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回眸:中国应急救灾机制凸现三大进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03日10:00 新华网 | |
10月中下旬,两场地震袭击了云南大姚和甘肃民乐。中国国家地震局和民政部的专家对这两场地震的救灾工作均给予高度评价,称这两次地震的应急反应都非常快,至少比平时提前了8个小时。 据解放军报报道,抢险救灾,时间就是生命。1998年张家口发生地震时,第一批救援物资从募集到运抵灾民手中用了2到3天;而此次云南大姚地震,16日晚8时28分地震发生,到 回眸2003,在灾害面前,正在完善中的中国应急救灾机制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预报准确 24小时掌握重大灾情 地震很难预测,然而一旦成功预测,其效果难以估量。据云南省地震局副局长乔森透露,对大姚“10·16”地震的预报,正是在中国地震局的指导下,在多名地震科学家共同努力下,提前3到5天实现的一次成功的短临预报。 据了解,在云南大姚“7·21”地震以及中国大陆周边3次强震发生后,云南省地震专家观测到滇西一带地形变化、地下流体以及地磁仍有异常,于是向有关部门报告了情况,预测滇西有可能发生5.5-6.4级强震。国家地震局和云南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指示由云南省地震局向有关地州进行了通报,并要求加强监测跟踪及应急准备工作。云南省政府还于10月11日召开了全省防震减灾工作会,要求相关地区做好地震应急预案。所以,当10月16日地震袭来时,省、州、县各级政府能够做到高效有序地组织抢险救灾。地震发生当晚,云南省立即启动了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大姚地震的成功预报并非个案,民乐地震也早在3个月前有了近期预报。民政部救灾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救灾救济司副司长邹铭告诉记者:“我们在今年3月召开了一次包括专家和气象、水利、农业、地震等专业灾害管理部门的会商会,各方面达成共识,认为今年会地震较活跃及有可能发生较大的洪涝灾害,现阶段的情况印证了3月份的会商意见。” 由于有了预报,大姚“10·16”地震仅造成3人死亡、36人受伤,与“7·21”地震16人死亡、400余人受伤相比灾情大为减轻。 预报还包括信息的沟通。据悉,目前覆盖全国、联网到县的国家灾情信息网络已经投入业务应用,可以保证重大灾情24小时内得到及时处置。 预备充足 物资储运全国联网 灾害发生后,救灾物资能否迅速、足够地送达灾区,是对救灾机制是否灵活的一个考验。2003年,伽师、大姚、民乐这三处地震,均对中国的救灾物资储运机制提出了考验。结果如何呢? 2月新疆伽师地震后,民政部迅速从天津、郑州和乌鲁木齐共调集了18000顶帐篷,第一批帐篷在灾害发生后18小时到位; 10月16日晚云南大姚发生地震,次日,云南民政厅即向灾区调运救灾帐篷1100顶、棉被2000床;民政部亦从南宁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紧急调拨5000顶救灾专用帐篷; 10月25日晚甘肃民乐地震,到26日中午12时,抗寒衣物、方便食品、饮用矿泉水等首批应急救灾物资已分发到灾区群众手中,应急的简易帐篷正在搭建,群众的情绪由慌乱趋向稳定。 从1998年张家口地震时的2至3天,到今年3次地震的24小时之内,快速的救灾物资储运背后,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全国物资仓储网络和快速反应机制。 据民政部救灾救济司救灾处副处长张晓宁介绍,1998年洪水,救灾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抢险的军队无处可住。当时在调用了军队的储备帐篷后,又在一个月内斥资几亿在全国紧急采购。如今这种情况已一去不复返。随着中国救灾工作的重点逐步向应急救灾转移,建立抗灾救灾综合协调机制、确保救灾物资在最短时间内抵达灾区正变得越来越重要。现在我国建立了两种救灾物资储备方案: 一种是存实物。1998年后,国家建立了全国救灾物资储备网,8个中央储备库分布于天津、沈阳、武汉、郑州、广州、长沙、西安和成都,储备了10多万顶救灾帐篷和大量棉衣被。每年中央拨付5000万的采购资金用于储备大宗救灾物资,主要是帐篷、棉衣被、净水器。其他省、自治区也已开始构建本地救灾物资仓储中心。 第二种储备方案是与流通企业建立联系机制,保证在紧急状态下可马上调运粮食等救灾物资。许多地方还采取了社会化手段,与相关的供货商签订了供货协议,要求供货商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物品运到灾区,这种做法避免了食品等易腐烂物品的长期储藏,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实践证明,通过市场机制增强救灾实力,在已经发生灾害的部分地区应用后效果非常好。 面对不测风云,日益完善的全国救灾物资储运网络已使我们不再脆弱。 预案明确 社会力量有效动员 “20时40分,围坐在电视机前欣赏节目的人都感到了地动山摇般的轰动……在地震灾害发生10分钟之内,县委县政府在家的领导干部已集结在县委大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当即成立,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立即启动。市主要负责同志在当夜第一时间赶到地震现场,针对强烈地震造成水库大坝出现裂缝的险情,果断决策开闸泄流。当地600名驻军赶到震区,帮助灾民搬迁,搭建临时简易帐篷。紧张的抢险救援工作有序展开。” 单看这一段文字,不了解背景的人或许会以为是某地的防震演习,因为这一连串快速、有序的反应都不像是遭遇真正的突发事件,倒像是一次抗灾演练。 然而情况恰恰相反,这正是10月25日发生在甘肃民乐地震中真实的一幕。包括今年淮河洪水、大姚地震在内,救灾工作之所以紧张高效、有条不紊,都是因为有了科学的救灾应急预案。 何谓救灾应急预案?就是以政府的名义发布的应对突发灾害的工作制度和行动方案,它非常详细地规定了每个部门的职责和工作目标,可以在灾害发生时做到最快速、高效的社会动员。据民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1998年洪水后,民政部开始设想制定系统的救灾应急预案体系。2002年第十一次全国民政会议明确提出,救灾工作的目标就是要建立灾害救助工作体系和社会互助工作体系。目标是这几年从中央到省到地区到县都要建立自己的灾害应急预案,经过几年形成统一的体系。 目前,全国已有部分省市正式出台了省一级应急预案,如安徽、山东和江苏等,其他省大部分已起草完毕,正处于行政报批过程中。而一些地区尤其是县级的预案早已经制定出台。 今年上半年,民政部已经建立起自然灾害三级响应机制。这是民政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工作规程,相当于国家级的救灾应急预案。今年的淮河救灾,正是因为民政部及时启动了一级响应机制,很多受灾地区进行了提前转移与有序的管理,在洪水达到1991年水平的情况下,因灾伤亡人数非常少,只有十几个人,而1991年这个数字是500多人。 “有了预案,就可以有备无患。从表面上看我们的行动都是在灾后,实际上灾后的任何一个行动都是在灾前准备好了的,灾害来临时,我们只要根据情况分析,确定响应级别,进入到应急机制中,该做什么大家都清楚,工作反而相对简化了。”民政部救灾救济司有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在当前的预案体系中,目前还是要依靠军队、消防、武警、民兵预备役力量实施救援,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灾区现场的往往是他们。今后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加强应急力量的建设和整合,根据我国的国情及自然灾害频发的特点,走专业人员、支援人员、群众和社区相结合的路线。 感言 纵观今年我国应急救灾的三大特点,一个“预”字贯穿始终,这也正应了中国的那句古话:凡事预则立。而透过不断完善的救灾机制,我们还能愈发清晰地看到一个“力”字—— 预报准确,体现的是发展了的科技实力; 预备充足,体现的是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 预案明确,体现的是政府面对危机的应对能力。 让我们共同祝福:在通往全面小康的道路上,灾害对我们的影响越来越小,而我们前进的步伐会迈得更加有力。(文/高吉全)(来源:中新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