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村盛开民族团结花(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04日10:58 北京日报 | |||||
崭新的柏油马路宽阔笔直,欢乐的汽车车轮飞快旋转,眼看着香山的轮廓越来越清晰,忽然发现自己已置身于一处优雅的别墅区。怎么,这就是居住着5个民族的门头村吗? 刚吃过午饭,按说正是休息时间,可是村南面的休闲文化广场上却传来阵阵乐曲。哦,那是村里的舞蹈队在排练。“明儿个要参加区里的健身秧歌比赛,咱憋着拿头奖呢!”56岁的村民吴雅琴兴奋地说。扭腰、上步……要不是丝丝白发暴露了实际年龄,真难以想像这轻快的舞步竟是几十位上了岁数的老年人跳出来的。 “从前,这一大片地是生产队的果树园子,别说唱歌跳舞了,就是想伸伸胳膊腿儿都没地儿去。平常没事儿的时候,啥娱乐活动也没有,只能坐在家门口聊天,上街买次东西都高兴得不得了。”瞧着翩翩起舞的人影,83岁的满族老人赵淑珍禁不住感慨:“这两年,日子过得有滋有味,退了休的老头老太太也可以过上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了。” 位于海淀区四季青乡西北部的门头村是市民委指定的少数民族村,除汉族外,村子里还住着苗、蒙古、回、满四个少数民族,约占全村人口的六分之一。多年以来,虽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但是,全村6000多口人始终生活得十分融洽。2001年,这个村还被评为首都文明村。 身为村党总支书记的苗族干部萨继承说:“这得益于村党总支和村委会对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视。无论村民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我们都会一视同仁,尽可能地为他们办好事、办实事,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1999年,适逢香山路网进行改造,门头村以此为契机,加紧进行了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如今,因修路拆迁的村民住进了100多栋二层小洋楼,村里两万多平方米主要道路都铺成柏油路,并安装上造型别致的路灯。漫步小区中,鲜花绿叶映衬着红瓦白墙,一排排泛着深秋黄晕的法桐则令人感受到了来自异国他乡的欧式风情。“变化实在太大了。去年,我回家探亲,转了好几圈都没找到家门口。”一位长期在外打工的村民如是说。 农历的“四月八”是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的这一天,贵州的苗族都会载歌载舞、吃糍粑以示庆祝。而远在门头村的100多名苗族人也没有放弃这个节日,因为这个传统习俗得到了村委会的尊重。几乎每年,村委会都要安排苗族村民走出去考察、交流。2000年,他们还特意请民族大学的专家帮助筹划,让村里的苗族在中华民族园里过了一次正宗的“四月八”。 村民的事,就是村里的事。这是村委会主任宋义权时常挂在嘴边的话。2002年,门头村拿出两万多元,为3家困难户免费翻修了房屋。想起这档子事儿,村民胡秀清忍不住潸然泪下。过去,最令她难以启齿的就是自家的住房。说是房子,其实就是拿石头垒的破窝。七八平方米的地儿,头顶露天,四面透风。由于没有经济收入,双眼又患上白内障,胡秀清家成为全村有名的困难户。村委会得知她家的情况后,不但免费为她修缮了房屋,还为她扩建了20多平方米。如今,60多岁的胡秀清正在两间共30平方米的宽敞房子里安享晚年。 “村民的难题解决了,心情舒畅了,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大家相处得和睦着哩!”村党总支书记萨继承补充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