无论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对学生而言不再是好玩和新奇,不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而只是作为一种不得不应付的作业负担,那么有什么理由要求孩子们为其死守终身呢? 当一个国家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所换来的只是各类学科国际竞赛中的金牌,而没有培养出真正献身于这些领域的一流科学家时;当我们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思路只是放在培养一批具有高超解题技能和应付考试的学生,而不是放在培养各类社会所需人才和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大师级科学家时,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就只能表现在有一流的考试水平方面,而不是体现在拥有一流的人才方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