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20天内进行三次航天发射 航天实力显现(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03日15:48 新华网 | |
10月15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北京时间10月15日18时40分,中国培养的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从太空向世界各国人民问好,并在舱内并列展示了五星红旗和联合国旗(摄于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大屏幕)。新华社记者赵建伟摄 新华网酒泉11月3日电 (记者奚启新)北京时间11月3日15时20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一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 这是我国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连续进行的第三次航天发射。此前,我国于10月15日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10月21日成功发射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和中国“创新一 这次发射升空的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18颗返回式卫星。与以往的返回式卫星相比,这颗卫星整体性能有较大改进和提高。卫星将在太空轨道运行18天,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国土普查、地图测绘等试验。卫星获取的信息和试验结果,对我国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这次发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启用了新建的卫星发射工位。由北京特种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新工位高91米,以钢筋混凝土为主体结构,集星箭吊装、对接、测试、加注、发射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地面测试发射控制系统具备了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的特点,实现了多种型号试验兼容共用的要求,极大地提高了卫星发射场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用于卫星发射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全长40.6米(含卫星),起飞质量251吨。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73次飞行,也是自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31次获得成功。“长征”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率目前已达91%以上,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根据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实时传来的报告,卫星准时进入太空预定轨道,运行情况良好,星上各种仪器工作正常。这个中心将继续对卫星实施跟踪、测控和轨道控制,按计划组织回收。(完) 我国建成世界上第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卫星测试发射工位 新华网酒泉11月3日电 (奚启新 梁生树)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的卫星测试发射工位,11月3日首次顺利完成了一颗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发射任务。 由北京特种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的这座卫星测试发射工位,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座以钢筋混凝土为主体结构的工位。新工位总高91米,像一幢融卫星火箭吊装、对接、测试、加注、发射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测试发射楼”,设计和施工中采用了许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并充分进行了防火焰烧蚀、气流冲击、抗振动研究。与钢架结构的发射塔架相比,钢筋混凝土结构不仅美观实用,而且降低了工程造价。 新工位拥有40多个测试工作间和封闭空间,在多风沙、超低温和酷暑等气象条件下,可保证科技人员在便利、舒适的工作环境里进行全天候的卫星发射前测试。特别是卫星封闭测试间,能够满足十万级洁净度的要求。 新工位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地面测试发射控制系统的通用化、系列化和组合化,改变了以往“一种型号卫星一套测试发射控制系统”的模式,使地面配套设施实现了多种型号试验兼容共用,减少了资源浪费,满足了多种型号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需要。同时,新的卫星发射工位与载人航天发射工位遥相呼应,共用原有的相关地面设施,大大提高了航天发射场的发射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