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弘扬载人航天精神 攀登科学技术高峰——载人航天工程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要(配图)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08日08:00 解放军报
王永志
  科技铺就飞天路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永志

  10月16日,是我们中华民族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的日子。39年前的这一天,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一声东方巨响使中国人民在世界面前挺直了脊梁;39年后的今天,我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遨游太空14圈后安全返回地面,中华民族实现了千年飞天梦想。回顾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的奋斗历程,我心潮激荡,感慨万千。

  1992年9月2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听取我们的论证汇报后,讨论了一个上午。一致认为,搞载人航天意义重大。江泽民同志说,今天就作个决定,要像当年抓“两弹一星”一样抓载人航天工程。要坚持不懈地、锲而不舍地把载人航天搞上去。

  从那时起,我就被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总体上分为7大系统。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按照前苏联及美国人所走过的路从头走起,还是瞄准当时的先进水平跨越赶超?经过反复讨论,大家统一了认识,我们要力争一步到位。中国的飞船一上天,就要和国外搞了40年的飞船比翼齐飞,不相上下。

  我们把赶超目标瞄准当时俄罗斯的“联盟—TM”号,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经过两次改型的第三代飞船。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发展道路,自主创新,跨越发展,一起步就搞了3个舱段: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设计了更先进、更完善的逃逸和救生系统。即便发生意外,也能让航天员安全回来,那是我们的国宝啊!

  要跨越发展,就不能墨守成规,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我们前几次发射无人飞船,没有进行动物试验。这是因为到2002年8月,世界各国的航天员已经有906人次上过天了,我们没有必要跟在人家后面走“猴子变人”的漫长试验过程。但是,人家的飞船能上人,不等于我们的飞船也能让中国的航天员平安返回。为此,我们搞了个“拟人代谢装置”,能像人一样呼吸,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我们利用无人飞船连续试验了几次,证明我们的飞船完全可以达到供氧要求和其它生存条件。

  我们的航天英雄杨利伟胜利归来时,与他一块儿上天的轨道舱还在太空继续运行。它如同一颗卫星,还在对地观测,继续做空间科学实验。更重要的是,下一步我们还可以用它搞太空交会对接。国外进行空间交会对接试验时,每次必须连续发射两艘飞船,一艘上去后,紧接着再发射一艘上去和它对接,而我们中国飞船的轨道舱可长期留轨运行,等待着与下一艘飞船对接。这样我们做一次对接试验只需发射一艘飞船,每次就省下一枚火箭和一艘飞船,还可少建一个发射工位。我们不就省钱了吗?发射一次就是好几个亿啊!俄罗斯飞控中心的技术主任巴丘卡耶夫听说后感叹:“都说中国人聪明,真是名不虚传啊!”

  2001年4月,我到俄罗斯参加加加林上天40周年庆祝活动时,回母校莫斯科航空学院接受荣誉博士称号和杰出毕业生金质奖章。在这个仪式上我应邀介绍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特点。我刚讲完,我当年的老师、联盟号飞船当年的总设计师米申院士就大声说:“你们都听到了吧,中国飞船不是‘联盟’号,中国飞船就是中国飞船!”

  载人航天,人命关天。我国搞载人航天工程,始终把航天员安全放在第一位。为此,我们大力提倡并要求全体研制队伍一定要强化载人意识。什么是载人意识?就是可靠第一、安全至上!经过科技人员刻苦攻关,我们采取的安全措施比世界其它载人航天器更周全、更完善。发射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可靠性达到0.97,而安全性达到了0.997。我与全体航天员座谈时说:“你们放心,我从中国的第一代运载火箭干起,研制了好几种火箭。我们现在用的火箭是最好的。而且,这次载人飞行,我们把所有能想到的安全措施都用上了,我们一定会对你们的生命负责。”

  我们有一个强有力的指挥系统,会同设计师系统一起严把质量关。“神舟”三号飞船运到发射场不久,就发现有一个穿舱插座的一个点不通,拆下这个插座解剖检查后发现,插座设计存在根本性缺陷,是批次性问题。尽管飞船设计时每个信号都采用了双点双线的冗余措施,但是很难保证类似问题不再发生。于是,两位工程副总指挥、飞船总设计师和我一起,专程到生产厂家进行调查研究,认为这个问题不能放过,要重新设计、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并全部更换。这个决心可不好下呀!飞船上一共使用了几十个插座,共有一千多个点,如果全部更换,飞船的发射至少要推迟3个多月。为此,指挥部专门向中央作了汇报,得到了中央的批准。这件事,极大地震动和教育了全体研制队伍。这也是我们真正树立载人意识的转折点。我曾对各系统?淖苌杓剖γ撬倒骸暗谝凰曳纱某嗽保Ω?是我们这些总设计师。我们什么时候敢坐飞船了,才能让航天员坐。”

  “神舟”五号发射前,有的记者发现我在观看女足世界杯比赛,感到很吃惊。他们问我,你对飞船放心吗?是真没问题,还是有问题没有发现?我告诉他们,这次我是放心的,不出问题是符合规律的。

  航天员返回是载人航天飞行的最后一个环节,而且是航天员罹难最多的阶段。今年年初,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就是在返回时失事的。为了保证航天员安全着陆,工程上马之初,我对原定的主着陆场进行考察后,想提出改址方案。但原方案已经过中央批准,我这个“马后炮”要不要放?我再三考虑,为了对国家负责,对载人航天工程负责,我如实作了汇报,建议改在人烟稀少的内蒙古草原,改小轨道倾角,使主着陆场能够位于飞船下点轨迹的“弧顶”,增加飞船返回主着陆场的机会。这个方案最后得到批准。我又提出将飞船变轨时机由第14圈调整到第5圈,再加上应急轨道的设计,飞船每天都有返回主着陆场的机会。如果发生紧急情况,航天员还可以启动应急程序,驾驶着飞船自主返回。过去我们曾发射过一颗返回式卫星,由于返回程序出错飞走了,过了好几年它才回来。由此我联想到,如果飞船出了这种事,既然飞船上有人,我们就要发挥他的作用。于是,提出为航天员设计手控制动返回程序,让他们自己能控制飞船安全返回的要求。

  我们还立足中国国情,研究制定了海上搜救对策。因为飞船发射后很快进入海洋上空,如果出现意外需要救生,我们面对的将是5200公里范围的茫茫太平洋,形容“大海捞针”一点也不过分,我们必须在24小时内把返回舱捞回来,否则航天员有生命危险。美国当初派了3艘航空母舰,21艘舰船和126架飞机,动用了2.6万人;前苏联为了实施海上救生,布置了7艘舰船和110架飞机,动用4500人。我们难以组织这么庞大的搜救力量。怎么办?我们的对策就是利用飞船自身的能力,控制飞船就近飞向预先设定的海上应急搜救圈。这样,定点等候的舰船很快就能找到,减少了搜救力量,提高了时效。这是中国特色的技术创新,世界上绝无仅有。

  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举国欢腾、群情振奋,这是对我们航天战线极大的鼓舞和鞭策。现在我们实现了载人航天“三步走”的第一步,第二步我们要实现航天员出舱行走、进行空间交会对接、建设空间实验室,第三步还要建造空间站。我们将继续开拓进取,不断向新的目标迈进,为开发太空资源、造福全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祖国送我上太空

  航天英雄 杨利伟

  今天,我作为航天员大队的普通代表,参加这个隆重的报告会,心情无比激动。感谢党和人民的关心厚爱,感谢部队的培养教育,感谢载人航天战线全体同志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是祖国和人民用智慧的双手把我送上了太空。

  1998年1月,我通过层层选拔和严格考核,正式入选航天员大队预备航天员。离开空军老部队时,领导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利伟,到那儿好好干。别的我都不担心,你飞了十几年,操作没问题,你遇到的最大挑战可能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

  来到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航天员大队,果然,我遇到的第一关就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我们要学的课程非常多,天文学、天体力学、空气动力学、航天医学、心理学、外语,以及载人航天七大系统的有关知识等都要学,涉及30多个学科、10几个门类。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我连续两年多几乎没有在晚上12点前睡过觉。为防止打瞌睡,我买了个大水杯,泡上浓茶,不停地喝水提神。这些课程,我都以全优的成绩顺利通过!

  航天员的职业挑战性、风险性极高,要通过超重耐力训练、低压缺氧训练、前庭功能训练、失重飞行训练等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向人的生理极限挑战。转椅训练是一个重要科目,一般人上去转不了几圈就会头晕、呕吐。每次练这个科目,我都选最长的时间,做最大的强度。晚上睡觉我不用枕头,还把床脚垫高以适应太空失重状态下的血液重新分布。练到最后,这个科目我可以免试。离心机和跑台训练,我也坚持做最难的、强度最大的,目前我的抗载荷力和抗冲击力都能达到8个多G,相当于自身重量的8倍以上。飞船舱内布满了各种仪器和开关,我把它们拍摄下来,存在电脑里,有空就看就背,最后做到闭上眼睛也知道哪个按钮在什么位置、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并能用操作杆准确无误地操作它们。

  今年7月和9月,在航天员强化训练和确定首飞梯队的综合考核评定中,我的成绩都名列前茅,最后5次考核,两次99分以上,3次满分。最终经过无记名投票,评委们一致推选我为首飞梯队航天员!

  2003年10月14日晚上,领导正式通知我,由我担任首飞的光荣任务。那天晚上,我踏踏实实地睡了个好觉。15日清晨5点2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胡锦涛总书记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亲切接见了我们首飞梯队的3名航天员。总书记亲切地对我说,相信你一定会沉着冷静,坚毅果敢,圆满完成这一光荣而神圣的任务。我们等待着你胜利归来。当我起身告别准备离开大厅时,一回头突然看到,总书记又向前走了两步朝我挥手,眼里充满深情和期盼的目光。这目光是信任、是关爱、更是力量!我心里更加踏实,更加镇定了。

  进入飞船,离火箭点火起飞的时刻越来越近了。此时,我想到肩负的重大使命,想到有那么多人在关注着我,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一下我的心意和决心呢?“10、9、8、7……”当指挥员倒计时口令传来时,我情不自禁地举起了右手,庄严地敬了个军礼!心里默念着,放心吧首长,放心吧祖国!

  9时整,火箭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稳稳地拔地而起,以气吞山河的气势,载着我直刺苍穹,飞向太空!590秒,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这时,我突然感觉到我的身体似乎要飘起来,我意识到飞船已经脱离地球引力,我真的来到了太空。突然,我觉得好像头朝下脚朝上,感到十分难受。我意识到这是在太空失重状态下出现的一种错觉。我用平时训练的方法,强迫自己在意识上去对抗和战胜这种错觉,很快就调整过来,恢复了正常。

  来到茫茫无际的太空,我看到了一幅神奇美妙的景色。舷窗外,阳光把飞船太阳能帆板照得格外明亮,下边就是美丽的地球。蔚蓝色的地球披着淡淡的云层,长长的海岸线在大陆和海洋间清晰可辨。飞船绕着地球高速飞行,昼夜交替之间,地球边缘仿佛镶了一道漂亮的金边,景色十分迷人。我拿起摄像机,赶紧把这壮观的景色拍摄下来。

  此时此刻,我为祖国的科技发展和国力的不断强盛而感到自豪,为中国人飞上太空感到骄傲,并郑重地在飞行手册上写了“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飞船飞行到第7圈时,我在太空展示了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表达了中国人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的美好愿望。

  根据飞行程序的安排,我可以在太空中休息5个多小时,但我只睡了半个小时。因为首次太空飞行,机会太难得了,时间太宝贵了。除了完成规定的飞行程序和任务外,我抓紧分分秒秒,尽可能多地体验在太空中的失重感受、多做一些动作、多拍一些资料。我还解开束缚带让自己飘在空中,一会儿倒立,一会儿旋转,尽可能做着各种动作,体会身体的感受。我把这一切都录下来,带回了地面。

  当飞船飞行到第8圈时,北京指控中心通知我与家人进行天地通话。这个程序事先没有安排,让我非常激动。这使我想起当航天员这么多年来,父母、爱人和孩子对我事业的支持和奉献。

  2001年7月中旬,我爱人因患肾病,需马上住院做手术,大队当时正准备到外地参加飞行训练。出发前的一个晚上,我来到妻子的病房。望着身体极度虚弱的妻子,我小声地问,“你真的挺得住吗。”妻子含着眼泪回答:“利伟,这么多年我都挺过来了,你就放心地去飞吧。到了那儿,一定要注意安全啊。”那天晚上,我在床边陪着妻子整整坐了一夜。

  天地通话开始了。耳机里传来妻子的声音:“利伟,你怎么样?”我回答:“感觉非常好,放心吧。谢谢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接着儿子问我:“爸爸你看到什么了?”我高兴地对儿子说:“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了!”

  绕地球飞行第14圈时,“神舟”五号进入了返回阶段。飞船一进入“黑障区”,窗外随即传来空气被压缩的强大呼啸声,飞船与大气层产生了巨大磨擦,发出轰轰的撞击声,一瞬间飞船变成了一团大火球。闯过“黑障区”,随着引导伞、减速伞和主伞相继打开,飞船大幅度来回摆动,巨大的冲击力冲撞着我的全身。确定飞船已经落地后,我迅速切断伞绳。飞船着陆成功了!我终于从太空回到了地球,回到了我们可爱的祖国!

  当我走出舱门时,战友们紧紧地把我围在中间,许多双手把我抬了起来,人们的眼里都闪动着激动的泪花。现场是一片欢乐的海洋,我们终于胜利了!

  这些天来,有许多人问我:这次太空之旅,你一点不紧张、不害怕吗?我告诉他们:送我上天的是最好的火箭和飞船,飞船舱内环境非常好,广大科技人员对我们航天员的安全考虑非常周到,加上我平时练就的过硬技术、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又有亿万人民做我的坚强后盾,我的确不紧张,也没什么可怕的。再说,作为航天员,执行航天飞行任务是我们的神圣使命,祖国什么时候让我去“飞”,什么时候我都会义无反顾、决不后退!

  还有人问我:一次首飞,使你成了中国的航天英雄,今后你将如何面对荣誉?在这个庄严的场合,我想向大家说句心里话:作为首飞航天员,我只是完成了我应该完成的任务。我们每个航天员都具备执行首飞的能力。真正的英雄是那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在载人航天战线上的全体同志,是那些艰苦奋斗了几十年的老?摇⒗狭斓己屠弦槐部萍脊ぷ髡呙恰C挥形按笞婀呐嘌挥泻教煸贝蠖?这个光荣的集体,就没有我杨利伟的今天。荣誉属于伟大的党,属于伟大的祖国,属于光荣的军队,属于英雄的人民!众志成城铸“神箭”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 荆木春

  2003年10月15日9时,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F火箭的一声轰鸣,震撼了世界,震撼了宇宙!它以雷霆万钧之势将载有中国首位航天员的“神舟”五号飞船,送入了浩瀚苍穹。

  “长征”火箭,大家并不陌生,从1970年发射我国第一颗“东方红”卫星,到今天已发展成11种不同型号、能够发射各种轨道的“长征”系列火箭,成功地发射了70多颗国内外卫星。然而,作为把航天员送入太空的“长征”二号F火箭,有着极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虽然火箭飞行时间不足10分钟,却是载人飞行成功的第一步。

  为了万无一失,我们大胆地采用了50多项新技术,攻克了故障检测处理系统和逃逸系统这两大载人航天难题,为我国的载人航天飞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故障检测处理系统和逃逸系统是载人火箭独有的技术。他们一个是火箭的“自我诊断器”,一个是航天员的“生命保护神”,其作用是火箭在待发段和上升段发生故障时,能够自检测、自诊断,发出故障信息给逃逸系统,并能实施自动逃逸和地面指令逃逸,把航天员带到安全地点。

  研制初期,我们无从下手,能查到的资料很有限,引进国外技术需要巨额资金,更何况有些关键技术用金钱也无法买到。

  从那时起,我们就告别了节假日,记不清在灯光下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记不清多少次为攻克一道难题而从睡梦中爬起,不足30岁的年轻人生出了一根根银发,额头上新添了一轮轮细纹。

  火箭飞行中随时都会出现故障,如何判断故障,如同医生诊断病情一样需要一系列的参数和判断逻辑。故障判断既不能漏,也不能误。美国和俄罗斯是通过几十次发射飞行试验才总结出来一套参数。我们怎么办?只有走自主创新的设计之路。

  我们设想了300多种的火箭故障模式,并进行一轮又一轮的筛选,分析什么情况下出现故障、会出现什么样的故障、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当时,我满脑子都是各种参数和问号,各种各样的参数在我脑里打架,经过分析比较,最后确定了合理的判据。

  判据制定出来了,但火箭什么时间逃逸?怎样逃逸?这又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火箭发生故障时,爆炸的威力有多大?毁伤的半径有多大?逃逸发动机怎样才能把航天员带到安全地方?我们用全部的心智,攻克了一个个拦路虎,为航天员编织了一张可靠的救生网。

  1997年,第一个整流罩生产出来后,我们发现它“超重”了,必须对整流罩“减肥”。在刘竹生总设计师的带领下,设计人员集思广益,查找“超重”原因,眼里除了数据就是图纸和计算公式。经过3个月的日夜工作,计算结果出来了,“减肥”达标了,人们悬着的心也终于落地了。

  1998年6月,试验现场,人们的目光全部聚焦在整流罩上。按要求,整流罩内几十把锁必须同时打开,整流罩才能顺利分离;如果解锁不同步,后果将不堪设想。试验开始了,随着一声巨响,锁打开了,但开锁并不同步。连续几次试验都不理想。经过分析,这与锁钩装配有关。工人师傅拆了装、装了拆,一丝丝地紧,一扣扣地松,一遍一遍地试。初夏时节,室外的气温近30℃,密不透风的整流罩如同一个闷罐。直到深夜,终于摸索出了规律,试验成功了。

  发射“神舟”一号飞船前,进行了零高度逃逸救生飞行试验,试验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总体进度。

  突然,我们发现解锁指标灯有一部分没有亮。灯不亮,就意味着这组点火线路没有工作。紧张的排故开始了。10月的戈壁滩已是寒风凛冽,冰冷刺骨。我们坐高空工作车几上几下,测量火箭参数。狂舞的风使脚下的工作车不停地晃动,手指也僵硬得不听使唤,年轻的女操作工从工作舱出来时膝盖都磨出了血。4天后,故障原因终于查清了。

  10月19日,随着震天动地的轰鸣声,逃逸飞行器腾空而起,发动机喷射出耀眼而绮丽的火焰,在蔚蓝的天空划下一道美丽的彩虹,飞船返回舱与逃逸飞行器分离,降落伞开伞,零高度逃逸救生飞行试验获得了圆满成功。千年飞天梦,今朝终成真。今天,长征火箭把中国首位航天员送入了太空,明天,我们将用更先进的火箭将中华儿女送上月球……殚精竭虑铸“神舟”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飞船系统副总设计师 杨宏

  1992年初,我国载人飞船工程启动后,飞船系统研制抓总的任务,落在了我们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身上。在总设计师戚发轫等老专家的带领下,我们迈开了向载人航天高峰挺进的脚步。

  我国的载人飞船从哪里起步?究竟搞一个什么样的飞船?我们研究了很久,也争论了很久。但大家始终抱定一个信念:走中国研制之路,造世界一流飞船!为此,我们大胆地提出越过单舱飞船和双舱飞船阶段,直接研制国际上第3代飞船的设想,并很快拿出了论证报告。就这样,中国第一艘飞船的蓝图诞生了。

  我们研制过几十颗卫星,但飞船要上人,必须绝对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我们把飞船系统关键技术分解为17项核心技术,一场为时6年的攻关战,在多个陌生领域里全面打响。

  17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突破,为“神舟”飞船的初样研制奠定了基础。1996年9月,飞船进行第一次电性能设备联试。就是将600多台设备、300余根电缆、8万多个电缆网节点、20多个计算机软件模块,在桌面上一个个连起来进行通电。经过200多个日日夜夜的苦战,联试终于成功了。这一成功,验证了我们方案设计的正确性,“神舟”飞船可以投产了。

  飞船研制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如果没有一流的科学管理,没有系统工程的项目管理,就不可能在5年内完成5艘飞船发射并实现从无人到载人的飞跃。

  1994年,上级提出力争1998年确保1999年发射第一艘“神舟”飞船的要求。我们采取并行工程方法,同时研制4艘初样船。从那时起,我们形成了一种制度,每个周六都召开一次综合调度会,和总指挥一起研究解决问题,仅1998年,就召开了42次,解决了飞船研制中的2000多个问题。

  一艘飞船上有10万多支元器件,哪怕丁点差错,都会带来隐患,“零缺陷、零故障、零疑点”的工作标准,深深地烙在我们每个人心中。

  在“神舟”一号快要发射的时候,我们发现一个陀螺遥测数据异常。这时候排除故障,就必须将组装好了的飞船拆开,拉开返回舱的底座。这意味着发射场的工作要重做一遍,飞船上所有的火工装置都已经装好,如有不慎,极有可能会发生爆炸。

  当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副总经理张庆伟亲自到试验队进行动员。按照逆操作方案,我们打开飞船底部,小心翼翼地取出了那台数据异常的陀螺。经过21天不分昼夜的奋战,“神舟”一号终于不带任何缺陷起飞远航了!

  2001年9月,“神舟”三号飞船进入发射场后不久,发现传输飞船关键指令的接插件有一个点不通。尽管我们采取的是“双点双线”设计,但“神舟”三号是按载人状态全系统进行的试验飞行,尽管没上人,也必须按上人的标准来要求,来不得半点马虎和丝毫侥幸。总指挥袁家军带队到厂家,对新生产的接插件逐个进行可靠性试验,还对飞船上数十个同一工艺的接插件全部进行了更换。3个月后,我们重返酒泉,取得了“神舟”三号飞船的圆满成功。

  “一切为载人,全力保成功”!为确保万无一失,飞船上的设备,我们都进行过几十次、上百次的试验,设想了108种故障模式,设计了20多种应急救生方案,每一种模式都有对策;每一种方案,都能保证航天员随时应急返回。

  在追求完美的同时,我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也留下了许多无法弥补的遗憾。“神舟”二号进入发射场后,戚发轫总设计师的老伴被确诊为癌症,老伴心里很想让戚总多陪陪她,但嘴里却说:“别分心,我没事,专心搞你的飞船吧,我还等着中国航天员坐咱们自己的飞船上天呢!”可是,戚总的老伴没能等到这一天,就在“神舟”三号发射前,病魔夺去了她的生命!

  今年7月22日,“神舟”五号试验队出征的前一天,面对国旗,我们举起右手,向祖国庄严宣誓:确保航天员生命安全,确保“神舟”飞船载人飞行圆满成功。

  10月16日,当杨利伟乘坐我们打造的“神舟”五号飞船,第一次把中国人的身影印在茫茫太空时,我们自豪地说:“神舟”人兑现了对祖国的诺言!“神舟”人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智慧打造“通天梯”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站长、零号指挥员 郭保新

  我在发射场系统担任测试发射总指挥,就是下达倒计时和“点火”口令的“ 0”号指挥员,许多小朋友称我是倒着数数的叔叔。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大家看到的是一次又一次壮丽的腾飞,而对我们来说,每一次发射都如履薄冰,承受着巨大压力和挑战。

  2002年12月,“神舟”四号飞船待命发射,已进入不可逆状态。发射场却遭遇了30年来第一次-30℃的低温天气。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生爆炸事故,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最惨痛的教训就是“O”型密封圈在低温条件下失效。

  刺骨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割在脸上,手碰到冰冷的铁架,就会粘下一层皮。大家想尽一切办法,采取加温措施,用保温材料,把火箭的关键部位裹得严严实实,就像照顾刚刚出生的婴儿一样,连续3昼夜守护在火箭身旁。

  在90分钟准备的时候,指挥员江训龙紧急报告:“活动发射平台防风拉杆没有复位!”我心里“咯噔”一下,火箭如果在这种状态下点火,就会被拉杆拉住起飞不了,势必造成巨大灾难。我赶紧下令:“再试一次!”3个防风拉杆收回了,另外一个却纹丝不动。情况紧急,我果断决定:“采用‘反丝螺旋顶法’!”。

  一个防风拉杆终于收了回来。这时,离发射还剩下不到40分钟。这次发射,创造了世界航天史上低温发射的奇迹!

  发射场如同战场,要想战时过得硬,平时就得苦练内功、勇于创新。载人航天发射场采用了“三垂”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全新发射模式,火箭飞船吊装对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要求非常高。为练就一手过硬的“绝活”,官兵们把一根筷子系在重达1.6吨的吊钩上,从15米的高空插向地面啤酒瓶内。经过上千次训练,最后仅用3分钟就能把筷子稳当而准确地插进去。

  火箭加注燃料的多少,决定着飞船能否准确入轨。科技干部高敏忠、彭国标等同志组成攻关小组,在没有技术资料的情况下,重新设计电路,改变信号采集模式,经过200多个日日夜夜的刻苦攻关,终于设计制造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流量计,准确地将440吨燃料,一滴不漏地一次性加注到箭体内。

  航天无小事,成败系毫发。在“神舟”五号发射前进行火箭总检查中,模拟飞行程序进行到158秒时,50多万个数据中,有一个反映火箭舱体内的温度参数突然跳变了一下,整个过程不到2秒。就是这样一个稍纵即逝的现象,被分系统指挥沈爱华同志捕捉到了,任务指挥所及时采取了应急处理措施。真玄哪!如果在飞行中出现这个问题,很有可能启动逃逸飞行器造成误逃,就意味着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失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同志高兴地说,沈爱华同志立了大功!

  为了确保稳妥可靠、万无一失,发射前,我们对发射场数千台套设施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测检修,对火箭系统上千个对接插件、数百件火工品、测试厂房近万个电源插座进行了反复检查核对,确保不出任何问题。

  10月15日,进入发射程序,一种中华民族就要腾飞的自豪感在我心中汹涌澎湃,我憋足了劲,用全力喊出:“各号注意,我是0号,1分钟准备!”

  “……5、4、3、2、1,点火!起飞!”顿时,雷霆万钧,大地震颤,乳白色的火箭拔地而起,朝着遥远的太空呼啸而去!

  飞船快要入轨的时候,看着大屏幕上不断跳跃的时间,我不由自主地喊出:“580、581、582……”这时,大家不约而同地跟我一起喊了起来。

  590秒,飞船准确入轨。刹那间,发射场成了欢庆的海洋!

  这时,胡锦涛总书记健步走到台上,发表了振奋人心的讲话。胡总书记满怀深情地说:“航天战线的同志们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建立的卓越功勋,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顿时,我的情感像决堤的洪水一样,喷涌而出,激动的泪水情不自禁流了下来……牵引“神舟”遨九天

  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主任、研究员 席政

  我们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组建于1996年3月,主要担负我国载人航天飞行控制任务,是载人航天飞行的“神经中枢”,是航天员的“生命通道”。

  当火箭托举“神舟”五号飞船升空277秒后,一直到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的21小时23分钟里,地面向飞船发出的每一个指令,注入的每一组数据,关键时刻的每一项操作,都是由我们全程指挥、精确控制的。遍布国内外的10个地面测控站,分布在三大洋上的4艘海上测量船上的所有数据,都在这里汇聚;所有的信息,都从这里传输;一旦出现意外,应急决策也将在这里产生。这次整个载人飞行全过程,我们共发出437条遥控指令,实施数据注入11次24帧近20万字节,全都做到了准确无误,分秒不差,干净利索。高精度的飞行控制,凝聚着我们全体同志的智慧、心血和汗水。为了这一天,我们奋斗和拼搏了11个春秋,圆满完成了4次无人飞船飞行试验任务,在轨道计算与控制、飞控过程自动化、测控形式可视化、测控软件构件智能化等方面,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当“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满载着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托举飞船拔地而起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我们,立即开始对飞船指挥控制。

  15时20分,北京中心将遥控飞船变轨。变轨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飞船能否准确返回主着陆场。飞船变轨前3小时,我们北京中心准确地将控制参数注入到飞船上。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执行任务前,轨道室唐歌实在验算受非球形引力造成的摄动力影响时,发现两套程序计算的摄动力?谛∈愫蟮?6位出现不一致。这将导致轨道预报在第5圈后产生400多米的差异,为查找原因,他几乎3天3夜没合眼,把十几页的推演公式、几十页的实施方案和两套程序,反反复复核对、比较,最后终于发现是在不同的编译系统下,对一个开平方处理时产生了微小差异,并迅速拿出了修改处理办法。

  一组组数据从北京中心发出,通过远程控制站传向太空。15时57分,飞船从原来的椭圆形轨道的切线上冲出,飞船变轨成功!

  载人航天飞行的核心是“载人”,第一位的是保证航天员安全。当飞船环绕地球飞行了8圈时,地面指挥部决定安排杨利伟的家人在北京中心与他进行天地通话。这时,杨利伟的父母就坐在儿媳和孙儿身边,一直静静地端详着大屏幕图像上飞船座舱中的儿子。我知道,一颗母亲的心在时时刻刻牵挂着自己的孩子。我走过去,紧紧地握住杨利伟母亲的手说:“老妈妈,您放心,明天早上,我们一定保证把您的儿子安全地接回来!”这,既是一个儿子对一个英雄母亲的承诺,也是我们对祖国和人民的庄严承诺!

  这种承诺,来源于我们北京中心的艰苦努力和刻苦攻关,来自于我们周到细致、万无一失的准备。为了圆满完成载人首飞任务,我们连续奋战了10个多月,进行了3次全过程的大联调,100余次跳跃式联调联试,精心准备了4000多种排除故障的对策,700多条应急控制指令和注入数据,140多万条软件语句。我们还完善了应急控制系统和大气层外应急救生系统,增加了自主应急返回支持系统、飞船故障判别和告警系统,以及中心计算机运行状态监视系统等。也就是说,如果飞船出现故障,我们可以指挥航天员自行驾驶飞船,到预定地点降落。

  当然,这些预案这次没有用上,我们也不期望用上。这次任务一帆风顺,可以说,是一次“近乎完美”的经典之作。

  确保飞船精确返回,是载人飞行任务的关键,必须万无一失。返回控制时间1秒钟的误差,就将导致地面落点几十公里的偏差,甚至会使飞船无法正常返回地面。在我们的精确控制下,返回舱在偏航平面内,先后两次逆时针转过90度,建立了返回姿态,制动发动机点火成功。飞船开始从太空向内蒙古主着陆场返回,返回舱按照预设程序,先后顺利打开引导伞、减速伞、主伞,乘着红白相间的降落伞飘然而落。

  那一刻,负责轨道控制的谢剑锋含泪对我说:“主任,我完成任务了!”航天科学结硕果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技术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飞船应用系统副总指挥 高铭

  我国首次载人飞行的巨大成功,是我国航天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我们应用系统作为这项伟大工程的七大系统之一,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夺取工程的全面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当前,在国际上,载人航天使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入了更高层次,人类源源不断地从中获得新知识,研制出地球上无法想象的高质量新材料、治疗疑难病症的高效药物,发展对地观测高新技术和空间建造维修技术等等。可以说,载人航天活动及应用是当代科技发展的制高点,我国也必须占领这个战略高地,这就是我国发展载人航天应用的目的。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安排了6大领域的28个项目,包括对地观测和遥感应用;空间生命、材料科学和微重力流体物理;空间天文和物理;空间环境预报和监测以及天地技术支持系统。这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涉及学科领域最宽,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应用工程。没有任何借鉴,没有任何经验,188种设备需要全新设计研制,许多设备甚至要从最初的原理和工艺开始研究。我们懂得,只有不畏艰险,敢于攀登,走跨越式的发展道路才能实现创新,才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应用任务中,有一台对地观测设备,叫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它可以在飞船上分辨出地球上这一片是沙土还是泥土,是水稻还是小麦,河流和海洋是否有污染,是什么污染。国际上在这方面的竞争十分激烈。它的一个重要部件———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外国对我们是禁运的,这个部件能够敏感到几公里外一根火柴发出的热量,而且需要在-173℃的极低温度下才能工作。取得低温的制冷机的活塞杆和活塞桶间隙只有头发丝的十分之一,而且不能有任何摩擦,听起来简直不可思议。

  4年攻关,历经坎坷,研究资料堆积成山,最紧张时,科技人员连续108天吃住在实验室,终于研制成功了中国人自己的高质量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和精密制冷机,大长了中国科学家的志气。

  另外一台对地观测设备,叫多模态微波遥感器,它可以穿云透雾,测量海面高度,测出海洋洋流,测定海面风向和风速,是研究海洋和预测全球气候的先进遥感器。我们突破了一亿分之一秒的脉冲压缩技术,研制成功了100瓦的脉冲行波管放大器,使我国掌握了这项世界水平的高技术。类似的高难度关键技术我?枪?克了60余项,填补国内空白一百多项。

  经过11年一丝不苟的工作、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赢得了5艘飞船上全部应用项目的圆满成功,获得了高质量蛋白质晶体,掌握了有应用前景的空间生物制药方法,世界上第一例由空间细胞融合得到的新品种烟草苗正在茁壮生长,液滴热毛细对流实验世界领先,空间材料、地球环境、空间天文、空间环境等各项研究取得高水平成果,全面推进了我国空间科技的发展。

  11年来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科技成果,同时也收获了精神上的累累硕果。

  在上海,我们有一位副所长已年过六十,每次来北京参加调度会都坐火车硬座,开会时眼睛熬得通红。当时我负责调度工作,问他怎么不坐卧铺呢,他说:“任务组的经费非常紧张,自己能省一点就省一点。小高呀,你的工作很不容易,为了支持你,我随叫随到。”和他一样,在应用系统奋力拼搏的11个春秋中,我们的许多老领导、老专家以自己的献身精神,带动了我们一大批年轻人义无反顾地踏上为祖国繁荣、为民族振兴的航天之路。

  我们有许许多多尽职尽责的科研人员,却找不到几个合格的父亲母亲。有几位在国外深造的年轻有为的科学家为了工作需要,放弃了国外优厚的条件毅然回到国内的战斗岗位,有些人因为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而失去了恋人,牺牲了爱情。李钧院士、刘承宪、周本茂、王兆申研究员等8位优秀科学家,有的倒在了出差的火车上,有的倒在匆匆赶往攻关现场的小路旁,有的牺牲在实验室里的工作岗位上……

  谁说没有硝烟就不是战场,他们为了航天应用事业,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没有看到胜利的结果,但他们的精神永存!征战千里迎“神舟”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着陆场站站长、高级工程师 姚峰

  我站是我国唯一一支航天器回收部队。卫星、飞船在哪里返回,我们就征战到哪里。如果把载人航天飞行比作一场太空接力,我们就是最后一棒。

  10月16日,是我们迎接首飞航天员回家的日子。6时04分,飞船返回舱再入大气层,太空“接力棒”正式交给我们。这是一个令人揪心的时刻,此时返回舱距离地面不到100公里,正以每秒7.8公里的速度高速飞行,表面与大气层产生剧烈磨擦,发出耀眼的光芒。舱外的等离子层形成电磁屏蔽,使地面与飞船暂时失去了联系。前置雷达捕获时间只有90秒钟,能否及时捕获目标,将直接影响返回舱的安全着陆。

  “回收一号发现目标!”6时06分,清晰的报告声打破了沉寂。返回舱刚进入测控弧段,雷达操作手徐红军就一举捕获目标!

  6时08分,根据回收一号提供的引导数据,200公里外的测量站雷达稳稳地跟上了目标。“落点预报发出!”操作手和红战激动地报告。

  “空地搜索开始!”6时11分,着陆场总指挥夏长法下达命令。空中5架直升机在晨曦中急速飞行,地面十余台搜索车在草原上奔驰,此起彼伏的调度口令在夜空中穿梭。一张立体搜索网在天地间展开。

  “743号直升机目视目标!”“草原1号目视目标!”6时18分,空中、地面同时传来了报告声。只见返回舱拖着红白相间的巨大降落伞,在直升机的正前方徐徐下降,落地瞬间,4台缓冲发动机同时喷出火焰,托举着返回舱平稳着陆。

  此刻,电台里传来航天员沉稳的声音:“我是‘神舟’五号,我已安全着陆。”这时,大家兴奋地呼喊起来:“飞船回来了!我们成功了!”

  由于跟踪及时,落点预报准确,我们创造了搜救直升机与返回舱同时着陆的航天奇迹,拍摄到飞船打开主伞,缓冲发动机点火的壮观场面。

  历尽千难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神舟”五号任务实施前夕,上级下达了着陆场浅层风的预报任务。浅层风预报,对我们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国内外一个尚未突破的难题。它关系着航天员着陆时的生命安全,决定着飞船的发射日期。我站技术人员把宿舍搬到了设备车上,每天只休息4到5个小时,统计研究了30多年的场区气象资料,终于从实践中总结出有效的预报方法,将预报准确率从20%提高到75%。回收前8小时,场区实测浅层风速每秒18米,前方指挥部对每秒3~5米的风速预报不放心,不断打电话询问。我们自信地回答:“请首长放心,飞船回收时风速肯定会降下来!”凌晨6时,场区最大风速降至每秒5米,完全符合飞船着陆要求。

  每次回收任务不仅是技术与智慧的较量,也是意志与体力的考验。200多台设备、70多台车辆、上千吨的物资器材,分两个专列经铁路、公路行军到达场区。拆卸设备,装卸列车,人抬肩扛,电缆电线数以吨计。两台20多吨重的雷达天线,装在17米长的特种车上,定位时要精确到毫米级。

  着陆场站这个特殊的集体,造就了一批批无私奉献、不计得失的官兵。“神舟”一号任务的关键时刻,通信队干部王鸿雁接到妻子临产的电报。他把对妻子的牵挂深深埋在心里,任务结束后,他赶到62公里外的四子王旗拨通了家中电话,当听到妻子难产的委屈和孩子咿呀声时,他百感交集,热泪盈眶,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贾书贵、何惠惠是工作在不同岗位上的一对夫妻。为执行“神舟”二号任务,他们把年仅5岁的女儿送回了农村老家。孩子在玩耍时不小心摔伤了胳膊,乡村医生只做了简单治疗。等他们执行完任务把孩子接回部队,才发现女儿的胳膊变形了。医生说要治好,必须从骨折处折断重新接上。看着女儿畸形的胳膊,望着女儿哭红的双眼,听到女儿“不要,不要……”的哀求声,两人禁不住泪如雨下。

  困难对谁都是障碍,有人把它挂在嘴上,但我们把它踩在脚下!
荆木春
杨利伟
杨宏
高铭
郭保新
席政
姚峰
  载人航天工程先进事迹报告会十一月七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图为大会会场。
  聆听载人航天工程先进事迹报告会的官兵们为航天英模的先进事迹热烈鼓掌。本版照片均为本报记者 乔天富摄

  (解放军报 2003年11月08日 第2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精彩华纳铃声免费下载!还有精彩大奖哦!
  新概念,英语学的阶梯 英语口语速成新攻略 任汝芬领衔冲刺2004考研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体验缠绵中的滋味
回味激情后的温柔
非常笑话
非常心情加油站
让你越看越过瘾
图片
铃声
·[王 杰] 我比他好
·[和 弦] 黑客帝国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性感宝贝
  • 情趣小内裤48元
  • 绳缚式内衣新品
  • 佳能数码相机
  • EOS 10D专业相机
  • s50照相机
  • 市场最新动态
  • 免费注册上网经商
  • 千样数码精品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超级精彩
    爆笑无比
    醉酒:谁说天上的星星数不清,今晚上我就把它们都数出来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