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张医院管理文凭的中国意义(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08日17:03 新民周刊 | |
100位来自全国各地三级甲等医院的院长和副院长,获得了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医院管理文凭 10月31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有史以来入学学历水平最高的学员班举行毕业典礼。经过3年的学习,100位来自全国各地三级甲等医院的院长和副院长,获得了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医院管理文凭。 这100张文凭意味着中国医疗行业真正拥有了一批具有正规管理教育背景的管理者,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医院院长“业务是专家,管理是外行”局面的改观,向前跨越了实质性的 撰稿/刘琳(记者) “双高班”尝鲜10个模块 这100位院长,是“中欧”高层经理培训部主任刘涌杰碰到的最特殊的学员,他将这个院长班称为“双高班”,因为这是“中欧”自成立以来所接受的入学时学历最高、技术职称也最高的一批学员。 虽然我们将这100位院长“俗称”为EMBA,但事实上他们所获得的文凭确切的称法应该是“医院管理文凭”,这个完全贴合他们行业的在职教育项目,是一项创新的课程,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在美国礼来制药亚洲公司的支持和赞助下,于2000年专为医疗行业“量体裁衣”创办的,这也是中国首次开设的针对医院高层管理者的文凭类课程。 在这首届医院管理文凭课程班的100位学员中,硕士、博士占到56%,教授约占50%,相当数量的学员本身就是博士生导师。尽管如此,但“中欧”的这项课程给了这些“双高”学员胜任职位所需要的最缺乏也最渴望得到的知识。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赵旭东教授对记者说:“作为大型医院的院长,我们最渴望在管理学知识方面得到系统的教育与培训。中欧医院管理课程填补了这一空白,将结束医疗专家管理医院经验缺乏的时代,引领一批医院进入科学管理的胜境。”这位年仅40来岁的留德心理学博士的说法几乎代表了百位院长的心声。 在过去3年中,来自世界各地知名商学院的资深教授们结合中国的实际环境,引进了全球医院管理中的最佳实践案例进行教学。院长们的课程学习包括10个模块:战略制定、财务管理、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客户管理、人力资源系统管理、市场管理、经营运作和信息技术管理、变革管理和商务模拟。 尽管这百位“专家型院长”平日的工作就已“分身乏术”:他们既要管理医院,又要开设专家门诊、带教研究生,还要在各种学术团体中尽责,但他们仍然对这门管理学报以最严肃的态度和巨大的热情,连续3年他们在周末从全国各地飞赴上海和北京投入学习。刘涌杰评价这批“双高”学员说:“虽然他们的上交作业有时需要催促,但他们比中欧的其他所有学员都更好学,更谦虚。” “专家型院长”采摘课外果实 江门市中心医院院长黄鸿镳教授已经将学到的管理知识活学活用到实际工作中。在学习了关于组织结构的课程后,他就以自己的医院为案例,把整个医院的组织结构一一列出,细细分析,他还把这门课程讲授给全院中层管理人员,上下齐心合力寻找制约江门市中心医院发展的瓶颈所在。结果,医院的六大组织结构弊端被找了出来,全院管理层统一思想,达成共识,调整结构,重新出发。 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所长蔡仁华告诉记者,我国医院管理者经历了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行政型院长”到改革开放后的“专家型院长”的转变。虽然,医院院长的构成状况现在还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但粗略地看,目前,我国医院高层及中层管理者主要来源于技术骨干或学科带头人,绝大多数是“医而优则仕”,即所谓的“专家治院”。他们往往身兼数职:院长、导师、医生以及学术委员等,他们中的不少人常常是“专业做专家,业余当院长”。蔡仁华指出,医学与管理学分属不同的学科领域,但“专家型院长”在上任前后几乎很少有时间接受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等理论的系统学习和培训,在管理方法上仅凭传统经验,对医疗资源的资本价值缺乏足够的认识,使医院长期处在粗放经营的初级状态,在人力、财力和物资管理方面存在诸多漏洞。最坏的结果就是使员工的内在积极性受到压抑,制约了医院的发展。 据2002年一项针对21个省市96家医院的管理人员就医院管理有关问题进行的调查显示,只有28%的医院管理者接受过短期专业岗位培训,53%的医院管理者所掌握的管理知识来源于平时工作经验的积累。此次调查还暴露出一个令人忧虑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医院管理者危机意识不强,未适应市场经济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新形势对医院的冲击,对医院发展的战略思考和战略管理未有深刻的认识,对医院所处的地位没有准确的定位。 在毕业典礼上,一位“海归”院长告诉记者,在走访了国外不少医院后,他发现中国的许多医院,医疗设备一点也不落后,有些大医院的放射科、成像科的设备甚至优于美国的许多医院;由于接诊量大,医生有丰富的经验,对许多病例的诊断能力也很强,但奇怪的是:护理之类并不需要很高专业水平和复杂技术的工作,却是中国医院的弱项。由此他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的医院并不乏设备和技术,缺的是管理。 但对这种现实局面的扭转已经开始。不止江门市中心医院已经开始的组织结构调整,刚刚接过医院管理文凭的院长和副院长们在接受采访时都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他们对医院管理的新理念,雄心勃勃地阐述他们开始和即将开始的管理新计划。 北京协和医院的李学旺副院长说,医院已经“断奶”,在市场化的大趋势下,医院的竞争是人才和设备,更是管理模式的竞争,医疗服务必须从原来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模式转变,患者对医院来说,应该首先是人,然后才是病人。 有几位院长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患者就诊流程再造计划。三年前医院管理课程的学期与院长的任期同时开始的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赵旭东,已经完成了窗口流程合理化计划,这个计划的宗旨就是让病人“少等待,少跑路,少生气”。赵旭东领导的医院还成立了临床勤务中心,以减少护士的外勤事务,“把护士的时间还给病人”。而上海市瑞金医院的俞卓伟副院长的流程再造计划也即将开始,他告诉记者,这个计划将秉着“优良诊断效果,优良护理效果,优良检查效果,优良后勤效果”的四个“优”原则,把原来以医院方便为主的流程改变为以病人为本的全新流程,高效优质低耗,将病人利益最大化。 “复合型院长”只是一种过渡? 其实,近来,在医疗行业业内,医院管理需要“职业经理人”的呼声不断,但同时也有不少人表示质疑:那些没有专业背景的管理者能胜任具有很强专业性的医院管理吗? 对此,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所长蔡仁华教授的看法是,就目前的现实状况,中国的医院管理最需要的是“复合型院长”。他认为,虽然市场化是大势所趋,但目前我们的医院还是事业单位,完全市场化的管理理论在医院的现实管理中还不太适应。而且,在多年的实践中,医院现有的专家型管理者中也不乏全身心投入管理的院长,他们成功地实现了由医学专家到管理专家的角色转换。他们对医院熟悉、对医疗熟悉,也有宝贵的协调能力。对于新型管理团队的形成,他们是融合剂和衔接点。但他们的缺陷在于对现代管理知识的陌生。对他们来说,最具操作性的办法,莫过于借助外力提升内功,像中欧的医院管理课程对他们来说应该是最有效和及时的。 刚刚从北欧考察归来的蔡仁华教授还告诉记者,目前国外的医院高层管理人员主要有几个构成:一是技术专家,管理业务和技术开发;二是行政院长,拥有经济、法律、会计等知识背景;三是护理院长,在国外,护理人员的地位很高。不过,蔡仁华同时指出,目前国外的趋势是,技术专家的比重在不断降低。因为国外培养一个医学专家的成本远远高于培养一个管理人员,所以一般不主张医学专家从事管理工作。 不管未来如何发展,就现实状况来看,这100位具有医疗和管理双重学历教育背景的院长,将给中国正在进行的医疗保健体制改革带来巨大的影响力和推动力是无可置疑的。正如100位EMBA院长之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王杉教授所说:“这项课程弥补了当今医院管理者管理知识的鸿沟,定会对中国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产生积极的影响。” 据悉,美国礼来亚洲公司支持和赞助的医院管理文凭课程的第二批60名学员也已经开始了他们的学习。 声明:《新民周刊》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