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筑巢人”:走进第二炮兵某工程部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09日05:39 中国青年报 | |
因为事业的神圣和神秘,他们鲜为人知,可他们的成就举世瞩目:参与承建北京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北京地铁等首都大型工程,建造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基地、第一座导弹核武器库等。他们承建的国防工程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85%以上。 他们就是为新中国建造战略导弹阵地的第二炮兵某工程部队,许多人称之为导弹“筑巢人”。 日前,记者走进大山,采访了这支神秘的部队。 塌方!塌方!又是塌方!2000年4月,一连14次大塌方,几乎让挖了几十年坑道、经历了无数次大小塌方的某团官兵“傻”了眼。 最大的一次,塌方土石量达上千吨,形似一座小山。部队长张学义、政委郝道海连夜驱车数百公里赶到工地,成立前线排险指挥部。面对头顶上横七竖八的危岩,几位团领导带着突击队轮番上阵。官兵们一个个肩扛木头、钢筋、水泥,向前冲锋,肩膀上磨出了殷红的鲜血,手臂上划出了一道道血口。站在支架上的官兵,一站就是七八个小时,几十公斤的风钻不停地开动。整整38个小时,光木材就用掉了10多吨。当塌方被战胜时,很多人瘫倒在地上。 今年初,某团六连担负了一项重点工程的突击任务。狭窄的通道里,输浆机无用武之地,施工技术又要求必须一次浇注成功。盛夏酷暑,山谷从早到晚像个大火盆,烤得人浑身流汗;坑道里,空气浑浊,温度高达40多摄氏度,像个密闭的桑拿屋。 连长宋红杰一声令下,战斗即刻打响。工程机械用不上,他们以手代锹,硬是一把一把地把水泥浆捧进几十厘米厚的被复层,不少人胳膊肿得打不了弯。更为艰难的是混凝土捣固手,在支模与拱顶间仅几十公分的空间里,他们不能站,多数时间只能跪着作业。 每一条坑道都写满了“筑巢人”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每一个“筑巢人”身后都有着一串感人至深的故事。近几年来,在工程任务异常繁重的情况下,这支光荣的部队先后战胜大小塌方数千次,胜利完成了多项国防重点工程任务。 要实现部队跨越式发展,就要实现从人力密集型到科技密集型的转变,让现代化机械装备进阵地、入坑道。为此,他们投资数千万元,购买了当今世界一流的凿岩台车、侧翻装载机、电动扒渣机、大型运输车等一大批现代化施工机械。 2000年初,上级给他们配备了世界一流的混凝土自动化拌合站。新装备的使用,使坑道被覆机械化作业程度大大提高。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官兵们发现,这套设备有些设计不太合理,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不少人担心,在价格昂贵的新装备上“动刀”,万一失败,影响施工进度怎么办?“只要是有利于部队提高施工效率的事就干。”在上级的支持下,数名科技人员分工负责,昼夜奋战,40天内就攻克了涉及自动化应用技术、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新型材料传感技术的几十道技术难关,使新装备提高工效40%。 近3年来,该部队官兵先后研制成功了“型钢弯弧机”、“竹胶合板模板”等200多项大小科研革新成果。 4年前,当98台空调机在大山深处的某团基层官兵宿舍落户时,曾引起不小的震动。 过去,部队每到一处,不是搭简易工棚就是租住民房,官兵们常常是住工棚、睡地铺、吃干菜。有人说,艰苦奋斗是工程部队的老传统,给战士宿舍安装空调,会不会把战士养娇了?也有人建议,把空调安装得隐蔽一些,不要太显眼。 “战士们一天三班倒,休息不好,会影响施工进度,安装空调没有错。”部队领导这样说。 思想上的解放带来了为兵服务的新理念。一个个关爱“筑巢人”的举措,迅速在工程部队推广。该部队所属某团一次性投资上百万元,购置了保温活动板房,不仅使一线施工官兵有了制式住房、制式食堂、制式娱乐场所,还有了制式厕所。 新思维还带来了新观念。如今,“任务再重也不准让战士带病工作,战士有病必须立即向上级报告”已成为该部队的新规矩。一次,部队领导走进某施工坑道,发现正在拱顶上作业的不少战士肚皮被水泥灼伤,便立即指示停工,将受伤的战士换下来治疗,并现场研究制定保护措施。 正是有了这种理念,去年,部队在每天24小时都有人员、车辆、机械在作业,而且地下施工险情不断的情况下,取得了施工作业“零伤亡”的历史性突破。文/董聚山牛晓明 何天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