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海口遇害专家之子:告诉公众一个真实的父亲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07日10:55 解放日报 | |
一条假新闻,瞬间抓住了全国眼球。上海803所研究员周鼎新10月16日海口遇害,被某媒体不负责任地炒作为,在神舟5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的当天,“参与神舟5号设计的中科院院士”遭劫致死。于是,从案发到告破,周案意外地成为了众目睽睽的舆论焦点。 假新闻会不会影响凶案侦破? 假新闻有没有伤害亡者家属? 如何评说周鼎新的科研成就? 所幸周案神速告破,昨天周鼎新之子周宇,坦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假新闻添乱 记者:父亲出事的当天,你在哪呢? 周宇:是16日下午3点多吧,父亲出事3小时后,我正在四川攀枝花市谈业务,海口朋友电话里声音都在抖,“你父亲不行了,快赶过来……”晴天霹雳,头天晚上他还乐呵呵跟我通电话呀。 记者:蜀道难,想快不容易吧。 周宇:真要感谢攀枝花的领导,不仅派专车摸黑赶了5小时山路将我直送昆明机场,还预先为我买下当晚昆明飞海口、飞广州和广州飞海口所有航班的机票。在领导和朋友一路接力、护送下,我总算在父亲临终前一小时赶到海口医院。在中国父亲就我一个孩子,能不急嘛,哪想到后来还会有什么“中科院院士”、“神五设计者”这些假新闻再来添乱! 记者:父亲临终说了什么吗? 周宇:瞳孔已经放大了。那个惨呀,头肿得像个锅盖,眼睛虽包着,却暴突得把纱布也顶了起来,唯一露在外面的鼻梁,打断了瘫向一边。我坚决不让姐姐妹妹到海口来,惨不忍睹啊。 记者:那一刻心里最想是什么? 周宇:抓凶手!当时心里乱成了麻,为什么只抢走了手机和几百元钱,却对更值钱的手表、项链视而不见?为什么抢老人下手会这么重?我对海南警方说,“不查出真凶,他死不瞑目”。 记者:冒昧问一句,这么快破案,和假新闻引起了轰动有关吗? 周宇:假新闻是8天后才出现的,其实在案发的第3天我就听当地公安负责人说,中央已经下了指示,海南各级公安机关为此分别成立专案组,限期“非破不可”。 记者:你是否知道破案过程? 周宇:未经证实的有几个版本,有一种说法是派人打进去,假说父亲没死回去了,想重金赎回被抢的手机,海南警方为破案下了死力气。我是早3天猜到破案了,2日我给海南警方打电话,问还要提供什么线索,他们说,“什么都不需要了,案情已经取得重大进展。”据说海南警方之所以把新闻发布会推迟到昨日,是想能等到其余三个在逃疑犯也全部抓获。不过我相信,三个在逃疑犯的归案,只是时间问题。 辟谣,雪上加霜 记者:你最初得知所谓“神五专家”、“中科院士”的假新闻时,有何反应? 周宇:非常意外和震惊。因为10月16日我父亲遇害后,我一直配合当地警方,从未接受过任何采访。10月24日突然有报道“参与神五设计的中科院院士海口遭劫杀”,这一下全世界都传开了。第二天我接到朋友的法国长途,说是法国报纸都登出来了。赶紧上网一查,真是难受呵,网上说什么的都有。 记者:不是开新闻发布会澄清了吗? 周宇:雪上加霜。媒体不负责任的假新闻,弄得警方不得不在侦破的关键时候,专为辟谣开新闻发布会。而且真相也“澄清”得太彻底了———把我父亲的姓名、身份证号码、上海什么路几弄几号的完全家庭住址都一清二楚地上了报端。这下好了,记者天天在我家门口守着,采访不到我就采访邻居,各种版本的传闻越弄越多。当时我真担心啊,罪犯一个都没抓住,找上门来怎么办? 记者:你现在想对“假新闻”说些什么? 周宇:我想说,不管是科学家还是普通人,生命同等珍贵。新闻报道要真实,要有利于破案,这条假新闻为了达到其所谓的“新闻效果”,引起了全国舆论这么大的负面反响,不知该怎样承担失实责任。 一门心思看神五 记者:你父亲是上海航天系统的元老人物了,假新闻说他参与了神舟5号的设计,纯属子虚乌有? 周宇:他的研究和神五不搭界,但你们肯定不知道,他对神五上天的那份关注到了什么程度!就在遇害前一天,神五上天,他在海南哪儿也没去,一门心思就坐在电视机前看直播,直到晚上和我通电话,还在说看看看,中国了不起吧,世界第三!我说我够爱国啦,别老这么教导我呀,没想到这就成了我和他的最后一次通话。神五落地后几小时,父亲遇害了。 记者:听说你父亲虽非假新闻所谓的“院士”,但在航天领域功绩卓著。 周宇:父亲的工作事关国防机密,我是外行更不敢评说。但他多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江泽民的亲切接见,他的照片多次出现在报纸的头版上,这是无言的评价。我知道父亲是上海第二、三、四、五、七届的市人大代表,只有在文革的第六届他没参加。“四人帮”一粉碎,他马上被起用,和苏步青、李国豪等5位科学家一起作为科技界的代表,成为上海市革委会的委员。父亲毕生志在科学兴国,我姐单名一个“荧”字,就是我父亲为了纪念自己研制出新中国第一代X光透视机的荧光屏。后来他到了航天系统,又给我取名“宇”。如今我已45岁了,中国人也飞上“宇宙”了,他却飞来横祸地去了。 存款不足600元 记者:父亲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周宇:廉洁奉公。临终了一无长物,仅有的两个存折,加起来不到600元。可同事有难处,他会几百几千地送,自己七十多岁了,每天到公司,拎着十几斤重的公文包步行几公里,就为了省下打的钱。记得还是很小的时候,有一次走亲戚回家,父亲说他口袋里只有一毛钱了,问我们兄妹是买两张电车票呢,还是买两根油条?结果4个人一路笑一路吃,从衡山路走到长乐路,这一份温馨终生难忘。外出必住五星级的我,回到上海却总愿在父亲床边打地铺,一聊一晚上,这在上海不多吧。 记者:父亲对你的事业有帮衬吗? 周宇:我在美国开公司,是有不少人怂恿我“找你爸介绍点业务”,我心里清楚,那是找骂。 记者:他“走”得那么仓猝,有什么心愿未了? 周宇:最大心愿就是他那“宝贝能源”。他退休后8年致力于高效清洁能源的开发,达到了国际先进标准,最近刚通过测评。他原打算将新能源的收益,全部捐献给希望工程、慈善机构。我今天说出来,就是想告诉公众一个真实的父亲。 昨夜截稿前,周宇来电告知:为纪念父亲他决定牵头成立“周鼎新科技基金”,家人现已首期认捐十万元人民币。周宇表示,基金将委托国内公信机构管理,专门用于科技人才培养、科研项目资助和科学家的急难之需,以此告慰在天之灵。 本报记者郭泉真 陈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