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靖远10天两起特大矿难 矿难背后有多少隐情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07日00:47 兰州晨报 | |
本报记者采访矿难幸存者丁刚。 距10月24日,靖远县东升乡红湾村煤矿发生特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6名矿工不幸丧生井下的事故才10天时间,11月3日,靖远县五合乡王家山煤矿再次发生一氧化碳特大中毒事件,导致5名矿工不幸丧命。这到底是突发事件,还是由于忽视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而造成的人为事故呢?10月5日,得知这一消息,本报特派记者急赴靖远县,就此次事故发生的有关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并连夜发回了造成矿难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 矿区留守民工概不说话 似有隐情不敢说出 10月5日中午,记者来到靖远县五合乡王家山煤矿是看到,该煤矿就建造在国有大型企业靖远矿务局王家山煤矿二采区的旁边,其操作工房和煤台就建在离二采区一号井的专用地下通道不足1米的地方,除了煤台上几节煤车和一些破烂外,这家在3日前还轰轰烈烈生产的小煤窑已然没有了往日的“欢乐景象”,采区内除了一个看门的老头和三名留守的民工外,再没有人员来往。记者刚要和看门的老头了解有关情况,但见他只说了“我们矿29日就停产了;我才来2天,什么也不知道”的话后,便迅速跑到一个山包后不见了踪影;而当记者来到留守在此的3个民工跟前询问发生矿难的事时,他们的回答都如出一辙:“我们昨天才来,啥都不晓得”,之后,面对记者的提问一言不发,但记者从他们的表情中看到,民工们肯定有隐情,但迫于某种压力不敢说出。 矿长不知去向 矿方人员称矿难很正常 随后记者在别人的指引下来到了五合乡王家山煤矿的办公区,当记者询问在院内转悠的几个人该矿的矿长到那里去了时,他们都异口同声地告诉记者,自己是外来人员,不知道这里的情况。而当记者推开一间房门,与一位自称是该矿“技术员”的王姓人员了解情况时,先前在院子里转悠的几个人突然也来到这间房子,并抢着技术员的话题说:“这是一起突发事件,很正常,而且事故发生的当天,我们就向上级单位做了汇报,现在调查组也正在调查。”接着他们又对记者说:“我们这个矿的安全生产一直很好,根本不存在安全上的问题,至于这次死人也是在‘检修’时发生的,也算不上安全事故,再说了,那个矿上不死人呢?”说完这些话,几个人一脸无所谓的样子离开了。自称技术员的人继续对记者说:“矿上死了5个人,其中4个是平凉市静宁县人,1个是会宁县人好在有1人四里逃生。”随后记者在该矿的会议室和矿长办公室里看到,五合乡煤矿是一个连续5年被靖远县安全生产委员会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煤炭生产企业,但通过死去的5条生命,我们可以看到这家煤矿的安全系数到底有多少。 乡政府国有联营企业是假 个人承包生产是真 记者在该矿矿长办公室的“采矿许可证”和“煤炭生产许可证”上看到,五合乡王家山煤矿是一家“国有联营企业”,年生产能力为3万吨,法人代表为“王述宽”,也就是说,该矿的真正法人是五合乡政府,但对到底乡政府和谁在联营,矿方人员都称自己并不知道,因为他们接管这个煤矿才几个月。记者在随后的采访中了解到,其实五合乡政府早就将煤矿承包给私人经营,乡政府只是每年按时收取数十万元的承包费,而对安全生产和管理方面的事情却从来不过问,此次王述宽承包期满后,乡政府又将没有承包给了一个叫滕文乾的个体老板。 幸存安检组长惊魂未定 向记者详谈矿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11月3日的矿难中幸存的一名矿工名叫丁刚,是该煤矿的安全检查员和安全小组的组长。记者在靖远矿务局总医院见到丁刚时,他仍然处在这起事故的恐慌当中。他告诉记者,11月3日下午3时30分,他带领5名矿工,下井进行通风巷道的检查和维修,行进到一半时,他突然检测出巷道中CO超标,并立即叫上5名矿工一起往外走,因为是逃命也顾不了许多,只是自个儿往外跑,等醒来是发现自己已经在医院,也知道了5名矿工已死的消息,至于到底是怎样死的,有没有抢救他都不知道。 停产整顿只是一纸空文 小煤窑疯狂生产 据一些知情者告诉记者,10月24日东升乡红湾村煤矿发生6人CO中毒死亡的特大事故后,白银市有关单位立即向靖远县政府下达了“全县小煤窑一律停产整顿”的通知,靖远县政府也曾于10月31日作出了所有小煤窑停产整顿的通知,但不知什么原因,这些通知下发到各个煤矿后却没有见到一家煤矿按要求停产整顿,而是夜以继日不间断的继续生产。记者在事故矿区采访时,包括五合乡煤矿和红湾村煤矿在内的几十家小煤窑却都称,他们街道通知后,按要求立即停产,进行整顿。其实真正的停产是在11月3日五合乡煤矿的事故发生后才进行的。同时记者还了解到,10月24日的矿难发生后,靖远县虽作出了停产整顿的通知,但实际上,包括靖远县煤管站在内的有关单位只是到一些煤矿转了转就算了事,有些煤矿甚至根本连转也没有去转,这也是导致在短短的10天内,连续发生2次特大矿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国有矿区内小煤窑肆无忌惮 有证无证随意开采 据了解,靖远县有采矿许可证的乡镇小煤窑目前尚有23家,其中,在王家山矿区就云集了18家,而记者在靖远矿务局王家山煤矿采访时,矿务局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实,除了有采矿许可证的小煤矿外,还有至少10家以上的私人小煤窑仍在矿区内偷偷地非法生产,这些小煤窑除了对国有煤矿资源造成巨大损失外,它们的生产经常是肆无忌惮,有证和无证的都是随意开采,为此还经常和国有大矿发生不断的摩擦,但由种种原因所致,国有大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种掠夺式的开采肆意进行而无能为力;这些个小煤窑的安全状况其实从根本上来说就无从谈起,死人的事在这里也就见怪不怪了。 煤矿安全管理站形同虚设 真正目的为赚钱 在距离事故煤矿不到5公里的地方就是靖远县煤炭安全管理站的所在地。11月5日下午,当记者来到该站时,除了一个自称是煤管站工作人员家属的女人在看门外,站上没有工作人员值班,她称站上的人都到矿区检查去了。那么这个煤管站到底是一个啥样的机构呢?当地一些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这个煤管站的日常工作其实不是进行安全管理和检查,主要是和小煤矿相互做一些生意,站上工作人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赚钱”,赚钱的手段是:给各煤矿硬性出售矿用配件,倒卖煤炭等,而各个小煤窑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愿意和煤管站做这个有益的“买卖”。记者在该煤管站的一间房子后屋也确实发现了大量的矿用配件,在该煤管站的后院也如人们所说,记者发现了一个诺大的“煤场”,场内堆满了成山的煤炭,而该煤管站为了谋得更多的利益,也将站内的房屋出租给“民工们”居住,他们所谓的安全检查就是和小煤矿的矿长们吃饭喝酒。“如此看来,不发生矿难就是不正常,而发生矿难也就成了正常的事情”,这是一位知情者告诉记者的最后一句话。 事故惊动省市领导 陆浩省长亲自做批示 就在“10。24”矿难的调查正在进行当中,相关责任人还没有得到处理的时候,11月3日,新的矿难又在同一个矿区发生了,两起矿难同样程度地惊动了省上有关领导。11月4日,陆浩省长就两起事故作出重要批示:“近来小煤窑事故呈上升势头,要引起高度重视,安监部门要加强督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实行责任追究。”副省长杨志明按照陆浩省长的批示也作出了重要批示:“请省煤监局负责人会同有关部门和白银市政府,按照陆浩省长的批示,迅速调查事故原因,妥善处理善后事宜,抓好白银市煤矿安全责任制,严肃处理有关责任人,坚决防控重特大事故发生。” 白银市政府也于11月4日成立了事故协调处理领导小组,并发放了《开展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大检查的紧急通知》,要求对全市范围内的煤矿企业进行全面严格的检查和整顿,靖远县政府于11月5日下午召开了全县安全生产紧急各种会议,对县属所有煤矿一律停产整顿,对此次事故的责任人要求依法从严惩办。 一起重大事故被瞒报 靖远还有多少矿难被隐瞒 记者正在靖远县有关单位采访时,突然有人找到记者并告诉记者又一个惊人的消息:2002年10月29日,与五合乡煤矿同处一个矿区内的靖远县靖安乡煤矿发生了一次特大瓦斯爆炸事故,5名矿工当场被炸死,而事故发生后,该矿矿长杨某与煤管站人员合谋,隐瞒的事故真相,进行私了,不仅没有向上级部门进行汇报,竟然还对意欲上访的死者家属和目击矿工多次进行威胁和“封口”,致使这起特大事故至今没有人知道。面对如此多的矿难事故和被瞒报的事故,人们不仅想问问,在靖远县到底还有多少矿难被瞒报呢? 文/图本报记者宋维国、杨亮 靖远矿难事故最新追踪--矿难背后到底还有多少隐情 假如说,矿难仅仅是单纯的矿难,那么对矿难的调查和处理就不是什么难事,矿主们和主管部门也没有必要刻意地去隐瞒一些事实,但往往是,任何一起矿难的发生几乎在其背后都存在着一些让人难以置信的隐情,靖远矿难也不例外。下面是记者两天来在靖远2起矿难现场了解到的一些最新情况。 煤管站长你为何不露面 对作为煤炭企业安全监管单位最基层的管理部门来说,煤管站是最直接,也是与各煤矿打交道最多的单位,理所当然地煤管站的管理人员对自己辖区内的煤矿生产安全状况也最了解,而当记者多次来到靖远县煤管站想了解一些情况时,不仅找不到一个管理人员,甚至连煤管站站长朱刚林的电话也打听不到。11月5日晚,记者费尽周折打听到了朱站长家里的电话,接通后一个自称是朱的儿子的人刚开始告诉记者:“他出去了,不在家”,当记者告诉身份和想要和朱通话的目的时,他又对记者说:“你等会儿”,之后,记者等了近20分钟,对方既不回话,也不说明任何情况,只听着在房间里来回走动,记者只好挂断电话,稍后,这个电话就再也无法接通了。11月6日,当记者再次联系该电话时,对方称自己刚从外地回来,不知道朱站长的电话,也不知道他究竟到那里去了,包括靖远县有关部门的人员也都告诉记者,不知道朱的电话和去向。因此,人们不竞想问问:煤管站长你到底为什么不肯露面呢? 煤管站以金钱换安全 除了知情人士向记者反映和记者已经调查到,靖远县煤管站在搞“经营”的情况外,11月6日,又有知情者向记者反映:“煤管站在以金钱换安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据知情者反映,实际上,煤管站对自己辖区内的安全情况了如指掌,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煤矿也是经常去检查,但检查的目的并不是让其整改达标,而是借着安全不合格肆意地索要金钱,当矿主们按照煤管站的要求如数“交纳”了安全检查费后,煤矿自然也就从安全不合格变成了合格。对煤管站以金钱换安全的做法,矿主们当然知道哪个对他们更重要,这种交易事实上在煤管站和矿主之间达成了一种默契,每当煤管站的人员提到安全二字,矿主也明白自己该做什么,甚至,有时到了一定的时间和期限,矿主们会主动的找到煤管站“交纳”自己“应该”完成的“安全管理费”。在这种情况下,假设发生了安全事故,既是矿主不隐瞒,煤管站也会主动替矿主隐瞒的,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靖远县会在短短的10天内连发2起煤矿重大安全事故。 “10。24”矿难是怎样被发现的 11月3日,五合乡煤矿的矿难发生后,记者在采访中,有关东升乡红湾煤矿“10。24”矿难的一些真相也随之显出了庐山真面目,一位知情者向记者反映了这起矿难从瞒报到被发现的全过程。据这位知情者讲,“10。24”红湾村煤矿中毒事件发生后,有人2天后把死亡情况向有关部门进行了反映,但却不见有人来调查处理,直到10月29日,某媒体记者在靖远县安监局的一个办公室偶尔发现了一份“有关红湾煤矿发生重大事故”的记录,随后向白银市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局的一位副局长反映,并将消息向省内个新闻媒体通报,这次矿难的情况才公诸于世。也就是说,靖远县有关主管单位至少在10月29日之前就已经知道矿难情况,但没有向省市有关部门上报,而是进行了隐瞒。当记者多次想向靖远县安监局戴维富局长了解这一情况时,他告诉记者,不是开会就是跑现场,始终没有和记者见面的意思。 一证多矿和一矿多井 靖远县现有的23家小煤窑确实都是证件齐全,表面上看并没有什么问题,安全生产的验收也都是合格的,但是,如果更深一步的了解,你就会发现,情况远非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其实在这23家小煤窑中,有部分煤矿竟然是一证多矿或一矿多井。知情者向记者反映,一些私营煤矿要么是一个采矿证下包含了多家煤矿,要么是在一个矿内有多个井口,当主管部门前去检查时,矿主们都将这些个分矿或者分井叫做自己煤矿的“通风井”,甚至有些相隔很远的矿井也被这样认为。对这种情况,包括煤管站在内的主管部门当然心知肚明,但就是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发生矿难之类的问题,上级部门来调查时,矿主和主管部门都堂而皇之的告诉上级部门,所有煤矿的“四证”都是齐全的,也不存在任何违法经营的现象。当然,这种假象所掩盖下的最后结果,就是以牺牲无辜的生命为代价而换取血的教训,可是,这种情况竟然在靖远县的煤炭企业内存在了多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遗憾的结局。 对红湾村煤矿的再调查) 11月6日,在调查五合乡煤矿的矿难中,记者再次走进了10天前发生另一起矿难的红湾村煤矿,在这里,一证多矿和一矿多井的现象得到了知情者的证实。据知情者向记者反映,红湾村煤矿是该村支部书记张某假借村委会的名义开办的,在这个表面什么证件都齐全的煤矿内,实际上有井口多达9个,被张某分别承包给自己的亲戚来经营,他们把这些井口叫做“分矿”或者“风井”,并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一种经营,这种情况所有的主管单位都清楚,但是没有人来进行调查处理,直到现在,靖远县有关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仍然是一个答案:“这种情况自己都不知道”。但是有一个事实是大家不得不承认的,那就是“通风井居然也能出煤!”。 县上领导痛心谈矿难 11月6日,就这些个情况记者采访了靖远县主管煤矿的高副县长和该县于萍县长。高副县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记者所了解到的这种情况也许是存在的,县上了想尽一切办法在调查和处理这些问题,但由于有些情况特殊,可能有漏网之鱼,但不管怎么说,县上对煤矿安全问题从来没有松懈过,他也对这2起矿难的发生表示痛心。当日下午,于萍县长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说,对2起矿难的发生她本人表示非常的痛心之外,表明本县的安全生产已经到了一种非下决心整顿的程度,并且已经将主管部门分成7个小组开始了全县的安全生产大整顿,并下了死命令,让干部住矿整顿,对相关责任人的调查和处理也正在进一步进行当中。对本报独家报道的还有重大事故被瞒报的情况,已经派出专人小组展开了调查,一经查处当依法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同时记者还了解到,由于在10天内连发2起特大安全事故,甘肃省纪检委也于11月6日派出调查组,赶到靖远县展开的调查。我们相信,随着调查组的调查,2起事故的一些真实情况和内幕将会很快向社会公布,届时,本报将继续对时间的进展予以关注。 本报记者宋维国、杨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