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把脉“武汉城市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10日10:34 武汉晚报 | |
本报讯 (记者 王兵 陈学忠 通讯员 沈煊) 昨日,由省委省政府主办的“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研讨会在汉召开。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丁石孙应邀莅会,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宁 、国家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晓郁等应邀出席。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俞正声代表省委省政府致欢迎辞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罗清泉主持会议。 俞正声指出,加快以武汉为中心,包括周边8个城市的武汉城市圈建设,是省委省政府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增强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武汉在湖北经济发展中处于龙头地位,具有雄厚的人才实力和一定的区位优势,同时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商业优势。振兴武汉城市圈的关键是发挥武汉的优势,把武汉城市圈做大做强。 省及武汉市领导陈训秋、孙志刚、张昌尔、王守海、翁行德、李宪生出席会议。副省长刘友凡就加快武汉城市圈发展的基本思路作主题发言。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武汉城市圈的建设与发展,对中部五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以及推动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研讨。 武汉城市圈所辖各市负责人及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要培育大批优秀企业家 武汉工业积累可以上溯至清代,具有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武汉现在的关键是如何使一批老国企活起来,重新焕发出新的魅力,从而形成武汉城市圈最重要的核心动力。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关键还是以人为本 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物为本,是决定武汉城市圈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至关重要的发展思路。经济发展的程度,体现在人才的利用和智力的开发上。资本是跟着人才跑的,要用创造性的思维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 武汉是个教育和科技高度集中的大城市,充分利用好源源不断的各类人才,大力孵化有发展潜力的科研成果,是武汉城市圈时刻要做的一件大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晓郁:用好老工业基地的底蕴 目前,环渤海城市圈、长三角城市圈和大珠江城市圈已经形成,唯有处于中部的武汉城市圈处于萌芽状态,怎样做到后来者居上? 发挥武汉城市圈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加快武汉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步伐,尽快提升武汉及武汉城市圈优势制造业的能力,使武汉成为我国内陆地区最为重要的重工业制造基地,尽快在钢铁、汽车、重型装备、环保设施等重型制造业领域形成更大更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基地。国家发改委综合体制改革司司长范恒山:让市场牵着城市圈走 “圈内城市要树立市场为主导的思想,让市场牵着城市圈走。” 各地各部门要从“无所不为”变为“为所必为”。无所不为,面面俱到,事事都管,不仅会抑制市场竞争主体的活力,也会使政府部门自身精力、财力有限而捉襟见肘。 要从热衷于“管、审、批”的干预型政府转变为致力于“扶、帮、助”的服务型政府。城市圈的结构建设,应该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不能由政府部门硬性强将某个部分划为某某功能的区域。 圈内各市要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在城市圈内的发展,让民营企业投资参股能源、交通、电信和供水、供热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 |