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价药房带来医药零售业新秩序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10日08:19 信息时报 | |
本报记者 何雪峰 2002年被称为广州百货业“开店年”,而今年,对于广州的医药零售行业来说,称为“平价年”也一点不为过,平价大药房的开店风潮一浪高过一浪,到今天为止,广州市已经拥有上10家规模1000平方米左右的平价大药房,与普通药店相比,这些平价大药房几乎都是大资本投入,少则五六百万,多则二三千万,动作之大,让人瞠目结舌,而这些资本的大手 变革一:资本开始压倒经营 去年,金康在广州静悄悄地开了一家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平价大药房,三四个月后,二天堂、国药医药相继跟风,虽然这些首先“吃螃蟹”的平价大药房立即尝到了甜头,但由于处事低调,在加上地处偏僻,带给同行的压力有限,但是今年形势立即发生了变化,各路资本大幅度地投入医药零售市场。先是有全国最大药品超市之称的“特别大药房”以上千万的投入落户沙河;随后湖南“老百姓”挟资赶到,希望“投入3000万,两年拿下广州市场”;继而本地企业金康大药房再开旗下的第4家平价药房,投资也在数百万;保利地产投资800万的营业面积达2600平方米的旗舰式大药房开门迎客,本月,广东维康、百源堂也开始试水平价大药房,据称,每个店的投入都在400万以上。 与以往的普通药店不同的是,资本的力量在这个行业已经开始压倒了经营。“特别”、“保利”完全是“门外汉”,资本来自房地产,从未与医药行业接触过,是典型的业外资本强攻医药零售业,湖南“老百姓”的第一桶金据称也来自房地产。相反,作为传统药店津津乐道的经营,被迫排在第二位。于是,广州医药零售市场上演了一幕幕怪事:明明知道长期维持这种利润空间,药店根本没有办法生存下去,但是平价药房还是以“降价45%”、“补贴交通费”来轰炸市场,由于有足够销售量的支撑,平价大卖场将最大利润回报寄希望于“更灵活的厂家返利”。于是“以低价带动销售,以销售争得返利”,药店之间的竞争已经简化为资本的血拼。这种资本的血拼直接带来了市场的重新洗牌,但是过分重视资本的力量而忽略经营的平价药房,在破坏“旧秩序”的同时,建立“新秩序”的速度和能力将决定平价药房的长远发展。 变革二:压住连锁药店优势 平价大药房以大资本投入,开张之初,打出来的口号多数是要抢夺医院的处方药市场,尽管平价大药房的降价行为确实换得了部分消费者手中的处方,但是医院医药还不分家的现实,让医院药房将绝大部分处方牢牢抓在手中,实际上,平价大药房所威胁的并不是医院药房,而是周边的普通药店,一些号称专业化服务的连锁药店也不例外。虽然没有官方或者行业的统计,但是据笔者观察,由于金康在天平架开设平价药房,离得最近的药店几乎门可罗雀,而特别大药房落户沙河后,周边药店更是雪上加霜,从今年7月到10月份止,周边关门歇业的药店至少有8家,其中就有3家连锁药店,而还有2家已经打出转让的公告了。而另外一个可以作为参考的依据就是报纸的分类广告,几乎每天都有药店转让的消息。 在广州医药零售市场上,从来没有一种业态对连锁药店造成如此大的压力,“群死群伤”时常发生,原来连锁药店的区位优势、服务优势,在以资本为依托的平价大药房的价格攻势面前,荡然无存。而且在进货渠道上,一家平价大药房甚至可以与连锁药店一样,向厂家施压,要低价,这对于以前的单体药店,几乎不可能。在平价大药房没有出现之前,在广州独得风光的是连锁药店,这些药店靠不断“圈地”来扩大销售和影响,但是根据笔者最近所了解,目前,广州市各大连锁药店开分店扩张的计划已经大部分作了调整,在开每一个分店之前,是谨慎又谨慎,因为一旦有平价大药房设在附近,想“挺下去”都很难。 根据行业内的说法,今年新开张的平价大药房,目前几乎没有一家盈利,平价大药房与平价大药房之间、平价大药房与传统药店之间实际上都是在比“谁能活下去”,但是即使将来出现数家平价大药房关门的情景,但是带来的这种变革却是将来发展的趋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