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龙滩截流前夕:龙滩截流 我最激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06日11:09 新桂网 | |
站在龙滩右岸的缆基平台上,俯瞰滔滔东去的红水河,仰望两岸高耸入云的大坝护坡,看着已经做好的两个龙口和正在搭建的观礼台,中南勘测设计院的蒋作范工程师说:“这几天来,我是世界上最激动的人!” 相亲难:嫁郎莫嫁勘测郎 谈起远涉龙滩,蒋作范笑着说:“为了龙滩,我可是奉献了自己和家庭。” 1978年,蒋作范所在的中南勘测设计院开始接手龙滩的勘测设计工作。1983年,他从乌江渡水电站调到了这里,到今年9月,已经整整20年了。他的同事告诉记者,蒋工是现在龙滩工地上为龙滩工程工作时间最长的人了。 来到龙滩,山高路远,举目四望都是深山,纵然是他这个已经在外工作多年走遍万水千山的人,也曾有一种不知家在何方感觉。每到夜晚,看着两岸耸立的青山,听到山间的鸟叫虫鸣,对家人的思念油然而生。 按照中南院当时的规定,每个职工一年只有12天探亲假。这为深山里的勘测工和他们的亲人们制造了很多生离或死别的故事。有的是孩子出生才几天,父亲又得进龙滩来了;有的则是看着父亲躺在病危的床上,又开始了自己的远行。“当时有一句话说‘嫁郎莫嫁勘测郎,五年四季守空房’,说的就是我们这种生活”,蒋作范说。 在蒋作范的记忆里,1983年分来的那些年轻人到山里之后,几乎都私下找他如何解决终身大事。“不过现在还好,他们都已经成家了,孩子都上学了,当年从长沙调到地震局的两个女工,孩子也上小学了,有些孩子成了土生土长的天峨人。” 但让他放不下心的是前任勘测负责人王性成。王性成1982年从这里调走的时候,他远在浙江的爱人已经疯了,家里不断传来消息说,他爱人经常一丝不挂地在大街上、邻里间走来走去,这让他再也无法安心工作。“他走的时候,那样子真是急坏了,我来这不到3天,他就匆匆地回了浙江。现在龙滩要截流了,我们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愿王工及以前为此而奋斗过的同事家庭幸福。” 行路难:翘起屁股把路开 看着穿行于山间结实而宽阔的水泥公路,蒋工向记者讲述了当年勘测时行路的艰难。 1983年,他来到龙滩时,住在红水河边一个叫红光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大坝附近。 红光海拔只有200米,而这里的山最高海拔则达到650米。从红光到山顶这400米的山坡,爬起来很不容易。到山上去勘测,每次出动都会耗费一整天的时间。他们一般都是早上带上些干粮和“当年红小兵背的那种水壶”上山去,中午就在山中的树下打个盹,醒来后继续工作,直到夕阳西下,他们才下山。 夏天,他们上山,衣服往往一天要湿三次:早上出去时,露水先把衣服打湿一次;雾散云开,太阳出来了,在山中做事又会热出一身大汗来,衣服又湿一次;下午再工作时,衣服还得再湿一次。 “当时这里没有公路,从河边到山上,只有一条山路”,蒋工告诉记者,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公路,都是这两年开工以后才铺设的施工公路。直到开工之前,这里都是草丛、丛林加悬崖。“当年在很多地方,我们都是翘起屁股向前冲的。” 蒋工说,当年屁股曾是他们最重要的开路工具。因为在山中,很多地方不仅有树,还有草丛,如果用手开路向前走,就会给手上留点伤脸上挂点花,只有屁股向前,脸和手才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生活难:一条小鱼熬锅汤 说起当年的生活,蒋工认为苦中带有几分乐。在红光的生活并不方便,蔬菜是自己在红光开一块地种的,买米要去到16公里之外的天峨,一个星期能够吃上一顿猪脚就算不错的牙祭。“当时钱也不多,我的工资高一些,一个月有76块,那些大学生的工资比较少,就三四十块钱。但主要还是没有时间。” “让我记得最深的还是那一次他们去红水河。” 红水河现在是一个镇,在贵州省境内,溯江而上,离红光也有100多公里。 当时的红水河上还没有电动船,用于运输与交通的还是农民用的木筏子。勘测队的4个勘测工租了一条“船”溯江而上,又一次去水库勘探。他们一边勘测一边前行,天黑了就找附近的沙滩,把木筏子停好,在沙滩上过夜。 船工也习惯了他们边行边工作的方式,自己带了条钓杆,趁他们工作的时候去钓钓鱼,好解解馋。那次,他们带的菜没有了,船工的钓杆也没有什么收获,直到饭煮熟了,才有一条白花花的鱼挣扎在他的鱼钩上,这可把5个人都乐坏了,但拿过来一看,鱼估计大概有4两。 菜就这么多,怎么弄才能最大地感受吃鱼的乐趣,成了5个人头痛的问题。 一个勘测工是从湖南来的,他当然希望炸来吃:“在吃之前还可以闻过一次鱼的香味牎” 另一位勘测工则说:“还是炒来吃吧,把鱼肉含在嘴里,有一块就足以胜过神仙了。” 后来,还是船工的建议被采纳,他们打了一锅水,把鱼放进去熬了一锅汤,直到把鱼熬烂。吃起来,每个人都可以得到一碗汤,并且每一口都会吃到鱼肉…… 说起当时的生活,蒋工忍不住好笑。他告诉记者,他很为自己能够一直在龙滩工作到今天而自豪,但最令他欣慰的是当时的年轻人现在都已经成了技术骨干。 采写:记者刘游辉见习记者覃炳陆曾千霰通讯员张重汶潘炳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